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李公悌‖泽蒙花开:04.参军到部队-7.调上海,建设宝钢
文摘
文化
2024-10-31 15:42
山东
第三章 下乡当知青
第四章 参军到部队
第七节 调上海,建设宝钢
1978年12月23日,上海宝钢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随后,宝钢码头原料厂、炼铁厂、炼钢厂、初轧厂全面启动。1979年11月,基建工程兵第3大队(后改称团)奉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从辽宁本溪调迁上海参加宝钢140/M无缝钢管厂和3万平方米宿舍等工程建设。团机关及所属区队,先后安排了13辆军列,载着3161名指战员到宝钢参加会战。历经3年多时间,完成宝钢无缝钢管厂土建、结构安装及宝钢运输部大楼,无缝钢管厂办公楼,、上海钢铁五厂、上海钢管厂、上海冻机厂技改扩建和配套项目建设任务,其中,无缝钢管厂主轧机5米3平台土建项目,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荣获冶金部工程质量银质奖。11 月的上海,天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阴雨连绵不断。部队初至上海宝钢建设工地时,举目四望,竟无现成住房。无奈之下,只得在施工场地附近土路河边那空旷的土地上搭建帐篷、活动板房。他们用红砖精心砌筑简易的“二四墙”,将四面围起,再以纤维瓦覆盖顶部,如此才建成一间仅能容纳一个连的简陋居所。一区队在长江边马路河北岸、原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碉堡之旁安营扎寨;二区队、三区队则在土路河与同济路、护厂河构成的三角地带艰难驻扎,支队则居于大临仓库之内;四区队、直属队在丁家桥附近的冯家宅旁扎下根来。此地堪称一片荒芜,既无生活用水,又无生活用电,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一间像样的房屋都没有,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得依靠自身去艰难解决。部队首长对生产和生活基地的建设极为重视,在宝钢建设工程指挥部的支持下,成功争取到把果园 3 万平方米的宝钢单身职工宿舍楼作为大临工程交由三大队施工,并且郑重承诺,建好之后将其作为二、三、四区队的营房。时间匆匆,很快便迈入了冬季,气温常在 0 至 5 度之间徘徊。南方本就没有取暖设备,宿舍楼尚在建设之中,部队白天施工时,用的是冰冷刺骨的冷水、冰水,干部战士们的脸、手、脚纷纷生了冻疮,那份苦楚简直难以言表。到了晚上,他们睡在又冷又潮的活动板房或简易房舍里,即便盖上被子,再搭上大衣、棉衣、棉裤,依旧冷得难以入眠。当夏天来临,白日里烈日高悬,气温常常飙升至 40 度左右,室内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比室外还要高出 3 至 4 度,酷热难耐,令人几近窒息。大家只好用脸盆盛上水,朝着屋顶和帐篷顶奋力泼水来降温。夜晚,蚊子成群结队地袭来,于是,每个人都备好了一小盒“清凉油”和一个小手电筒。半夜时分,常常起身捕捉钻进蚊帐的蚊子,然后涂抹被蚊子叮咬的红包。蚊帐上沾满了蚊子吸饱人血的痕迹,每个星期天都要清洗蚊帐。晚上一直持续到后半夜一点多,气温仍不下 20 度,虽然都配备了凉席,但还是不时地浑身冒汗。实在难以忍受时,便下床去院里打开临时安装的花洒冲个凉,然后赶紧上床,勉强睡上 4 个多小时。第二天上工,一到 10 点多钟,就感觉酷热难耐,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下午更是备受煎熬。很多人的腋下、脐叉都生了痱子,痒痛难忍。上下班没有车辆代步,全靠两条腿在工地与营区之间往返奔波,吃饭喝水也全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晴天时一身汗水,雨天时一身泥泞,然而,却毫无半句怨言。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对于初来乍到的干部战士们而言,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我们的驻地在宝山县,距离市区足足 30 多公里,乘坐公交车得耗费 10 多个小时。况且部队整日施工,还时常加班加点,除了节假日和星期天能安排休息外,平日里根本没有闲暇时光。