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奥匈帝国海军战列舰

文摘   2024-09-05 00:02   黑龙江  

近期聊了太多俄系装备,今天换换风格。今天的主题是战列舰。

尽管今天的奥地利是一个“内陆”国家,但在20世纪初,奥匈帝国通过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当时属于该帝国)拥有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这个‘拼凑国家’的海岸线长度当时达到了370英里,并在的里雅斯特、普拉、菲乌梅、希贝尼克、斯普利特和科托尔建立了多个海军基地。这些基地驻扎着奥匈帝国海军舰队,其主要对手是位于对岸的意大利海军。尽管奥匈帝国的海军规模相对较小,但其舰艇具有相当高的战斗能力,因此该帝国的海军对敌人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海军的主要打击力量是战列舰;当时一个国家的海上作战能力主要通过战列舰的数量以及拥有最新型舰艇——所谓的‘无畏舰’的数量来衡量。而1914年,奥匈帝国海军拥有12艘战列舰,另有1艘正在建造中(当时意大利有11艘战列舰)。不过,这12艘战列舰只是官方的数字,“纸面上的”;实际上,奥匈帝国的真正战列舰只有其中的一半。其余6艘舰艇(‘哈布斯堡’级和‘大公卡尔’级)配备的火炮口径较小,无法与战列舰的等级匹配;从战斗性能上看,这些舰艇更接近装甲巡洋舰。根据官方报告,奥匈帝国海军在纸面上看起来比实际更具威慑力。

在这六艘完整的战列舰中,有三艘(‘拉德茨基’级)属于‘前无畏舰’类别,也就是说它们之前被归类为装甲舰。尽管如此,这些舰艇都是相当坚固的舰船,拥有良好的防护和强大的装甲舰级别的火力。而‘二元君主国’海军的主要打击力量则是三艘‘维里布斯·乌尼蒂斯’级无畏舰,这些战舰装备了强大的火炮和良好的装甲防护。就其战斗性能而言,它们甚至略优于意大利最新建造中的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奥匈帝国舰队在演习中

在1914年8月,这些舰船构成了奥匈帝国海军的第一和第二战列舰分舰队。主要的打击力量是第一分舰队,它由最现代化的舰船组成。第一分舰队的第一师包括所有三艘无畏舰:‘维里布斯·乌尼蒂斯’、‘泰格特霍夫’和‘欧根亲王’,它们分别在1912至1914年间服役。第一分舰队的第二师由最现代化的前无畏舰‘拉德茨基’、‘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和‘兹林尼’组成,这些舰船在1910至1911年间服役。而第二分舰队则由更早建造的装甲舰组成,这些舰船在其类别中相对而言作战能力较低。第二分舰队的第三师包括‘卡尔大公’、‘弗里德里希大公’、‘费迪南德·马克斯大公’,它们在1906至1907年间服役,而第四师则由1902至1903年服役的‘哈布斯堡’、‘阿帕德’和‘巴本贝格’等‘老将’组成。

特格霍夫级无畏舰的第一师战列舰是良好装甲的舰船,配备了四座三联装主炮塔(305毫米口径)和安装在炮廓内的中口径火炮(150毫米)。然而,这些总体上优良的战列舰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反鱼雷防护设计不佳,这在后来导致了“圣伊斯特万”号战列舰【注1】(战争期间服役)沉没的悲剧。

圣伊斯特万号战列舰

【注1】圣伊斯特万号战列舰奥匈帝国海军泰格霍夫级战列舰的末舰,也是泰格霍夫级中唯一一艘在匈牙利建造的同级舰。该舰建于阜姆冈茨造船厂,1912年1月安置龙骨,1914年下水,1915年12月开始服役。1918年6月于普雷穆达岛意大利海军鱼雷艇击沉。1970年代中旬,南斯拉夫海军发现该舰,现原址为克罗地亚文化部保护遗址。

特格霍夫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标准排水量为20,014吨,满载排水量为21,595吨。尺寸为152.2x27.3x8.9米。发动机功率为25,000马力。最高速度为20节。以10节航速航行时的航程为4,200英里。装甲:装甲带280-150毫米,炮塔280-60毫米,炮廓180毫米,甲板48-30毫米,指挥塔280毫米。武器装备:12门305毫米火炮,12门150毫米火炮,18门66毫米火炮;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船员:1,046人。

第二分舰队的“拉德茨基”级战列舰属于前无畏舰类型,这些舰艇在1905年对马海战之后完工,该海战向全世界展示了早期装甲舰的缺点。由于这些舰艇是在1905年前开始建造的,它们无法增加排水量或主炮数量,但在服役前,其舰炮武器系统得到了重新评估和加强,通过减少反鱼雷炮的口径和数量来增大中口径火炮的口径。特别是,“拉德茨基”级战列舰除了标准的两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塔外,还增加了四座双联装240毫米中口径炮塔。因此,尽管这些战列舰在1910至1911年服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已被认为过时,但它们的良好防护和强大武器系统使这些改进后的舰船即使面对意大利的第一代无畏舰,也能成为强大的对手。

