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大航海时代》第三章 康熙答题1)

文摘   2024-11-22 07:02   上海  

《易中天中华史》作者




康熙登基那年,八岁。


幼主践祚,只能由他人代行皇权。通常的办法,有太后临朝、宗室摄政、大臣顾命等等。但,孝庄在顺治时期尚且没有走上前台,此刻成了太皇太后,更是不肯也不便。福临则绝不愿意再来一个多尔衮,也不愿意任何和硕亲王或多罗郡王染指皇权。他的办法,是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


索尼,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


苏克萨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


遏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


鳌拜,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


哈哈!没有一个是爱新觉罗氏。


但是,又都属于地位最高的“上三旗”。


这可真是用心良苦。


可惜权力比姓氏重要,野心则是会膨胀的。很快,排名第四的鳌拜就后来居上,成为辅政大臣第一人。尽管他既非宗室,也非外戚,却比东汉的跋扈将军梁冀还要跋扈,权势直逼“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康熙六年七月初七,皇帝昭告天下宣布亲政,鳌拜居然在十天后便擅杀了苏克萨哈。这时索尼已经病逝,原本就顺从鳌拜的遏必隆自知难敌,在某日上朝时特意连连后退,满脸堆笑说:我怎好上座?


鳌拜也毫不客气,坦然受之。


就连在已经亲政的皇帝面前,这家伙也十分嚣张。御前会议,他公然呵斥六部官员:文武百官,则尽出门下:国家大事居然在他家里定议,然后施行:所有不同意见,全部被他挡在外面。大清的天下,眼看就要变成他的。


十六岁的皇帝忍无可忍。康熙八年五月,他在索尼之子索额图的协助下突然袭击,一举抓捕了鳌拜。十六日,皇帝下诏邀议政王大臣会议审问。二十八日,康亲王杰书等回奏鳌拜罪状三十条,应该判处斩立决。遏必隆罪状十二,建议立即绞死。康熙批复,遏必隆免职,鳌拜终身监禁。



不过,鳌拜倒台之前,杨光先就已经倒霉。


实际上,汤若望案之所以闹得那么大,就因为鳌拜一伙是后台,杨光先也知道,站着说话腰不疼,自己其实干不了钦天监监正的活,这才一辞再辞,奈何鳌拜不准。因此上任之后,就连主张《大统历》的下属也消极怠工,杨光先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干,又拉上主张《回回历》的吴明烜。


结果怎么样呢?错误百出。他们献的历书,一年之内竟有两个春分和秋分,闰月也推算错了。这时,汤若望已去世两年多。康熙皇帝能够想到的,就是南怀仁。


比利时人南怀仁,顺治十五年来中国,十七年由汤若望推荐到京,在钦天监工作。汤若望下狱,他是同案犯,也是辩护人。


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内院大学士李蔚为首的调查组,在观象台陆续三天进行测试。结果,调查组报告皇帝:看得正午日影正合着(南怀仁)所画之界。康熙立即批示,将吴明烜的历书交南怀仁验看,差错之处写出。


这下子杨光先慌了手脚,故伎重演上奏说,臣的历法跟皇上的大位一样,都是从尧舜那里传下来的,岂能以西洋的改尧舜的?康熙不理他,下令继续测验。结果南怀仁的说法处处准确,吴明烜的处处谬误。吴明烜辩解说,臣只知天文不知历法。杨光先辩解说,臣唯知历理不知历数,还说依了南怀仁,会国祚不长。康熙嗤之以鼻,颁指将吴明烜交吏部议处,杨光先革职,交刑部从重议罪。不过,皇帝后来赦免了杨的死罪,钦天监的工作则坚决交给了南怀仁。


于是,大统和回回两法俱废,专用西洋法。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西学大获全胜。八月十一日,皇帝对诸臣审理南怀仁等诉杨光先“依附鳌拜,捏词陷人”案作出批复:汤若望及其他受害人恢复名誉,南怀仁等也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但新建教堂和发展教徒仍在严禁之列。


这个政策二十多年后才放宽。原因则如礼部所奏:查得西洋人仰慕圣化,由万里航海而来,与治理历法和制造火炮诸事诚心效力,劳绩甚多,并非左道惑众,异端生事。因此无妨像对待喇嘛、和尚和道士那样,许其照常行走。


皇帝批复:依议。


显然,康熙对待文化问题,态度是开放务实的。只要能为我所用,并不管东来西来。同时立场也很坚定,绝不允许动摇国本,紊乱纲常。因此当罗马教廷触碰到底线时,康熙便干脆宣布,行教者禁之可也,免得多事。继位的雍正皇帝也说,西洋人通晓历法,故国家用之。不过中西各有自己的教化。中国的不能行于西洋,西洋的又岂能行于中国?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后话,在康熙八年那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帝国的何去何从才是头等大事。实际上,清人入关后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天下?这可不是文化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唯其如此,顺治遗诏给自己列出的头条罪状便是: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


那么,这份遗诏可靠吗?


难讲,皇帝正月初二得病,初六病危,初七驾崩。这些日子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也只有天知道。起草遗诏的王熙则守口如瓶,只说自己是汉臣,君前可以直言,出了门就不敢泄露天机。当然,王熙起草的遗诏得到了顺治认可。但是谁能断言,后来公布的就是他那个,丝毫没有改动?


可以肯定的是,孝庄皇太后知道并且同意。


这就有意思了。什么叫“淳朴旧制”?按照旧制,新君应该由八旗亲王、郡王和贝勒们推选。皇太极登汗位,顺治帝登皇位,都如此。用遗诏指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反倒是学了汉人那一套。以汉俗反汉俗,岂不自相矛盾?


可惜生米早已煮成夹生饭。其实鼎革之初,大清的统治集团内部就既有路线斗争,又有权力争夺。镶蓝旗济尔哈朗等人主张,以掳略奴隶和财务为对明作战目标,说白了还是部落时代的野蛮习气。掌管两白旗的多尔衮,则要夺取并且久驻中原,无疑代表着新兴国家更为长远的勃勃野心。


争议因皇太极去世告一段落。当时,两红旗拥戴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两黄旗内部意见不一,多尔衮只好放弃自己继位的想法,以“左右辅政”为条件,联合镶蓝旗济尔哈朗共立幼主福临。由此妥协,八旗才算是免于分裂。


然而所谓“淳朴旧制”已不淳朴,军事民主也转向寡头政治。多尔衮去世后。济尔哈朗立即对他进行清算。这当然符合顺治的心意,却只能只对人不对事——亲政后的皇帝其实延续了多尔衮的路线,且更加亲汉,以至于发生了有人上书朝廷,要求院部衙门“裁去满官,专任汉人”的事。


满洲权贵岂能答应?顺治皇帝都不同意。


难怪会有那样的遗诏,以及康熙亲政之前,一系列恢复旧制的倒行逆施。结果满汉矛盾加剧,八旗不和更甚,皇帝大权旁落,这就逼得太皇太后和其他勋贵转变立场。夹生饭不能再吃,照搬旧制和全盘汉化也不行。如何既保留自己的传统,又汲取汉文化的精神,成为他们的重大课题。


康熙帝却似乎信心满满。因为懂事之后,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学习,不必亲政反倒使他多了学习时间。求知欲旺盛的少年皇帝不耻下问,博览群书,后来终至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处理杨光先那点破事,则可以说是小试牛刀。


实际上顺治住进紫禁城,只能叫迁都北京,不能算定鼎中原。建设跨文化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回答。但,最早也最重要的答题者无疑是康熙;而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则是集权。




月月外婆
随笔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