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舞研评|道具·结构·意象之评研究生学位作品

文摘   2024-06-12 21:43   北京  


      2024年6月9日,北京舞蹈学院第十二届“舞研堂”推出的首部舞蹈专业硕士毕业作品——舞剧《王船山》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拉开序幕。该剧是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指导,衡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出品,由北京舞蹈学院和衡阳市歌舞剧团联合出演,由2021级创意学院舞蹈编创方向研究生谷云飞、谭昌林担任总导演,由李思成、高骋之、雷青山、孙宇琮、付华彬、林家怡、郭占朝、金少深、潘璐、高琦、杨思妮、赵野、李文一南、甄诚、赵晨希、崔嘉瑞、王国昌、高佳苗等主创,知名舞者郭亦鸣、蒋一鸣、彭芷琪、李世雄、蒋高生、陈冠华等担纲主演,以创新的艺术手法,跨越400多年的古今对话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在精心构建“舞研堂”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进一步成功孵化出“舞研评”的内容版块,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观剧热情,通过引导他们以舞蹈短评的形式深入剖析舞蹈作品,进而培养研究生的艺术洞察力和学术批判力。


道具之“用”
通经以致用,家国情共兴



谢威 2022级人文学院研究生


王船山是湖湘文化核心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极大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舞剧《王船山》通过舞蹈的手段再现了王船山的生平,全剧以隔代知音人的视角切入,塑造为民族思考一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形象。舞剧中的一大亮点无疑在于道具的巧妙运用。编导借助经书和纸伞这两种富含象征意义的道具,生动再现了王船山的崇高精神境界与民族情怀。


一、舞中话“经”:民族大义的精神载体

“经书”这一道具贯穿舞剧始终。它既是王船山实现个人中举之梦的方式,也是探寻民族大义之路的精神载体。编导将古典舞动作融于书中,根据人物情感的发展阶段变化“看书”这一主题动作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

一是轻快恣意的“摆书”。在第一幕中,随着明亮的竹笛声,王船山单手捧起书卷。他迅速移动双脚,力量从左手指尖流动到右手小臂,身体随之上下起伏摇摆,仿佛在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句。后排的书生们摇头晃脑、掂着步子蹦跳前行的同时,双臂相互交替摆动经书,彰显出王船山在青年时期的蓬勃朝气。二是沉重压抑的“翻书”。当王船山政治失意而郁郁不得志时,他捧起经书,化悲愤为笔触。在一连串的翻身和旋转动作中,书的内页也随之在空中不断翻飞,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舞者时而合目沉思,时而眉间微蹙,这是王船山在艰难时刻“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的表现。三是幡然醒悟的“送书”,舞者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书页,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轻点,仿佛在追寻书中的隽永意蕴。他轻柔地将书卷收拢,双臂高举,犹如飞鸟展翅,诉说着王船山心中未曾实现的“立民”理想。


二、与“伞”同行:心系家国的情感传递

在舞剧《王船山》中,王船山身兼多个身份:爱人、朋友、书生。“伞”这一道具在推动他与其他角色之间的情感连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构建王船山与知音的情感时,伞是二人肯定彼此、传递理想的红线。在尾声中,随着灯光渐暗,知音为王船山缓缓打起一把纸伞,二人一同向着前方眺望,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意味深长。在表现王船山与夫人的情感互动时,他回到家中,夫人为其收伞的同时掸去衣服上的灰尘,这是夫妻二人互相扶持的体现。如果说,“书”承载了王船山“为大家”的民族大义,那么“伞”则凸显出他“念家国”的似水柔情。

正如编导在剧尾语中所言:“王船山无数次在向上和向下两种力量的对抗中战胜自己。”笔者认为,舞剧以舞话史,建构出一个真实、立体的王船山形象,既还原了编导走入历史、刨根溯源的创作思路,也透露出其走出历史、回归自我的创作过程。


结构之“体”

