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作者
派遣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至今是谜。
常见的说法是寻找建文帝,这也未尝没有道理。据《明史》记载,南京城被攻陷后,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人们也只知道,七天以后,有两具在现场找到的尸体被下令草草埋葬。据说那就是建文帝和他的皇后。
尸体被发现时的状态也没有留下记录,无从知道是面目清晰还是已被烧焦。朱棣本人甚至都没去看一眼,那时又没发明鉴定死者身份的现代技术手段,如何验明正身?
结果,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
事实上,朱棣也确实悄悄派人去寻找了。派出的官员名叫胡濙,当时职任沪科督给事中,官阶七品,时间在永乐五年,公开的任务是寻找不肯来京的道士张三丰。
这倒也讲得通——秘访嘛!
郑和下西洋却是大张旗鼓,首航在永乐三年。朱棣即位的第三年才寻找建文帝,这本身就很奇怪。先派出舰队直奔海外,过了两年才派人在国内密访,岂非更加怪异?
不过,胡濙倒很像是找人的。他在国内找了九年,走遍天下州郡乡邑,永乐十四年才还朝,直升礼部左侍郎,官阶正三品。看来,这位秘史的寻访卓有成效,所以三年后再次出巡长江以南,四年后的永乐二十一年七月还朝。
此刻,由于御驾亲征,皇帝正在河北省宣化县,当时叫宣府。胡濙赶到宣府时,朱棣已经睡下。听说他来了,立即召见,两人谈到大约凌晨两点。谈话内容没有记录,可能与建文帝有关,因为《明史》接着说: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如此说来,莫非胡濙与郑和是分头寻找?
不过,郑和跑得也太远了点,比如:
古里地闷--帝汶。
溜山——马尔代夫。
忽鲁谟斯——伊朗东南波斯湾某岛。
天方——沙特阿拉伯的麦家。
竹步——在索马里。
麻林——在肯尼亚。
天涯海角啊!
实际上,就算建文帝当真流亡海外,能跑到越南的占城便不错了,哪里能到天方和竹步?要说有人举报,此公正在联合非洲人或阿拉伯人试图反扑,才真叫做天方夜谭。
七下西洋也不合理,尤其是宣德六年的最后一次。那时帝国早已迁都北京,龙椅上坐的是朱棣的孙子,八年前爷爷就已释怀的事,他有什么放心不下?难道又起风波?
当然,坚信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的大有人在。直到万历二年明神宗还亲口问过张居正。张居正的回答是,国史不载此事,先朝故老相传云云。不过所有这些故老相传,也只是说建文帝削发为僧,从密道出京流落江湖,或在云南,或在广西,或在贵州,或在四川,没有说在西洋的。
同样,胡濙得到的信息也只能来自国内。这份情报肯定极其重要,否则他不会日夜兼程赶往宣府,朱棣也不会睡下以后又紧急召见。尽管这情报足以证明皇权无忧,但可以断定不会是建文帝解散了他的海外军团。那么,宣德帝为什么还要派郑和远航沙特阿拉伯和索马里再去寻找?
这就连撰写《明史》的人也觉得讲不过去,便在“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的后面又加上一句——“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才算是勉强把话圆了过来。
呵呵,双重目的,两个动机。
可惜,这个圆场打得勉强。
事实上,早在明代就有人质疑:建文仁弱,帝座一倾即窜入蛮夷,成得了什么气候?所以就连胡濙秘访,也都可能另有使命,尽管他的差使仍然应该与朱棣的皇位有关。
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此说不能成立。
耀兵异域倒是有可能。所有的史料和研究都证明,郑和率领的是皇家舰队,船员主要是军人。第一次下西洋,就有士卒两万七千八百之多。这是《明史》的说法。郑和自己的说法,则是官校旗军数万人,巨舶百余艘。无疑,这实际上是一支海外远征军,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军部队,甚至海上军事基地,郑和则是舰队和基地的总司令。
那么,他们攻城略地、开疆辟土,海外殖民了吗?
没有。仗是打过,但事出有因,且多为自卫反击,并非要侵吞他邦。相反,郑和通常的做法是:先宣读诏书,然后进行封赏。即便迫不得已使用武力,比如还击并擒获了试图偷袭舰队的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也不灭其国。因为他的使命很明确:宣德化而柔远人,不是侵略扩张。
如此,还算耀兵异域吗?
当然是,柔中有刚而已。事实上,宣德化也好,柔远人也罢,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藩属。没有武装力量作为坚强后盾,这个战略目标根本就实现不了。
郑和带的兵,原本就主要是用来炫耀的。
收买同样必须,只不过叫赏赐。赏赐是公开的,与外邦贸易时是否暗中让利则不得而知。能够知道的是,当时就有人抱怨,西洋购物动辄数千万,所得不足支付的二成。
数字是反对派提供的,很可能夸大其词,也未必就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不过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外交政策,向来是厚往薄来——外邦贡品可少,中国赏赐要多,甚至满不在乎的慷慨奉送。如果郑和按照处理贡品的原则对待商品,恐怕要算领会精神和忠于职守。但,即便将比例倒过来,只亏损了百分之二十,也是开着“航母”去做赔本买卖。
这就只能用“示中国富强”来解释,不耀武扬威不足以示其强,不厚往薄来不足以示其富。如此高成本的摆阔呈能当然难以为继,七下西洋也就成为中华史上的绝无仅有。
好吧,炫耀就炫耀,为什么要这样排场?
也许是因为朱棣好这口,他编纂《永乐大典》,铸造永乐大钟,还想为太祖皇帝竖一块高达80米的巨碑,只不过半途而废。诸如此类的史无前例不胜枚举。何况好大喜功的帝国元首前有汉武,后有乾隆,朱棣算得上吾道不孤。
但,仅仅如此吗?
恐怕未必。汉武和乾隆都有大笔遗产可供挥霍,朱棣却是开销甚多而捉襟见肘的。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他正是因为财政困难才派郑和出海求宝,可惜事与愿违,大量番货涌入之后无法抛售,宣德帝只好以低价折算,强行作为官员们的俸禄发放。那么,没有钱用还要大肆铺张,为了什么?
只有一种可能:巩固皇权。
众所周知,朱棣的龙椅是从他侄子那里抢来的,建文帝才是合法的大明皇帝,而且深得同情。明人甚至说: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对此,朱棣心里可是比谁都清楚,没有合法性,就只能借助于正当性。若能依靠所谓“以德服人”的方式,以至四海来归,无疑能够证明他是真命天子。政治红利如此之大,是不必算经济账的。朱棣想要满足的,也绝非虚荣心那么简单。
但,朱棣是朱棣,郑和是郑和。
七下西洋,也不会因为朱棣的私心而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