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寒假】灵蛇贺岁甲骨文 德润假期传古韵——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初373班学子2025年寒假研习、实践活动小记

文摘   2025-01-27 21:36   山西  

班主任、指导教师:王海桃


 ‍在岁末年初的交替之际,一条灵动的身影悄然降临,那是自然界的智者——蛇,以它独有的方式宣告着新春的到来。而我们,在这个被德润之光笼罩的假期里,在家务的琐碎与平凡中,邂逅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那便是甲骨文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是古韵与现代生活的完美交融。


灵蛇贺岁,自然的智者

蛇,这个自古以来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它是恐惧的象征,也是智慧的化身。在古老的传说中,蛇常常与神秘、智慧、再生等意象紧密相连。它蜿蜒的身姿,如同一条流淌的河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奥秘。新春佳节,人们以各种形式来庆祝这位自然界使者的到来,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甲骨传韵,历史的见证

甲骨文,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神秘符号,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甲骨文中的“蛇”字有两种形态:单画和双钩。单画者形似“令”,是“虫”(“虺”的本字)的初文;双钩者则更直接地表现了蛇的形状,成为“它”(“蛇”本字)的初文。金文承续了甲骨文的字形,并有所发展。金文字形将蛇头写成了“宀”形,并在蛇的“大腹”部位加了一竖指事符号,用以表示蛇腹中的吞噬物。‌篆书将蛇头的部分演变成“宀”形,蛇身和蛇尾的部分则演变成“匕”形。秦汉时期,人们在“它”的基础上增加了“虫”旁,从而形成了现代的“蛇”字。

“蛇”字不仅是一个象形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常被赋予神秘、变化、成长的寓意。在传说中,蛇经过五百年的生长和变化,会经历蟒、蚺、蛟、螭、虬等阶段,最终成为真龙,这象征着生命的蜕变与升华。“蛇”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从象形到抽象、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它不仅记录了汉字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文化想象力,它见证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发展。

家务劳动,生活的艺术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们仿佛也受到了灵蛇的启迪,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家务劳动,这个曾经被我们视为负担的活动,如今却成了我们探索生活之美、感受文化之韵的桥梁。每一次扫地、擦窗、整理房间,都仿佛是在与家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物品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它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家务劳动,这个曾经被我们视为琐碎而乏味的活动,如今却在我们眼中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我们开始以一种更加细腻、更加敏感的心态去对待它,去感受它所带来的乐趣与满足。我们发现,家务劳动其实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对家居环境的整理与维护,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规划与秩序。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归属之地,每一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我们细心地安排着它们的位置,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种规划与秩序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井有条,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与安宁。

德润假期,文化的滋养

这个假期,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休息与放松的时光,更是一个文化滋养与心灵洗礼的过程。灵蛇的贺岁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智慧;甲骨文的传韵让我们领略了历史的深厚与文化的魅力;家务劳动的实践则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艺术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仿佛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使者,穿梭于古今之间,感受着不同时代的风貌与气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去了解它、热爱它、传承它时,才能够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家务劳动的实践则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与价值。它们将伴随着我们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足迹与岁月的变迁。‍

在灵蛇贺岁、甲骨传韵的假期里,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更加坚定的信念,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理想。张鑫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的温暖与力量。


图片:初373班 杨宇辰 张雨鑫 曹芯瑜‍

文字:初373班 许恩慧 曹芯瑜‍

平面设计:智蛟

编辑部主任、责编:梁莹


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唯实求真、进取创新!欢迎关注忻州师院附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