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与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第一章 郑和远航1)

文摘   2024-11-12 07:01   上海  

《易中天中华史》作者



大明帝国的皇家舰队启程之前,郑和祭祀了妈祖。


祭祀的盛大场面无法复原,出土文物却证实了那位伟大航海家的虔诚与热烈。他在第七次下西洋时,曾经这样深情而诗意的说:看看那海洋吧!洪涛接天,巨浪如山。再看看那些异域吧!烟霞缥渺,遥不可及。然而我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入那狂澜怒潮,如履通渠坦途。这固然是朝廷威福所致,更仰赖天妃娘娘暗中护佑的大恩大德呀。


这篇碑文中说的天妃,就是妈祖。


妈祖与郑和,都是中国文明史上的特例。按照中国古代的观念,人死为鬼,有大功德者为神,比如大禹。不过他们都是男神。女神当然也有。但,造人的女娲原本是神,嫦娥等等则无非传说。至于何仙姑,对不起,是仙。


确有其人的女神,唯独妈祖。


妈祖是湄州人(在今福建省莆田市),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世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姓林名默,是唐代邵州刺史林蕴的七世孙,或者林蕴之兄林藻的后代。这位心地善良的女子生前就多次救苦救难,某次海上救援遇难后又变成了神,继续救助航海之人。所以,人们便称他为妈祖——伟大的女性祖先,慈母般的神祇。


此后,他的护佑竟达千年之久。


民间的崇拜很快得到官方的承认——北宋封夫人,南宋封妃,元封天妃,清封天后,又称圣母。于是,妈祖由地方性的保护神升格为全国性的,然后走向天涯海角。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的妈祖庙多达五千座,信众不可胜数。每年三月和九月,都会有人前往湄州朝拜。这就证明,妈祖当之无愧的是海上女神,而且是和平女神,慈爱女神。


郑和也告诉皇帝,他亲自经历过妈祖的救援。


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遭遇。茫茫大海上,突然就刮起了飓风,下起了暴雨。当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洪涛巨浪摧山倒岳般的扑向舰队,各种形状诡异的鱼龙海怪纷纷冒了出来,龇牙咧嘴。船员们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都以为除了葬身鱼腹永离人世,恐怕没有其他的选择。


也就在郑和一行绝望之际,妈祖来了。



据回忆,妈祖是飘然而至,忽隐忽现的。但很快,就有红日般的光芒流动着飞到船上,照亮了整个舰队。接下来便是烟消云散,风平浪静,海面如镜,万里碧波。郑和的舰队不但转危为安,而且如云驶星疾,飞速前进。


明成祖听了,竟亲撰碑文以记之。


这时是永乐十四年四月,郑和已四下西洋归来。此后他还将有三次这样的远航,妈祖也还会庇护她。实际上福建长乐出土的《天飞灵印之记》碑,就是第七次下西洋的宣德六年十一月所立。只不过,此刻的皇帝已是朱棣之孙。郑和出洋后也没能再回到国内,而是葬在了古里——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一带。当然,据说而已。毕竟清代撰写的《明史》对他的生年、卒年和卒地都只字未提。


妈祖的故事似乎清晰,郑和却满身谜团。


按照《明史》的说法,这位伟大航海家是云南人。朱棣还是燕王时,他就在其藩邸服务,由于追随燕王起兵,屡建功勋,终于由普通宦官升级为太监。明代官制,宦官有二十四衙门,其中十二监的长官正四品,叫太监。据说,郑和的任职部门是内官监,当时人们都叫他“三保太监”。


问题来了,三保,什么意思?


也有各种说法。比如,西洋人将郑和、王景弘和侯显这三位外交家称为三太保,简称三保。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学者严从简提出的假说,可惜只是猜测。所以,就连严从简自己也拿不准,同时提出“三保”也许是郑和的本名。


后一种说法得到了清代学者查继佐的支持。他说,当时宫中有不少宦官被赐姓名,比如西番人孟骥初名添儿,滇人李谦初名保儿,胡人云祥初名猛奇,最为英勇善战的王彦则初名狗儿,不一而足。郑和也一样,三保是他的初名。


如此言之凿凿,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儿。


问题是,明成祖既已赐姓赐名,初名又岂能再用?如果郑和能叫“三保太监”,王彦岂非要叫“狗儿太监”?实在是于理不通。何况郑和的称呼还有“三宝太监”。“三保”怎么变成“三宝”的?也没有人能够给出让人信服的回答。郑和后人所藏《郑和家谱则说,那“三保太监”的头衔是宣德六年钦封的,同年郑和还以哥哥的儿子为嫡,名赐。


这样一来,初名“三保”就更加靠不住了。


明清两代都没弄清楚的问题,在上个世纪初却突然柳暗花明。云南人袁家谷在昆阳发现一块墓碑,碑文显示为永乐三年所立,墓主是郑和的父亲,撰稿人是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并且透露了以下信息:


郑和本姓马,父亲叫马哈只,祖父也叫马哈只。


马哈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马文铭,次子即郑和。


郑和时任内官谏太监,赐姓郑。


这就很有意思了。


祖父和父亲都叫马哈只倒没有问题。因为“哈只”的意思是曾经到麦家朝觐者。所以,这两位虔诚的穆斯林有着航海经验,甚至通晓阿拉伯语,都未尝没有可能。如果墓碑和碑文所言属实,郑和还真是带队下西洋的合适人选。


但,哥哥叫马文铭,弟弟叫马三保,有点怪异。叫马和就更不对,兄弟俩不该一个双名,一个单名。当然,文铭也可能是字,他或许另有单名。郑和也可能本叫马文英。因为后来学术界的研究,已将其先祖推到来自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后来被忽必烈追封为咸阳王的赛典赤。赛典赤倒有后代马文明和马文英。可惜是兄弟四人,与碑文不合。


看来,这些问题也许只能存而不论。


郑和身世不明并不奇怪。与今天的推崇备至不同,明清两代对他七下西洋是褒贬不一的。成化年间,明宪宗受宦官鼓动,也想再来一次下西洋,兵部却报告当年的水程(航海档案)找不到了。如此重要的资料,怎么会失踪呢?车驾郎中刘大厦的回答是:三保下西洋,耗资巨大,死人上万,却与国家无益。就算档案在,也该烧毁,还问什么有没有!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因此真实性存疑。但,就算是编出来的,也代表了一种真实的态度——很有些士大夫对此壮举不以为然,他们又怎么肯费心去研究郑和?


何况郑和还不属于主流社会。


甚至就连《明史》和《明实录》这样的正史,其所记载的七下西洋时间表也有错乱。直到1931年,福建长乐县知事吴鼎芬发现《天飞灵应之记》碑,四年后郑鹤声先生发现了太仓刘家港《通番事迹记》碑文,才算了此公案。


不过,航海档案是怎么丢的,仍然不清楚。


这些故事妈祖当然不知道,这位海上女神与那位航海家在明清两代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妈祖的地位步步高升,尊号加到无以复加,到同治十一年,全称长达六十六个字。郑和却实际上被淡忘,只有在某些时候才拿出来向世界炫耀——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世云。撰写《明史》的人,真是心如明镜。


明清两代统治者对航海的态度却成了谜。反对,就不该尊崇妈祖;支持,就不该下令禁止。但我们知道,明太祖的禁海令可是十分严厉:片板不许入海。那么他的儿子朱棣又为什么要耗费巨资组织舰队,让郑和漂洋过海呢?





月月外婆
随笔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