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大家都竞相请假进市区。连长深知大家的心情,可不能全都准假,规定每个班 1 天只能准许两人外出(要知道,市区逛街 1 天时间那是相当紧张),由班长安排,排长批准,连部报备。我身为连队文书,负责请销假的登记事宜,从早到晚值守连部,无法离开。看着别人去逛街,心里那个羡慕哟,听着他们讲述所见所闻,更是沉醉其中。临近月底,我终于迎来了一次外出为连队采购文具用品且能绕道市区的机会,并与营部文书霍勉相约同行(他与我是同年兵,来自陕西省铜川市)。 听战友们讲,市区的南京路、外滩、“一百”公司、“十百”公司那是最出名的。我们俩早早起来,收拾妥当,步行半个多小时赶到宝山县通往市区的公交站。上车后,各自找到空座位坐下。随着沿途乘车进城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站着的人也多了起来。我俩身着军装,继续坐着感觉有损形象,于是主动起身让座,肩并肩斜站成一个方向,不禁感叹上海人的精明,大半个“香蕉”车厢,拆掉了座椅,腾出的空间能载好多人。不过我分明觉察到,周围的人,并不会像挤其他人那样挤我们军人。公交车驶进闸北区,我俩下车。先在路边报刊亭买了张市区交通图(这张图就相当于请了个向导),然后找到一处茶水摊点,花 1 毛钱买了两大碗水,就着从挎包里取出的馒头垫补了一下肚子,起身顺着路边人行道朝着第一百货大楼的方向走去。早上 8 点多钟,路上行人不多,但骑自行车上班的却不少。道路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商店,刚刚开门营业。店铺上面是砖木结构的居民楼阁,有二层的,也有三层的。抬眼望去,偶尔会有大娘正将洗涤后没拧干水渍的衣服,事先串在一根专门用于晾晒的竹竿上伸向窗外,那水滴直往行人身上掉。竹竿上晾晒的不光有衣服,还有床单被罩之类的,花红柳绿,倒也算得上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终于,“第一百货大楼”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哟呵,有十几层高,那叫一个气派!我俩走进大楼,里面人声鼎沸,柜台前挤满了人,仿佛时间无比宝贵,看中了商品,一手交钱一手接货,赶紧给后面的人腾出位置。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我们眼前匆匆掠过,步梯间几乎是连走带跑的速度,一层、二层、三层,一直到五层,这便是逛大楼。 从“一百”出来,我们顺着人流步入南京路。南京路中央大道时不时有“连二圪旦”无轨电车经过,坐在副驾驶位置戴着袖标的人探出脑袋,挥动着手中的三角小彩旗,冲着行人高喊:“让一让、让一让,注意安全!”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行人的喧嚣声此起彼伏。路两旁的高楼大厦一眼望不到边,犹如一线天。国际大都会,五颜六色的商品在橱窗里展示,摩肩接踵的人流从每个门厅里进进出出;“上海益民食品店”,各种食品包装让人目不暇接;“亨得利钟表眼睛店”,那精工细琢的各种座钟超出了你的想象;“新雅饭店”,豪华雅致,让你望而却步。外国人,与众不同,这可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对老年夫妇,个头足有一米八九,男的膀大腰圆,体态臃肿,身着牛仔裤、短袖衫,颜色素淡,暴露在外的两只手臂还有那颗剃得光溜溜的秃头,粉白粉白的。出于好奇,我们快走几步赶上那俩外国人,近距离用余光扫视。那位太太身着花色长裙、短袖花衫,色泽鲜艳,黄发翻卷,一身赘肉,鹰钩鼻子,灰蓝色眼珠,嘴唇涂抹得血红,右手拎着小包包,左手挽着丈夫的胳膊,行走起来都显得颇为费力。对啦,从他们身上还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水味,可能是欧洲人出来旅游的,至于哪国的?我可分辨不出来。人群中又出现了三个 20 来岁的年轻人(两男一女),身材高挑,后背背着一个背包,黑黝黝的皮肤透着光亮,与张口露出洁白的牙齿、眼睑形成鲜明的色差对比。他们是非洲黑人,或许是留学生。我估摸这外国人里有亚洲人,和我们中国人长得一样,人家不说话,还真分辨不出是哪国人。同样是咱们中国人,你能分出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吗?据我观察,北方人出差来上海,大多头戴帽子,身穿褂子、裤子,色泽厚重,单肩挎(或手拎)一“人造革”包,习惯性地从衣兜里掏出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我们当兵的(海军陆军)在公众场合,只能身着正装(军装),而且得注重形象,自觉维护军人尊严,天气虽热,满身是汗,也不能解开衣扣,敞胸露怀,就连领口上的“风纪扣”也牢牢系着,帽子端端正正地戴着。 