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宇会长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4年会上的报告(节选)

文摘   2024-11-08 16:02   北京  

     2024年11月8日上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24年全国年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贾宇会长在年会上做了《加快构建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的精彩掠影。


      他在报告中指出: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创造性地体现在刑法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刑法学确实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也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检视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体系内部的自洽。无论刑法学理论多么精巧多么深刻、影响多大,也就是我们圈内的自娱自乐。这样的理论只有在具体案例中得出的结论能够被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信服,刑法学才有生命力。
      三是始终坚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刑事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刑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刑事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治理理念开放性和治理方式科学性。要将刑事治理作为治理犯罪的最后手段,有效避免现代社会治理对刑法的过度依赖。对犯罪行为的治理,必须超越单一的刑事治理视角,树立系统性思维,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经济、技术等治理手段,推动刑事处罚与非刑事处罚有机衔接,实现从治罪到治理的转变。

      四是刑法学界需要坚持立足国情,充分吸收域外有益的法治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兼容并蓄,推动建构符合国情、科学合理、面向实践的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刑法学理论研究应以本国刑法规定为逻辑起点,不能用国外的理论学说随意剪裁本国刑法的规定。


      贾宇在报告中强调,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中华法系起于先秦盛于唐宋、解于清末,一度是世界领先的法治文明。刑法学研究只有立足中国语境,扎根中国法治事件,着力解决困扰实践的真问题、新问题,才能真正构建有用管用的刑法学理论体系。

      首先,要不断关注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和疑难问题,如但书在分则中的具体适用,轻罪治理体系的构建,正当防卫的标准,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涉案财物的处置,刑民交叉等问题。

      其次,要重点关注司法实践中的高发案件类型,如案件量排名靠前的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帮信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毒品犯罪等。刑法理论研究的议题设置应当优先聚焦这些具体问题,努力发展出一套为实务界广泛接受且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

      最后,要重视司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如“刷单炒信”犯罪、网络暴力犯罪、虚拟货币犯罪、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肇事、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深度伪造诈骗等新型犯罪,这些对传统刑法理论中的一些固有观点提出了挑战。


编辑:王胜华(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




天法學仁
一个来自天山脚下的法治资讯平台。发布学术论文、热点时评、研究报告、读书笔记、文献综述;播发王导外出讲课、社会服务;播报研究生读书报告、普法宣讲、喜报嘉奖、跨年晚会、毕业典礼、毕业生风采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