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农历年(又叫阴历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 。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春节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独特文明标识。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家庭安全用火用电安全:定期清理阳台、厨房、楼道的可燃杂物,做到“三清三关”,即离家或入睡时关闭电源、气源和火源。使用取暖设备时要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防止线路过载引发火灾。
2.烟花爆竹安全:严格遵守烟花爆竹禁放规定,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如需燃放,要购买合格产品,并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儿童燃放时须有成年人陪同。燃放后务必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无残留火星。
3.儿童安全教育: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出行安全自驾出行:检查车辆油路、电路,防止车辆自燃。控制车速,注意礼让,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留意安全出口、灭火器材位置。如遇火灾,要迅速有序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
6.消防安全知识:了解应急疏散路线,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注意用电安全。
7.人员密集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节前开展全面消防安全检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举办节庆或商贸活动时,场地布置、电气设备及线路要符合消防安全规范,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往事烟去,皆为序启。新岁里,继续看世界,也找自己,自由且快乐。有“蛇”有得,无忧无虑,“蛇”与争锋,一定成功!
图文:初370班 丁榕炫
平面设计:智蛟
编辑部主任、责编: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