南京路的尽头便是“外滩”。走上护坡堤,著名的恋爱墙,展现在眼前。我们倚靠着护栏,望江赏景。黄浦江上,不同的船只络绎不绝,有供人玩乐的邮轮,也有繁忙的运输船,甚至还有鲸岛般的巨轮,像一座移动的城堡,驶向大海的怀抱。回首近观,这里矗立着的一片租界时期的房子,是上海的标志建筑群。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展现出一幅世界建筑艺术的瑰丽画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有充满浪漫气息的俄罗斯风格的大连大楼,还有以巴洛克风格为主的东方明珠塔等。这些建筑各具特色,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上海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微缩的世界建筑博物馆中。我还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些大楼下面的好多层都是用大块的麻石建造而成,窗户是铁质的,给人特别结实、耐用、牢固的感觉,难怪国外有那么多几百年的古老城堡。踏上外白渡桥,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在桥下找到了刻有“外白渡桥”几个字,也深知了它的来历。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桥长一百多米,两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是上海重要的交通要道。这座桥不但是现代上海的象征和标志,也是上海人民的城市集体记忆。很多影视片都在这里取景。电视剧《上海滩》《情深深雨濛濛》《杜拉拉追婚记》《第三种爱情》《新娘大作战》中都出现过外白渡桥的身影 。这座重约 900 吨的钢铁巨龙,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尤其是那一个个在钢梁上凸起的 60000 多个铆钉,仿佛在诉说着上海滩的百年风云变幻。1915 年 11 月 10 日中午,外白渡桥上发生了一起震惊上海的事件。一辆豪华轿车朝大桥急速驶来,车内靠右坐着一个头戴白羽金帽,身穿佩戴多枚勋章的军礼服的人,他就是袁世凯派到上海任镇守使兼海军司令的郑汝成。临近大桥,司机一边减速,一边鸣着喇叭,提醒行人让路。突然,半空中飞来一颗炸弹,一声巨响炸坏了汽车的后轮,车子被迫停下。这时两个年轻人冲了上来,其中一人左手抓住车窗,右手持枪向车内的郑汝成连开数枪。郑当场毙命。行刺的年轻人没有逃离,而是立在桥头,拱手向围观的行人宣称:“在下王晓峰,袁世凯篡权窃国,郑汝成助袁作恶,今杀之,为国除害!这次刺杀行动,是中华革命党上海支部策划的。没过多久,参加刺杀行动的王晓峰等 3 人均被处死。近百年时间,外白渡桥上发生过太多的故事,谁能再来讲一讲?外滩景点众多,走得有些累了,同时也没那么多时间继续逛下去,得换个景点。一直钟情江南园林清丽美景的我,觉得豫园该去逛逛,周边紧邻的城隍庙,也可以一同游览。展开市区交通图查看,豫园就在附近,我们路线一拐,直奔豫园。 豫园是一座明代的古典园林,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毗邻老城隍庙和豫园商城,是江南园林的典范。豫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由当时的官员潘允端为其父亲潘启年兴建,取“寓于豫”的意思而名,寓意“安乐之园”。豫园占地 30 余亩,园内有 40 多处古代建筑,亭台楼阁,假山池塘,花木盆景,石雕泥塑,琳琅满目。一进大门,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书:“海上名园”。巨石的背面还有一行小字:“此石取自黄山祁门牯牛降”。这块石头是天然生成的,长 2.3 米,高 1.8 米,厚 0.8 米,重约 8 吨,呈“山”字形,两面较平,四边呈自然起伏。而它后面是一座气势恢弘、宽敞雄伟的大厅,便是三穗堂。三穗堂是豫园的主要建筑之一,为歇山式建筑,屋顶塑有左为拿着长矛的张飞,右为手持大刀的严颜的塑像。堂内中堂张挂着潘允端写的《豫园记》,梁上高悬着三穗堂、灵台经始、城市山林三块贴金匾额。