    登船入梦,执笔为剑    



向霓 2023级人文学院研究生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认为文化名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形成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并将文人分为“忧国忧民、自我价值、坚韧不折、梅妻鹤子型”,在中国近二十年的舞剧创作中,舞蹈艺术对于“文人”的备述不乏精彩的诠释,如舞剧《孔子》《杜甫》《李白》《桃花源记》《诗忆东坡》等。2024年6月10日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上演的第十二届舞研堂作品《王船山》同样以“文人”为落脚点,以编导谷云飞的家乡“湖南省衡阳市”为地域文化依托,塑造了王夫之,别号“王船山”的文人风骨与天下大义。


舞剧以“登船入梦”而后“启志”“立民”“明义”“焕新”,最终觅得知音,以此搭建起王夫之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在展现舞剧主人公从王夫之到王船山的“成长痛”的同时,也控诉了王船山所处时代的病喉。舞剧结构下所呈现的“学堂舞段、市井舞段、权宦舞段、难民舞段、喜雨舞段”在轻松与沉重、矛盾与释然中反复拉锯,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在学堂舞段部分,书生儒相装扮,以诙谐、畅快的动作,从桌面翻腾跨越、相互打闹、蹉步横移,打破了凡儒生必呆滞的刻板印象与想象,与当下的时代语境形成古今呼应,使舞台的画面感更加生动,书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在“市井舞段”中塑造“推车商贩、卖货郎、胸口碎大石民间技艺表演......”所展现的烟火味与第二幕中佝偻后背、顿步下沉的难民形态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第二幕的难民舞段,群民相聚抬起权贵的座椅,庞大的椅子压制在众人的肩膀上,物大于人的压迫感造成感官上的违和与不适感,强化“权”和弱化“人”;而“权宦”舞段的戴面具去人化的造型、像螃蟹一下笨重横移的戏谑舞姿,形成了整部舞剧的矛盾冲突所在,也成为王船山从青涩秀才向成熟思想家转向的契口。而“喜雨舞段”在最后一幕的焕新之处则是将舞剧沉重氛围拉回到田园清新基调,农民拱背跳跃劳作的众喜之感与拱背顿步的沉重之势形成反差,同时一场喜雨的落下也象征着王船山归隐的心态之变。

舞剧《王船山》在结构上的对比与拉锯见证王夫之到王船山个体生命体验的矛盾与顿挫、青涩到成熟,在船山的个人成长历程中毅然窥探到中国传统文人的爱国大义与爱民心切的圣洁之心。


意象之“形”
“船山不曾离去,你我同舟前行”



陈俊汝 2022级人文学院研究生


一、乘船扬帆,树立理想

      “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是王夫之《更漏子·本意》的诗句,也是编导意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中心思想。“天下事”“少年心”,天下兴亡是船山时时刻刻萦念于怀的大事,也是他从少年时代就立志实现的夙愿。编导以“船山”作为主要意象,通过道具船与石的融洽,寓意王夫之在学术和思想道路上不断攀登与突破的信念。


二、重山林立,不懈求索

      朝堂更迭,百姓疾苦,江山何去何从,“我”亦何去何从。“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是他晚年隐居湘西观生居所撰联语,更是他悟后的人生誓言。一轮孤月、一艘船山,一把纸伞,为了自身的理想报复,燃灯夜读,潜心著书,终成不朽诗篇。编导注重写意的画面营造,多处出现无叙事情节、纯写意的舞段,如“魁星”舞段、“丽人”舞段,“蓑衣”舞段,极简的舞台配合柔情或神幻的动作,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感受,将人物情感或心境外化于舞台。


三、知音得觅,船交古今

光圈凝聚,时空穿越,“船山学社”是全局的尾声与点睛之笔。乘船而行的“知音人”不是特指而是隐喻,是贯穿着全剧的关键。船山是幸运的,因为他受到恩师的鼓励,妻子的陪伴,后代“知音”们的承传。一代代湖湘儿女传习着船山先生“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鸿鹄之志,也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都应薪火相传的精神思想。小雨淅淅沥沥,冲刷着世间的阴霾,天终有放晴之日,梦想不会褪色,人生亦会焕发新的光彩。“船山不曾离去,你我同舟前行”。




-   END  -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微信ID:bdayjs1999



统稿:苏娅

核稿:苑媛

责任编辑:刘明明   王欣悦

图片:云墨文化-谭欣露

排版:刘行昊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信息交流与公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