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的新闻报道怎么写?

科技   2025-01-14 08:55   广东  
近日,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新闻单位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许多记者、通讯员将行走基层一线,深入各行各业,撷取最鲜活的素材,探寻最美好的情感,展现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记录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足迹,报道人民群众团聚的欢乐祥和,为世界讲述美丽中国的故事。

那么,“新春走基层”的新闻报道写什么、怎么写才能出彩呢?今天,我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聊聊。
一、突出“走”,迈开腿才能看到生动的场景
我们常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饱含真情的作品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所以,要想写出好作品,一定要真正地“走”基层。
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好新闻的源泉和沃土。纵观党史,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到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始终把根基深植于基层,深植于人民群众心中。只有走到基层、深入基层,才能真正地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生活;只有结合基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联系群众刻骨铭心的切身感受,才能充分反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取得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现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我们一起读两段《人民日报》的报道:
“过去,土地梆梆硬。”李辉军蹲下身,捡起一块土疙瘩,轻轻一攥拳,细土顺着指间滑落,“如今,这块地‘营养十足’。”
“按目前产量,一亩地收入超过3000元。”眼下,李辉军就盼着农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工,“新的一年,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
(《“铆足劲多产粮、产好粮”》,《人民日报》2023年1月6日1版)
粮稳天下安,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李辉军所在的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常家镇北板营村,不仅通过改良盐碱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还要建“吨半粮”核心区,这可是农民增收致富、乡村面貌的巨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生动实践。
我们细读第一段,“蹲下”“捡起”“攥拳”“滑落”,4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土地的深情、对变化的欣喜。第二段,“盼”“铆足劲”又表达了这位村党支部书记甚至是全村群众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如果没有知识积累、深入思考,怎么能表述的这样贴切呢?
二、强化“走”,要把广大群众作为新闻主角
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走基层,一定要让群众当主角、上版面、进镜头,多讲述基层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多反映普通人物的收获体会,欢乐着群众的欢乐,感动着群众的感动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安身立命之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已经趋于成熟,而贯穿于其间的就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把人民群众比喻为土地、根基、源泉,他要求共产党人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与那里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结果。
新闻前辈穆青的座右铭“勿忘人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新闻人。让人民群众当新闻的主角,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历史责任,是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
我们一起读3段《光明日报》的报道:
新年伊始,凌晨3点半,大街小巷一片寂静,吉林省舒兰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车库里早早地忙碌起来了。
“出车!”检查完车况后,环卫工人魏振江和搭档登上大型垃圾清运车,驶向街道深处。清运车一路走走停停,每遇一处垃圾桶,就是一连串自动化动作:把桶挂车、倾倒和压缩垃圾、把桶归位。
“早些年,路上总有果皮纸屑,我们环卫工人天天都得弯着腰拾掇。这几年,舒兰的绿化美化亮化越来越好,爱护环境的人也越来越多,还经常有志愿者来帮忙,路上一天比一天干净。”魏振江一脸骄傲,“如今,环卫工人可受重视了。你看,路边的商家都加入了‘爱心驿站’,我们进去歇脚,还给我们倒水喝,大伙儿干劲儿十足!”
(《随环卫工老魏上早班》,《光明日报》2023年1月6日1版)
环卫工被誉为城市的“美容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环境的清洁美丽,就没有市民生活的安逸舒适。尊重、爱护、关心环卫工人的风尚背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三、“走”的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报道
“新春走基层”的新闻不要拘泥与某种形式,消息、通讯、特写、评论、记者连线、采访手记等都可以,要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进行融合报道,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近日举行的2022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昌凤表示,“现在我们看到的融合是Web3.0时代所打造的新媒介,打造的是一种在场,是一种在媒介空间里的交往,这种交往可能让人们已经感觉不到媒介的存在”。
当然,要实现融合报道(传播)还得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全媒体时代,优质内容是记者专业素养的体现,是新闻媒体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融合传播的核心价值所在。基于优质内容,融合报道(传播)要紧跟新技术、善用新技术,要加强超高清、大数据、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带给受众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切实提升新闻的触达量,使新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引导人、鼓舞人。
优质的新闻,还是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基石。大家赶紧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动起脑子走基层吧。

来源丨吴聊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吴兆喆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编采圈投稿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编采圈
新闻人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原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