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副教授必须有青基?
评教授非优青不可?
在学术界,职称评定是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以下简称“青基”)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优青”)在职称评定中的作用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拥有青基才能评副教授,而评教授则非优青不可。然而,这种观点可能过于简化了职称评定的复杂性。
首先,青基和优青的获得确实是科研人员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青基的获得意味着申请人的科研方向和前期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而优青则更是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代表了申请人在科研成果和研究潜力上的卓越表现。这些基金项目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经费支持,更是对其科研能力的一种肯定。然而,职称评定并非仅仅依赖于是否获得过这些基金项目。
因此,职称评定机制的完善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立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强化学术道德和诚信建设,以及提高评审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总之,评副教授或教授并非必须有青基或优青,这些基金项目只是科研人员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阶段和一部分。职称评定应当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科研人员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和科研人员的长远成长。
知乎高赞回答
网友1:
现在国自然的青基在985和部分211是不能稳拿副教授的,优青在华五及其以上,甚至部分中九,也是不能稳拿正教授的。
从国内的人才称号(帽子)角度看,我国的高校/研究所的人才梯度总体上分为四级:国家级人才,部级人才,省级人才,校级人才,这四级中又可以再细分,具体情况如下:
据我所知,拿了青基但是评不上副教授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两类学校:
1.中上985或者顶尖211的强势院系。大家都有青基,但是名额有限,除此之外还要数文章,看背景,有的甚至会算总的项目金额。
2.部分市属公立二本院校。这一类学校的特点是升职名额极少。通常一个学院就四五个教授,十几个副教授,二十多个讲师。一堆人排队,每年就给一个副教授名额,拿了青年基金也得按资排辈,年长的,有关系的讲师先上。
至于拿优青就能评教授,华科目前是这个行情。因为四青名额少,通常来说拿了四青大概率都能给教授。但是每年600多个优青,不排除几年后的行情水涨船高,拿了优青也不一定能上教授了
这是卷出来的标准。在985高校,上副教授大家都有青基,慢慢的就成为硬性标准。
1.【清北】上副教授需要优青,或论文达到优青水平,上正教授难如登天;
2.【复交】上副教授比清北容易些,但上正教授也很难需要优青+重点,或拿到其一且论文足够顶;
3.【浙南中人等】优青能上副教授甚至教授,青基+顶刊(但不到优青)可上副高,上正高不同学科门槛差距大(强势学科门槛对标复交);
4.【普通985和前列211】青基+几篇不错的文章能上副教授,面上+好文章能上教授(强势学科门槛要高些),优青极大概率上教授;
5.【普通211】青基足够上副教授,没有青基但有部级基金+一些论文也有可能上副高,有面上大概率上教授;
6.【普通高校】标准相对低。
大致的情况,同一高校不同学科也是有区别的;现在有许多高校是老轨道和新轨道(非升即走或tenure- track)并行,标准较为混乱。
首先这两个东西都是针对人才的项目,主要就是看你过去的研究成果水平(论文水平)。因此可以认为获得相应人才基金的水平和获得大学教授、副教授的所需水平基本一致。在美国其实也很类似,很多美国州立大学之所以外号R01 university,就是说你如果能获得R01的funding就基本可以拿到tenure了,原理和国内拿相应的funding获得对应职位是一样的。
典型反例就是中科院院士、美国的院士以及诸如hhmi研究员的评选,都是靠内部院士和成员投票,就导致这些院士和hhmi集中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明显更加容易评上,出现扎堆现象(这个在我们的领域其实非常显著)。当然因为美国总体科研水平还是远高于国内,评上的人肯定都算是领域的牛人,但是在美国其实也是有不少实力更高反而落选的例子。
基于“文无第一”的原则,比较不同研究方向的科学家的研究水平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往往见仁见智,使用任何方式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和争议。利用相对更加公开的外部机制一般要好于使用圈子封闭的内部机制。
网友5:
首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本上就是所有高校老师能够接触到的最具有公信力,且相对最公平的科研资助项目。
而且基本不搞内部限项,大家都可以尝试,不像其它的大部分项目,都要先搞一个内部淘汰,内部淘汰这种事,就真不好说了……所以,拿这个来作为评选高级职称的标准,相对比较公允。当然,毕竟有的学科天然不适合拿国家自科基金(比如人文社科非管理类的,就不能申自科,而那个国家社科基金就是个玄学……)。
其次,国家自科能拿到资助的,是在全国二三十万竞争者中拼杀出来的佼佼者,这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再次,青年基金还好,对研究基础的要求不是那么高,优青,能进答辩的,基本都是至少三五篇业内顶尖期刊论文起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都是主持结题过很多项。这样的人,不用优青也足够评教授了。
学术“马太效应”
学术“马太效应”的表现
荣誉和奖项:知名学者和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的研究人员往往更容易获得各种荣誉和奖项,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合作机会:成功的科研人员通常能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包括与其他顶尖学者的合作,以及与工业界的合作项目。
学术影响力:已有成就的研究人员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更大,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同行关注和引用,这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的学术声誉。
学术“马太效应”的影响
科研竞争:随着科研资助项目申请难度的增加,青年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年龄限制的约束下。
创新和多样性:“马太效应”可能导致学术界的创新和多样性受到限制,因为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那些具有创新思维但尚未获得认可的研究人员可能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
个人压力:对于追求学术成就的青年教师来说,持续的资助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巨大的个人压力和焦虑。
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
【亮点1】全面解析国自然的前世今生
掌握从科学假说到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让你的标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打动评审专家!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标书会被淘汰?是因为立项依据不充分?还是团队配置不合理?课程揭秘申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关键因素,教你如何避坑。
立即扫码,开启你的国自然申报成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