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提高新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夯实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实效,近日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初中部举办了“同模同研”入门期教师过关课展示活动。教师们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遵循“学·思·练”教学过程,精心打磨教学设计,充分展现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风采。
初一语文郝皓老师的《猫》,以“寻找第三只猫悲剧原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层层深入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老师也从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初一语文郭艺婷老师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以西游之路的闯关形式,设置五大关卡,长文简教,选点教学,用小任务撬动大思维。其中的课文趣配音环节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不仅使学生更加理解人物性格,还提升其语言运用方面的核心素养。
初一语文高梓怡老师将《狼》改编成剧本,师生共绘思维导图,以情节为枝干,填充细节词句,借可视化框架,助学生明晰叙事逻辑,梳理作者的精巧构思,为学生深入赏析人物及主题筑牢根基。
初二语文杨轲珂老师讲授《苏州园林》,整堂课以情景教学为主,依托课文制作“旅游攻略”,让学生深入探索、深度整合,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来感受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真正做到欣赏美、感受美、传承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
初一数学潘帅戎老师讲授的是《配套问题》,潘老师以生活中的事件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逻辑连贯、难度逐步上升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认识,生成经验,培养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时的建模能力。
初一数学陈丽老师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亮点在于精准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以“学·思·练”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规范步骤,理解去分母注意事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初一英语程禹萌老师呈现的是合作式学习课堂,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他从思维导图出发,详细介绍了文章故事,并让孩子们在思考中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相长、讨论助学的理念。
初二英语牛波老师以时光机为线索,带领学生穿越到未来世界,为孩子们提供了语言情境。课堂收尾时,还用Time Box让他们畅想自己的未来生活,并与全班同学分享。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初一政治付焱老师将课程内容以辩论赛的形式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辩论中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初一历史张凤翔老师作课《三国鼎立》,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中的曹操形象作对比,通过喜闻乐见的图片与历史故事,自然切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历史人物。课堂总结简洁明了,帮助学生梳理了重点知识。
初二生物马巾栋老师讲解的是酵母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设置了实验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后得出结论,对所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马老师用语准确,富有亲和力,板书美观、整洁,教学层次清晰。
初一地理高璐瑶老师作课《世界气候类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享自己对家乡气候的感知,找出与家乡气候类型一样的地区,归纳气候类型的特点。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课堂主线清晰明了。
初三化学尚婧老师讲的是燃烧与灭火。尚老师以蜡烛导入教学,让化学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易理解和接受。注重课堂练习的设计,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解决生活中的事件,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
初一体育郭世杰老师的并脚跳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跳绳基本功,并确立正确的动作理念。郭老师通过详尽的讲解与规范的示范,对跳绳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精确掌握跳绳的核心要领。此外,课程还结合了体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体能水平,为中考体育测试打下坚实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同模同研”入门期教师过关课展示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批新秀们一定会在反复的历练中快速成长,在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的沃土上绽放芳华。
文字:郝皓
平面设计:智蛟
编辑部主任、责编: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