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科学子参军感悟 | 姜鑫宇:从“空天蓝”军旅情到“石大绿”法治梦

文摘   2024-11-23 00:22   北京  

      姜鑫宇,2019年考入石河子大学后,于2020年参军入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现为石河子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我,从小听着祖父与外祖父的“军歌嘹亮”长大,家中长辈常说的便是:“好男儿志在四方,要去当兵”。于是,在上大学后我毅然决定参军入伍。时间很快,两年的部队生涯匆匆而逝,退伍后我踏上了求学之路,回到了“与共和国同龄,与人民军队同源,与兵团精神同根”的石河子大学,并选择法学专业开启新的征程。回校后,我继续发挥“兵”的余热,成为校国旗班的一员。


      在部队期间,我和许多士兵一样,在日常时间想的最多的事情是如何踏踏实实的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但是渐渐的我似乎有了新的发现:令行禁止,两人成行,向右看齐,这些再简单的四字词语似乎都指向了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秩序。于是,怀着这样一份好奇与憧憬,我在退役复学之后选择转专业到法学,从此续写我人生新的篇章。

      在刚踏上法学之路时,无情的现实告诉我,法学之难,而且想要取得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掌握这门学科并非仅仅是与枯燥的法条打打交道,必须与深奥的理论体系与能动的司法实践相结合,实现程序与实体的衡平,国法与人情的兼顾,这都是作为法科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有一说一,迷茫时甚至有过退缩的念头。但两年的军旅生涯,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刻,留给我的似乎只有不灭的军魂,《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诠释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推着我在一次一次疲惫的时光中不断的提醒自己:不可当“孬兵”,而要当“尖兵”,只管拼命地奔跑,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如果说部队是磨炼我意志的老师,那么大学就是形塑我价值的老师。衷心感谢复学后石大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帮助,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老师们传授的不只是详实的知识,更多的是作为准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往后余生,悲悯之心与悲悯之行并存时,情为前者之作为,法为后者之不作为;幸遇良师,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是为感悟!


图文:姜鑫宇(石河子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审核:王胜华




天法學仁
一个来自天山脚下的法治资讯平台。发布学术论文、热点时评、研究报告、读书笔记、文献综述;播发王导外出讲课、社会服务;播报研究生读书报告、普法宣讲、喜报嘉奖、跨年晚会、毕业典礼、毕业生风采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