“拉德茨基”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标准排水量14,500吨,满载排水量15,846吨。尺寸为138.8x24.6x8.1米。发动机功率20,000马力。最高速度20.5节。装甲:装甲带230-100毫米,主炮塔250-60毫米,中口径炮塔200-50毫米,炮廓120毫米,甲板48毫米,指挥塔250毫米。武器装备:4门305毫米火炮,8门240毫米火炮,20门100毫米火炮,6门66毫米火炮;3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船员:890人。

第三分舰队的“卡尔大公”级战列舰在1906至1907年服役,它们是更早建造的“哈布斯堡”级战舰的改进版,装甲厚度有所增加,火炮也有所加强。然而,即使比“哈布斯堡”多了几门主炮(4门240毫米炮相比之前的3门240毫米炮),但“卡尔大公”级的火力仍然未达到装甲舰的标准(4门305毫米)。因此,事实上,“卡尔大公”级“战列舰”甚至不符合已过时的战列舰标准,实际上更像是加强版的装甲巡洋舰。

“卡尔大公”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满载排水量10,640吨。尺寸为126.2x21.8x7.5米。发动机功率18,000马力。最高速度20.5节。装甲:装甲带210毫米,炮塔240毫米,炮廓150毫米,甲板55毫米,指挥塔220毫米。武器装备:4门240毫米火炮,12门190毫米火炮,12门66毫米火炮,8门47毫米火炮;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船员:769人。

在1902至1903年服役的“哈布斯堡”级战列舰属于第二分舰队的第四师(还未经历“对马海战的启示”)。这些战列舰在20世纪初问世时,已是世界上最小的装甲舰。按各项指标,它们实际上更符合装甲巡洋舰的标准,为什么这些舰船被归为装甲舰,随后被列为战列舰,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尽管“哈布斯堡”级战列舰从1914年起就被认为已经过时,但在1917至1918年,它们最终被认定为完全不适合与无畏舰进行战斗,并被撤出战斗序列,重新分类为训练舰和宿舍船。

“哈布斯堡”级战列舰的技术数据:满载排水量8,250吨。尺寸为114.6x19.9x7.4米。发动机功率15,000马力。最高速度19.6节。装甲:装甲带180毫米,炮塔210毫米,炮廓135毫米,甲板66-40毫米,指挥塔200毫米。武器装备:3门240毫米火炮,12门150毫米火炮,10门66毫米火炮,6门47毫米火炮;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船员:630人。

如前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战列舰被认为是所有海军的主要战斗舰艇。然而,战争的最初几个月就显示出,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的地位因一种新型舰艇——潜艇——的出现而严重下降。1914年9月22日,一艘小型德国潜艇U-9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击沉了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后,各交战国的海军立即减少了他们昂贵的大型舰艇的出海次数。奥匈帝国海军也不例外:由于对看不见的潜艇威胁的恐惧,他们的战列舰主要停泊在普拉基地,只有偶尔进行短暂的海上训练射击。直到1915年5月24日,当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并向奥匈帝国宣战时,奥匈帝国的第一战列舰分舰队才冒险接近意大利海岸,并炮击了敌方的沿海设施。

这次炮击令意大利人大为震惊,而奥匈帝国海军中潜艇的存在也使得意大利海军总部在整个战争期间没有策划过任何参与战列舰的大规模海战行动。意大利的战列舰整场战争都停泊在基地中。而奥匈帝国海军也大致如此,他们主要使用小型舰艇和潜艇参战,而他们昂贵的巨舰则因惧怕意大利潜艇而在后方港口中安静地度过了整个战争。仅在战争期间,随着无畏舰数量的增加,奥匈帝国的战列舰再次出击:1915年12月服役的新型无畏舰“圣伊什特万”号加入了第一战列舰分舰队。

这次战斗行动是在1918年6月9日至10日的夜晚,由刚刚担任舰队指挥的年轻积极的海军少将米克洛斯·霍尔蒂组织的。他决定“激活那些在基地里待得太久的水手们”,计划在亚得里亚海南部执行一次作战任务,突破由协约国舰船设置的奥特朗托封锁线,该封锁线封闭了奥匈帝国海军进入地中海的出海口。然而,在夜色中航行向封锁线行进的奥匈帝国战列舰群偶然遇到了两艘意大利鱼雷艇——MAS-15和MAS-21。前一天,这两艘鱼雷艇被意大利驱逐舰拖曳到达尔马提亚群岛,任务是搜索向南航行的奥匈帝国货轮。然而,在凌晨3点15分,他们在黎明前的薄暮中发现了一支正在他们旁边经过的敌方战列舰编队,该编队还被护航驱逐舰包围。

鱼雷艇以最低速度朝敌方舰队方向驶去,悄悄穿过护航舰只之间,并全速向战列舰发射了鱼雷。MAS-21艇瞄准“提格特霍夫号”,但不幸的是,一枚鱼雷立刻沉入水中(可能是由于故障而沉没),而另一枚鱼雷在暗夜中留下了一道白色的水迹,被战列舰发现,战列舰开火射击(可能误认为是潜艇的潜望镜留下的痕迹)。大约在距离目标150米处,鱼雷突然也消失了,可能是被击中了。

