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命名的第一款俄系米格设计局第五代战斗机

文摘   2024-08-30 00:01   黑龙江  

90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新技术与成果不断涌现。在俄式苏-57服役之前,也曾出现过设计指标出众的型号,奈何仅限于开花而未结果。当然,这是一篇转载文章,内容与观点均是原作者观点与猜测。不管原文作者是自大还是偏激,还请包容。

今天提到“俄第五代战斗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苏-57(也称T-50,PAK FA)。这款飞机正在进行量产,参与作战并不断改进。苏-57的开发者,苏霍伊设计局,经过了巨大的挑战,成功将他们的项目从概念发展到功能全面的量产飞机,经历了经济危机和资金短缺的岁月。然而,在另一家传奇的设计局——米格设计局,情况却有所不同。在1990-2000年代,即便米格设计局已经完成了其第五代战斗机的试验样机,后续的工作也没能继续进行。航空爱好者们应该明白,今天的小历史材料将回顾那个没有获得自己名字的战斗机项目,仍然在资料中被称为“1.42/1.44”(“МФИ”,“512”,“5.12”)。俄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在苏联解体前夕,米格设计局积极推进他们的未来战斗机项目,资源处于超负荷状态:团队面临多个重大任务,没有一个可以推迟。这包括对已生产的米格-29和米格-31进行深度现代化,研发一款完全新的第五代战斗机用于防空(新一代重型拦截机“721”,虽然在实际中没有出现,但在未涉足者的脑海中产生了大量幻想),以及类似的第五代战斗机(“512”)。

1983年,批准了关于飞机、动力系统、电子设备和武器的“综合目标程序”,以及战术技术任务。1987年,初步设计获得了“МФИ”(多用途前线战斗机)的代号。

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通过减少先进项目的资金,苏联军事工业体系在1989年开始出现工作困难。与此同时,在美国,尽管苏联精英公开宣称“友谊”和“和平”,但第五代战斗机项目没有被搁置,1990年已有两款飞机在飞行中,空军代表将从中选择主要的竞标者:未来的F-22和未通过筛选的F-23(YF-23)。在这种背景下,项目“512”面临持续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也积累了需要解决的客户反馈。

1991-1992年,苏联系统崩溃。由叶利钦主导的新俄罗斯,形式上将正在研发的“米格1-42”战斗机列为优先项目,与苏霍伊设计局的“S-32”(后来的S-47“猎鹰”)一同列入。然而,没有资金被分配。尽管如此,米格设计局还是缓慢推进了试验战斗机的建造。1994年12月底,“1-44飞机”在LII机场完成了第一次滑行。预计它将于1996年开始飞行试验。

直到1997年下半年,飞机的最终组装、安装所需的全部设备以及系统调试才得以完成。由于国家正处于经济混乱之中,因此根本无法谈论任何时间表或计划。

1999年1月12日,“1-44飞机”在拉门斯科耶的LII MAO机场进行了首次公开展示,接待了外国军事外交官和媒体。当天,试验样机的地面测试也重新开始。尽管已经积累了大量必要的改进,并且多年资金不足,但项目参与者们都希望能够让现有样机飞上天空。最终,他们做到了。

2000年2月29日,试飞员、俄罗斯联邦英雄戈尔布诺夫在“1-44飞机”上完成了18分钟的第一次飞行。他飞升至1000米高度,在500-600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绕机场飞行了两圈,然后着陆。2000年4月27日,进行了第二次飞行,持续22分钟,飞升至2000米高度。但之后,残酷的现实追上了这个项目。

2002年,决定关闭MFI(512、1-42、1-44等)项目。这并不是由于内部敌人的阴谋,甚至也不是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外部敌意。在从开始建设第一个第五代战斗机样机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战术技术要求以及因此期望的MFI 1-44和S-32(S-47“猎鹰”)演示机的性能数据,与未来10-15年量产机所需的标准相距甚远。


得出的结论如下:

超音速巡航速度必须足够高,以抵消其实现的成本;

超机动性模式可能并非总是可用,因此需要扩展瞄准系统的视角,例如,通过创建多天线雷达系统;

空气动力学的完善性可能比昂贵的“隐身”技术更具优势,因为隐身技术仍无法在所有角度上提供普遍的探测保护;

“1-42”战斗机上可动控制表面和机翼机械化表面数量过多(考虑到双分段前翼,共16个),可以通过减少数量达到相同或更好的效果(现代苏-57上为12个),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简化,雷达截面(EPR)也将降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演示机上测试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通过轴对称喷管控制发动机推力矢量、将武器配置在封闭舱内、光纤网络的电子设备等)证明了其有效性,并已被应用于苏-57上。

最终,提出了新的PАК ФА(“前线航空的未来航空综合体”)计划,使得全新的第五代战斗机苏-57得以诞生。尽管这一过程耗时较长,但最终取得了成功:俄罗斯军队获得了一款高质量且具有独特能力的飞机。这已是另一个故事。

这款实验性MiG战斗机虽未获得序列号,但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标本,并在MAKS航空展上展示过。有未确认的消息称,其中一些技术成果被卖给了邻居,并在J-20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如果谈论技术规格,由于程序的终止,实验飞行样机“1-42”或“1-44”未能展示其设计参数。理论上,这款单座飞机应具有约23.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能够在12个内部挂点和8个外部挂点上挂载最多1600公斤的武器,极限速度可达3000公里/小时。今天,所有这些在实践中已经无法验证……


胡侃杂史
我是勤劳的搬运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