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时候,当看到SKS半自动步枪,总认为这是AK系列型号的副产品。后来才知道,原来不是。由于遇到好时机,又恰逢苏联的百亿大补贴。当时很多国家都获得了非常先进的轻武器。不管是图纸还是生产线都有提供。也正是在这时,由西蒙诺夫卡设计的SKS半自动步枪也在这些国家中推行开。
56式的质量
咱们在1950年代初期从苏方获得了生产西蒙诺夫卡宾枪的所有必要技术。而到了1956年,半自动的56式步枪(仿制版本)开始装备部队。
原文评价说(仿制版本)并没有进行太多创新,只是非常精确地复制了苏联这支卡宾枪。而且产量相当大:根据现代估算,在1500万支卡宾枪中,有一半是在兔子家生产的。
56式半自动步枪
大量生产的原因在于,西蒙诺夫卡宾枪在国内的战术中占据了比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很难说:也许是因为军事指挥官更喜欢西蒙诺夫卡宾枪的弹夹能够快速装填10发子弹;也许他们认为步兵可以携带更多的弹夹,而不需要携带较为沉重的突击步枪弹匣;也许他们认为西蒙诺夫卡宾枪比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射击更精准、更远;也许他们只是想让士兵们更好地控制弹药的消耗;或者可能是因为苏联向中方转移了更多的卡宾枪生产线,而不是突击步枪生产线。(原文作者猜测)
直到1960年代末期SKS仿制版才出现了与苏联原版的一些不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中国的工程师开始尝试使用冲压枪机,而不是传统的铣削枪机。这种卡宾枪的外观特征是枪机前部左右两侧有两个铆钉。这些铆钉用于固定用于安装枪管的枢轴(该枢轴仍然是铣削的,但较为简单且小巧)。
新的枪机是由几个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部件通过铆接和点焊连接,与原来的整块铣削枪机相比,重量更轻(显然也更便宜)。
苏联SKS的枪机(上)与56式步枪的枪机(下)
除了冲压技术外,国内还尝试了铸造:一些SKS的部件是铸造而成的(例如瞄准器块和气体室块)。
据认为,这些经过修改的卡宾枪在1970年和1971年期间批量生产。
早期的56式步枪既有刺刀式,也有剑形刺刀,而后来只采用刺刀式。
最后,许多现代使用过56式的射手提到该武器非常可靠。唯一提到的问题是枪托容易开裂,因此许多幸存至今并进入私人手中的56式拥有修补过的枪托,而这些枪托的编号与武器的其他部分不匹配。
越中的合作
1962年,咱们和越几乎同时建立了两个武器工厂:其中一个生产56式步枪的零部件,另一个则进行“组装生产”,并将最终成品半自动步枪供应给其军队。
对咱们而言,这标志着其首次进入国际武器市场,而对越南来说,这是迈向自主武器生产的第一步。
自然,越南的步枪实际上是56式的复制品(带有刺刀)。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枪托由越南制造,并且在一些部件上刻有越南的标志和编号。
北越版56式步枪
工厂1号的标志和武器编号
这一合作于1965年结束:美国开始对北越进行战略轰炸,工厂在其中一次轰炸中被摧毁。不过,这个工厂规模很小,据称只有55名工人。生产直到1970年代末才得以恢复。
如今,越和韩版本的SKS步枪被认为相当稀有(据估计约生产了6000支)。
阿尔巴尼亚的独创性
1962年,阿尔巴尼亚获得了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的许可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67年,首批阿尔巴尼亚生产的半自动步枪开始供应阿尔巴尼亚军队。
外观上的区别非常明显。
上为阿尔巴尼亚步枪,下为苏联步枪。
阿尔巴尼亚版本的SKS步枪拥有更坚固的枪托,枪托前端延伸至气室,针式刺刀稍细且稍短,且涂成黑色,扳机组的手柄也有所不同。
有趣的是,阿尔巴尼亚版本的枪托在后端有两个孔——一个用于传统的枪具盒,另一个用于盛油器。
上为56步枪的拉机柄,下为阿尔巴尼亚步枪的拉机柄。
左侧为56步枪的枪托背板,右侧为阿尔巴尼亚步枪的枪托背板,均有存放工具的孔。
专家认为,阿尔巴尼亚步枪的生产在1978年停止。据估计,阿尔巴尼亚共生产了约15,000至20,000支步枪。
原文出自:历史武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