大家除了堂内可以隔栏看一看之外,还可以留意一下厅堂正门的八扇隔窗,上面雕刻着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生动地诠释了堂名“一稻三穗,丰收在望”之意。 沿着积玉水廊走向东部景区,观赏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玉玲珑,位于中间的那块奇石,乃是豫园的“镇园之宝”。它是一块玲珑剔透的巨型玉石,高 3.3 米,重 5 吨,有 72 个孔,可以透过孔洞看到不同的景色,奇妙极了。玉玲珑的旁边是玉华堂,是我最为钟爱的建筑,宝蓝色的屏风,上面画着亮黄色的腊梅花,配上四方会客桌椅。玉华堂内陈列着文房四宝、明代紫檀木画案等书房用品。这里是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房。潘允端十分钟爱玉玲珑,为便于朝夕观赏,故建此堂,并以玉玲珑上镌刻的“玉华”两字命名。进入内园景区,这是豫园的精华所在,也是“园中之园”,仅有二亩多大,但极为精巧,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名树古木、石雕泥塑,一应俱全,布局紧凑而曲折幽深。内园的主要建筑是静观大厅,又称晴雪堂,是一座高大的厅堂,堂内有两块贴金匾额,分别写着“静观大厅”和“晴雪堂”。静观大厅的东南角有一座九龙池,因池内有 4 个石雕龙头,加上池形似龙身,故而得名九龙池。内园的南部有一座古戏台,是一座双层的木结构建筑,原在闸北的上海北钱业公所内,后来移建到这里,戏台上有各种精美的木雕图案,十分华丽。内园逛完一定要走一走九曲桥。相传逛过九曲桥会带来好运和顺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视作吉祥之数,而“九曲”即有“九转”之意,寓意着吉祥如意、顺利通达。因此,逛过九曲桥就被寄予了美好的寓意,期望能带来好运和顺利。这座桥有九个弯曲,故而得名“九曲桥”。九曲桥的桥面为花岗石板,每个弯曲处一块石板上均雕刻着一朵季节性花朵。桥梁的特色在于在湖心亭茶楼门前的一段桥面,中间雕刻一朵荷花,四角则分别雕刻彩云。池中汉白玉的荷花仙女雕塑亭亭玉立,含笑迎候来客。上海城隍庙与豫园相邻,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庙内供奉着城隍神。“城”,就是城墙;“隍”是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故城隍神就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在老上海人心里一直占据着神圣的地位,还会在这里烧香请愿。 上海城隍庙小吃街是在庙宇周围形成的,它与南京夫子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街。上海风味小吃众多,比如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南翔小笼、生煎包、蟹黄汤包、宁波汤团和酒酿圆子等等。漫步在小吃街上,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馋得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咕咕直叫,口水直欲流淌。我俩挑选着小吃店,巧遇到两位同乡战友也在逛街,4 人一拍即合,吃生煎包!走近一家小吃店铺,管事的看见我们人多,客气地让到铺子对面的巷口路边桌子上,说:“这儿凉快!”我们要了一整箱啤酒码在桌面上,霍勉一手握着啤酒瓶,一手握着一双筷子,用筷头对准瓶盖边沿,随着“砰”的一声,啤酒沫喷涌而出,快速在一个又一个人的手中传递,像击鼓传花一样,待人手一瓶时,4 个酒瓶脖子齐刷刷地碰到一起,发出“咣当”撞击声——干!各自一仰脖子,瓶对嘴咕噜咕噜下了肚——真爽!周围的人都看蒙了,有一个扎小辫的姑娘惊讶地叹出一声:“哇、噻!”路过的人,有的停下脚步投来好奇的目光。整锅包子被我们包圆了,还不够,又在等下一锅,最后吃完一算账,每个人吃了 26 个包子。你瞧上海人,也就吃几个,有的用纸包上两个包子边走边吃。走出小吃街,我和霍勉在一家商场买了文具用品,乘坐公交,几经转车换站,傍晚时分返回驻地。
李公悌,网名公德。汉族,1958年5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学历,1975年至今,下乡知青、部队战士、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退休。爱好写作,喜欢运动。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