MAS-15艇从约600米(根据其他消息称300米)的距离向“圣伊什特万号”发射了两枚鱼雷。护航驱逐舰发现了鱼雷发射,立即向鱼雷艇开火并开始追击。MAS-15艇全速撤退,灵活地机动以干扰敌人的瞄准,并在其航迹中抛下两枚深水炸弹,希望爆炸能够扰乱追击者。无论是爆炸声还是鱼雷命中奥匈帝国战列舰的爆炸声,都使驱逐舰停止了追击,并返回了舰队。而MAS-15艇则脱离了追击,消失在奥匈帝国舰艇的视野中。

在凌晨3点30分,两枚鱼雷击中了“圣伊什特万号”的右舷中部,准确命中锅炉舱之间。巨大的破口使海水迅速涌入,迫使船员们熄灭锅炉以避免爆炸。很快,水通过管道和电缆的缝隙和孔洞渗透到了相邻的舱室。尽管船员们拼命与不断增加的倾斜作斗争,战列舰最终在凌晨5点45分左右开始右倾侧沉,当指挥官下达弃船命令时,船员们迅速撤离了战舰。战列舰在6点05分开始缓慢翻转,并在6点12分彻底沉没在水下。

护航舰只救起了1005人,4名军官和85名士兵丧生。由于失去了四艘无畏舰之一,舰队指挥官认为已经失去了突袭的效果,因此下令中止行动,舰船返回基地。从此,奥匈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停止了战斗出航。

到1918年10月,奥匈帝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事实已非常明显。10月26日,皇帝卡尔一世宣布与德国断绝联盟关系。而三天后(10月29日),在萨格勒布集会的斯拉夫组织代表宣布他们的领土脱离奥匈帝国,并成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国家——奥匈帝国作为一个统一国家开始解体。奥地利失去了通向大海的出海口,而其舰队被南斯拉夫国家委员会接管。

然而,意大利人对此事仍一无所知,他们正准备对奥匈帝国舰队进行破坏行动。10月31日晚上,两艘意大利鱼雷艇MAS-94和MAS-95几乎将一枚名为“Mignatta”(“水蛭”)的可自航人操鱼雷拖曳到波拉基地的码头附近,随后“水蛭”的发明者——海军工程师少校拉法埃莱·罗塞蒂和中尉拉法埃莱·保卢奇骑乘其上进入港湾。

自航人操鱼雷“Mignatta” S2是一种长8米、直径600毫米的零浮力装置,配备有压缩空气发动机和双螺旋桨。该鱼雷可载两名蛙人,并配备有两枚重175公斤的可拆卸爆炸装置,装置带有绳索和定时引爆装置。该装置可通过电磁铁吸附在船底,电磁铁由电池供电。

在三个小时内,意大利的志愿蛙人越过港口前的重重障碍,四次将他们的装置推进障碍物下方,自己则翻越这些障碍。进入港湾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停泊在港口的舰船竟然灯火通明,且港口没有任何防卫。到4点30分,破坏者抵达了锚泊的奥匈帝国战列舰,并选择了灯光最亮的“维里布斯·乌尼蒂斯号”作为目标。然而,当他们靠近战列舰的船侧时,鱼雷突然开始下沉——由于船头的空气阀门故障,外部的海水开始涌入。蛙人不得不通过释放压缩空气来维持“水蛭”的浮力,最终修复了故障。

凌晨5点30分,他们在战列舰船体下方固定了两枚炸药,并将定时装置设定为6点30分引爆。然而,他们长时间的修理工作,以及水中压缩空气泄漏的噪音,吸引了船上哨兵的注意。哨兵用探照灯照亮了正在水下的两名蛙人。破坏者被俘并带上战列舰。这时,意大利水手们才得知舰队已归属于一个中立国家的管辖。凌晨6点,他们告知舰上安装有爆炸装置,随即下令全体人员立即弃船。然而,当6点30分没有发生爆炸时,船员们又返回了“维里布斯·乌尼蒂斯号”,不再理会意大利人的警告。然而这次错误判断是致命的:在6点44分,爆炸还是发生了!

舰队脱离奥地利指挥权的事实起到了致命作用。由于失去了严格的领导,放松了警惕的水手们产生了半无政府主义情绪,导致纪律松散。因此,舰上并未进行任何生存战斗;爆炸发生后,人们在恐慌中跳入海中,试图逃生。此外,船上的防水门没有关闭,海水通过破洞迅速灌入各个舱室……因此,“联合之力”仅用了15分钟便倾覆并沉没。超过300人在此过程中丧生——有些人未能从下层舱室逃出,有些人已经跳海逃生却被战列舰沉没时形成的巨大漩涡吸入……有趣的是,意大利的破坏者成功生还,并因这次英勇的行动获得了政府授予的军衔、勋章和奖励。


胡侃杂史
我是勤劳的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