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短视频的传播特性、短视频新闻的问题及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角色定位,重点分析主流媒体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创新策略,提炼出四大创新举措:内容纵深化、体验多元化、叙事具象化、价值情感化。短视频专题报道要进一步融合专题报道与短视频优势,聚焦公共性议题及难题,深化对宏大政策的具象化解读,助力在全球场域提升中国故事的话语权。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话语主体的‘中心化’特质不可避免地被‘去中心化’取代”[1],新闻专题报道的传播效果受到挑战。而短视频阅读耗时少、门槛低、互动性强,为创新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提供了新机遇。截至2024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5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5%”[2],为短视频专题报道奠定扎实的受众基础。本文从短视频的传播特性、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以及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角色定位出发,重点探讨主流媒体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创新策略。
图片来源丨微信公共图片库(Pexels提供)
1
短视频传播特性及当前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短视频传播特性
1.传播形式:短时长短镜头,快节奏聚焦主题
受限于时长,短视频的分镜头特别频繁,通过迅速切换不同场景,充分展现具典型性或吸引力的片段,保证框架清晰、重点突出。短镜头的特性使短视频信息传播高密度、快节奏,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形成阅读兴趣。得益于短视频的节奏性和结构性特征,使得其易聚焦主题。在传播端朝着叙事框架小而精发展,传播者更关注用绝佳的微观视角托出亮点。在受众端使人们接收的信息更精准,让思绪少游离于主题外。
2.传播内容:强感官强互动,重情感沉浸体验
信息爆炸时代,传播内容仅依靠单向的信息输出难以立足媒介市场,需强化互动以缩小传受间的距离感。在此,情感能量将发挥重要作用。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将情感能量视为“是使互动参与者生成‘共同关注’,以及发生‘节奏连带’的‘驱力’”[3]。短视频不断吸纳多元身份的叙事主体,实现与受众多维的情感链接及情感互动。短视频的强互动还体现于高度激发视听感官,画面交叠、背景音乐、艺术字等,颇具网感的表达让受众能够沉浸式体验新闻场景。
(二)当前短视频新闻存在的问题
1.内容单薄:碎片化与同质化并存
短视频新闻的碎片化与同质化问题相伴而生。碎片化主要体现在创作内容欠完整,新闻细节及事件全貌的呈现少。同质化体现在短视频新闻的原创内容少,大多只是既有视频素材的剪辑及迁移,“无镜头语言、无体验式表达,无信息密度”[4]的“三无”产品依然存在,对建设性维度的关注不足,导致其新闻内容提供的信息增量颇为有限,内容呈现过于平面化、表象化。
2.价值缺位:真实性与重要性存疑
短视频新闻产制的低门槛,不仅使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也动摇了新闻价值中的真实性准则。一方面,短视频新闻通常截取电视新闻或其他长视频新闻的片段播出,这种片段截取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会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短视频新闻追求“短、平、快”的特点使新闻的事实核查居于次要地位,也导致新闻真实性存疑。此外,短视频新闻对趣味性价值的过度重视,使其信息选择多偏好“蹭热度”“博流量”。
2
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角色定位
(一)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价值定位
新闻的诸多价值要素中,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尤其关注重要性及真实性。主流媒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行动者’”[5],“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则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6]。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内容丰富、主题集中,通常是主题宣传及重大主题报道的载体,与生俱来承担着塑造主流舆论的价值使命,需聚焦重要议题。除了强调重要性价值,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还重视真实性价值,形成对特定议题全面、翔实、深刻的记录。
(二)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传播定位
主流媒体新闻专题报道的传播定位随着社会环境、媒介技术的演化发生变迁,话语方式得到调整,“‘大主题、小切口’‘大背景、小故事’”[7]成为评价标准,使其在传播定位上关注主题背景的阐释,强调满足受众需求及与受众生活的贴合度。此外,由于报道通常肩负与公众沟通重大议题的重要使命,目标受众范围要宽泛,甚至考虑到海外受众的认可度,需运用公众广为熟悉、喜爱的视听语言呈现报道内容,降低可能存在的接受门槛。
3
主流媒体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创新策略
随着受众需求和技术水平发展,短视频专题报道逐渐成为当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法宝,推动采编思维和行动的革新。
(一)内容纵深化:赋能媒体在地实践,短视频不再浅表化
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兴起,将成熟的新闻理念、专业的技术手段融入亲民的网感表达,深化内容、提升品质,打破了人们对短视频的传统认知,让短视频迎来广阔的生长空间。
短视频专题报道以低视角叙事,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用心讲述地域故事,创新了主流媒体“在地性”的深度实践。“在地不仅仅是在场,而且是作为群体一员的共同经历。”[8]也就是说,媒体不只是存在于某地,更要采取行动,服务民众,获得信任。短视频专题报道的拍摄往往扎根小区域、聚焦小空间,需要记者亲身体验、亲身经历以获取有深度、接地气的新闻素材,加之短视频镜头丰富,新闻故事通常会与受众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体验交集,易实现与个体记忆的互动。2022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在菜场,我们谈诗说画》聚焦人们熟悉的生活空间,报道了“菜市场作家”陈慧、“鱼虾画家”沈建江、“水果诗人”赵杰三位菜场摊主,在横向发掘共性,展现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在纵向又从微观场景入手,呈现每个人独特的工作环境、工作日常及创作成果,勾勒个体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生动、饱满。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来,让我们更熟一点》的拍摄点就在当地的居民小区,亲近的生活画面及方言对话,让公众真切体会到在社区推进“熟人计划”、营造熟人氛围的积极作用。由此,相较一般的短视频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更能挖掘内容深度,形成对地方的独特书写与记忆。
