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庆,2020年考入石河子大学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两年后退伍返校,现为2022级法学本科生。
2022年9月清晨,伴着悠悠《驼铃》,我挥手告别了日夜坚守2年的军营。退伍至今恰好2年有余,在这之间我无数次的梦见“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军营生活,因为在那里与现在对“自由”有着不一样的理解。犹然记得,初到军营指导员拿着厚厚的“条令条例”对我们说:“纪律就是战斗力,没有纪律的部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部队,也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
回想两年,大到单位重要任务安排,小到个人衣食住行要求,就没有“条令条例”约束不到的地方。但从部队生活再到校园生活,却很怀念那种紧张、紧凑的生活。时至今日,部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纪律观念无限延长我的一日时间,让我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畏法度者最自由”,军纪是否限制了人的自由?我认为,那不仅不是限制而是一种保障。从军人承担的角色而言,“法纪严、风气正”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军人行为的准则。“军纪如铁、国法如天,令行禁止、治军要严......”唱了两年的《护法遵纪歌》,在回到校园学习法律知识的两年后有了更深的理解。
学法就和初入军营的感觉一样,一本比一本的厚的法典、一本接着一本的法条,纷繁复杂的各项规章条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也违法,那也犯法,稍有不慎就会承担法律后果。可结合现实思考,一方面在于法治知识的淡薄才会产生处处违法的感觉,另一方面在于,处于社会当中,我们当然可以为了个人“自由”去做任何事,但这种设想是基于他人遵守“法”。如果人人不守法,那么有序的社会就会变得失序,个人的自由反倒成了空中楼阁。有时候,你之所以觉得岁月静好、自由自在,那是因为有包括军人在内很多担当者在为你负重前行。
“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块钢,谁碰谁受伤。”在这种环境下才能锻造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也只有在“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法治观念下,我们才能营造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正是如此,学法的前景无限广阔,法律既扮演着惩前毖后维持社会秩序的角色,也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医生角色。
“护法如剑、守法如山”。在这四年里两次的身份转变都与“法”息息相关。从地方青年到部队军人的转变,只有让烈日晒黑脸庞、用风雨铸就铁骨的锻造,才能成为一名维护社会稳定,护法如剑的新时代战士。从军人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让我形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习惯,让我明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真义,让我践行“军令如山,法不阿贵”的箴言。
图文:马国庆(石河子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审核:王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