2024年国自然:90后批量获批“国家优青”!

文摘   2024-11-13 15:50   湖南  


01
博士毕业两年,获国家优青!

赵唯淞教授,这位年轻的科研明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快速的职业发展路径,在科研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教育背景与职业发展

赵唯淞教授于1995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年,他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并选择攻读直博,加入了谭久彬院士牵头的仪器学科团队,师从刘俭教授和李浩宇教授。2022年,赵唯淞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并在2023年12月通过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成为当年最年轻的新晋正高职教师。

科研方向与成果

赵唯淞教授主要从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特别聚焦于超分辨显微镜、计算成像、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Methods》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他的研究团队首次从计算角度提出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通用模型,并结合自主研发的超分辨结构光显微系统,实现了活细胞光学成像方法中的最高分辨率、最快速度和最长成像时间。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提升了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性能,也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影像工具,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赵唯淞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学术贡献与荣誉

赵唯淞教授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21年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和“2023年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并获得“2022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提名奖”。此外,他还担任《Nature Methods》、《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审稿人,并兼任Nature旗下npj Imaging期刊副主编,负责深度学习与超分辨成像版块。他授权/申请PCT国际发明专利、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

国家优青资助

2024年,赵唯淞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年仅29岁的“95后”优秀青年人才。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科研实力,也反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方面的卓越表现。
赵唯淞教授的快速成长和卓越成就,是科研界年轻一代的杰出代表,他的科研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科研人员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02
2024年国自然
90后获批国家优青!


根据《中国科学基金》刊登的文章,2012至2017年间,大部分科研人员在34至38岁之间获批优青项目,各学部的年龄中位值约为36岁。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青年人才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今年获批的优青项目中,不少获资助学者年龄在34周岁以下,这标志着年轻科学家在科研舞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国家优青”)的评审结果公布,一批90后青年科学家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创新潜力,成功获批该项目资助。这些年轻科学家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和潜力,成为科研界的新星。以下是对部分获批者的详细介绍,如果有遗漏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
01.李佳教授,1992年,现任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李佳教授201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工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此外,李佳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段镶锋教授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段镶锋教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也是湖南大学的特聘教授。李佳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和纳米电子学,以一作/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Electroni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了多项专利。2024年,李佳教授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2.田野教授,1992年,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助理教授。
田野教授201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田野教授的合作导师是江颖教授,江颖教授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轻元素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国家杰青”资助。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弦论、量子场论与数学物理,近5年发表了10篇论文,包括在《Science》、《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和《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上的第一作者/共一作者文章。2024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3.王一男教授,1992年,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王一男教授201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8年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弦论、量子场论与数学物理,近年来关注的物理问题包括超对称量子场论、弦唯象学与物理中的广义对称性等。王一男教授在《高能物理学报》(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他赢得了诸多荣誉和资助。2024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4.陈立教授,1991年,现任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陈立博士于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并于2019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学位后,陈立博士在普林斯顿大学的Lewis-Sigler Institute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0年底,他加入复旦大学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担任青年研究员。陈立博士的研究以代谢为核心,致力于开发代谢组学及代谢流的新方法,并融合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和多组学技术,结合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在人类代谢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中取得突破。2024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5.樊潇帅教授,1991年,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樊潇帅助理教授2015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管理学创新实验班),2020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制设计及拍卖理论、行为运营管理、可持续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樊潇帅教授的学术成果丰硕,已在《Management Science》、《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等管理学顶级和知名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24年,他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6.黄永财教授,1992年,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永财教授于2011年至2015年在四川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深造,并于2015年至202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巫永睿研究员。黄永财教授在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担任博士后。自2022年12月至今,他回到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为玉米品质调控与遗传改良,黄永财教授在学术界的贡献显著,已在《Nature》、《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顶级和知名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24年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07.林秋鹏教授,1991年,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首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秋鹏教授2014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林秋鹏教授长期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精准编辑技术的开发,围绕挖掘精准编辑的核心元件、开发高效安全的精准编辑体系、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农业育种及医疗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他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Cell, Nature Biotechnology(四篇), Nature Protocols, Molecular Cell,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50。此外,他还申请了PCT国际专利4项,并获批发明专利1项。2024年获得了“国家优青”资助。
这些90后科学家的获批,不仅体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展示了中国科研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优秀的他们,到底有哪些共性?

90后“优青”获得者的成长法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要素:

科研成果:这些青年科学家在科研上已取得显著成绩,通常在CNS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在专利、项目等方面有所积累,展现了他们的科研实力和创新潜力。

导师指导:他们的学术成长往往受益于导师的指导和影响,许多“优青”获得者与导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导师的科研精神和经验对他们的学术选择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研平台:90后“优青”获得者多来自985、211高校或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这些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有助于他们完成高质量的科研工作。

教育背景:他们普遍具有高水平的教育背景,多数曾在985、211高校或海外知名高校接受教育,且不少“优青”获得者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母校也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倾斜和支持。这些共同的成长法则揭示了90后“优青”获得者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功秘诀,也为其他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随着国自然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让自己的申报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今天,我们带来了《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助你在申报路上一臂之力。

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

【亮点1】全面解析国自然的前世今生

从国自然的基本架构到申报流程,一步一步带你了解申请成功的必备条件。让你在短短几分钟内理清整个申报思路,迅速进入状态!



【亮点2】系统的标书写作思路
掌握从科学假说到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让你的标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打动评审专家!



【亮点3】顶尖专家的独家心得
结合来自多位国自然评审专家的指导经验分享,深入理解国自然申请中的“潜规则”。


【亮点4】直击申报背后的核心秘密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标书会被淘汰?是因为立项依据不充分?还是团队配置不合理?课程揭秘申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关键因素,教你如何避坑。



课程免费,永久观看名额限时领!
立即扫码,开启你的国自然申报成功之旅!

科奖指南
最前沿的科研资讯,最有料的科研资源,帮你打通科研路上的第—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