(二)体验多元化: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专题报道更合需求
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价值变迁,趣味性地位提升,愉悦体验成为关键。当传统的新闻专题报道理念难以满足阅读需求,媒体要想赢得民众的关注和信任,需优化内容表达的感官愉悦和情感共鸣。短视频专题报道以丰富的感官体验、先进的技术加持以及新颖的叙事方式,能有效拉近新闻与民众的距离,赋予专题报道时代感、体验感、想象力和传播力。
充分调动视听感官是短视频专题报道破圈出圈的关键抓手。2022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陡崖上的“植绿人”》通过仪器的“滴滴”声、对讲机中低沉的话语,陡崖上工人身旁滚落的石块等,全方位调动视听感官,将受众引入险象环生的环境,使其身临其境地体会矿山植被修复工人的艰辛。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我是“挖宝”人——真实记录考古技工背后的事》注重运用镜头语言,通过快速切换有典型性及吸引力的画面,多维度呈现考古现场复杂惊险的环境,传递出文物保护的不易以及需敬畏历史文明的态度。
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多元化感官体验从两方面革新了新闻专题报道。一是强化新闻专题报道的集束效应,大大降低受众的时间成本。二是革新新闻专题报道的议程设置功能,受众更易接纳议题属性,解读不易偏差。短视频专题报道构建的让感官深度沉浸的空间,能让受众全方位感知新闻现场。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亚残运会开幕 这群特殊孩子在杭州“大莲花”里绽放星光》将开幕式暖场节目300多天的辛勤练习浓缩于6分钟,通过孩子、老师、观众等人物的视角系统呈现其中的困难与收获,重点清晰、信息量大、叙事完整,能让受众体会到孩子们成长的心路历程,直观感知到节目的社会意义。
(三)叙事具象化:落地落实宏大政策,有效推进舆论引导
短视频专题报道对政策的剖析与解读,是优化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和舆论引导力的关键一环。良好的政策解读将宏大政策具象化,在社会群像中找到锚点,让民众领悟到特定政策与其生活、工作的接近性,减少政策意图在受众端的对抗式解码或误读。
叙事者亲民的短视频专题报道能有效激发受众的共情。短视频专题报道深入创新具象化的叙事手法,肩负起政策解读、舆论引导的功能,在重大议题上不失语、不失品、不失位。《陡崖上的“植绿人”》让矿山绿化植被修复工人郑保钢讲述亲身经历,谈到工友被落石砸伤时,报道运用升格镜头,展现出叙事者面部的细微情绪。报道真切流露的亲情、友情,让受众激起共情的能力,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报道以小人物托出大背景,反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来之不易,唤起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一带一路”的非洲“玫瑰”》记录了生活在丽水的非洲媳妇Rose和她的跨国家庭万里归乡的故事,展现出中非共建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短视频专题报道选择民间传播者为叙事主体,使宏大政策具象为个体的思想及行动,能在受众心中形成“自己人”效应与情感连接,从而实现了重大议题的有效解读,架起了政策与民众间的沟通桥梁。
(四)价值情感化:塑造人民精神面貌,促进海外价值认同
短视频专题报道是对社会的微观聚焦,亦是对民族的书写。全球视野下,这些报道代表国家形象及民族气质。用短视频专题报道塑造人物时,要发掘并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更要呈现文明间共通的精神,降低信息产品输入海外市场后的文化折扣。
拍摄短视频专题报道时,新闻记者与受访者共同生活,“受访者按日常作息行进,只是一旁多了一个喜欢聊天的朋友”[9]。这种自然状态下捕捉的情感,具有朴实的力量,颇能打动人心。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杭州亚运会首金诞生!“琪”开得胜,“艇”向未来》报道了赛艇运动员邹佳琪夺冠背后的故事,通过记录她的训练过程,呈现出顽强不屈的体育精神。这种勤勉、坚守,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都是民族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也是以小见大展现国家形象的珍贵名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BXW050〉和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的中国故事世界性表达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024R403C09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嵘,刘力韬.竖屏视域下红色文化的话语叙事与表达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08):45-48.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4-08-29)[2024-12-11].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829/c88-11065.html.
[3] 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08):40-47,95.
[4] 王国川.县级台主题短视频创新创优探析——结合央视主题短视频运行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2):18-21.
[5] 刘芳.参与社会治理: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的新定位——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热线》栏目的监督报道实践为例[J].新闻战线,2022(13):33-37.
[6] 程曼丽.5G时代主流媒体的角色定位[J].现代视听,2019(12):80.
[7] 邱亚斐.融合传播中以短视频为电视重大主题报道提升热度[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08):122-124.
[8] 彭增军.在线、在场与在地:新闻的距离与公众信任[J].新闻记者,2022(06):41-46.
[9] 倪雁强.“竖”看也精彩!浅析“竖屏”短视频人物报道采写技巧[J].传媒评论,2022(12):13-15.
朱慧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主任编辑、徐晨开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丨传媒评论公众号
作者丨朱慧 徐开晨
原标题丨主流媒体短视频专题报道的创新策略——以历届浙江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