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通车运营。
深中通道是一个集桥、岛、隧和水下互通为一体的世界级交通工程。通车的那一刻,我的“新闻答卷”也画上了一个幸福的句号。4年时间、632条稿件,我们有幸记录这一中国奇迹的诞生。
我们的报道从一个细节开始。宋神友,深中通道的总工程师,“001号”员工。能排序“001”工号的人,一定有故事。因为过去14年里他就干了一件事——挑战世界上最复杂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
为什么说它是最复杂的工程呢?
采访中宋神友告诉我,在2010年前,深中通道还只是一条连接起深圳和中山两地概念上的“横线”。这一“横线”东端起点紧挨着机场,上有“航空限高”,不可架桥;中段横跨世界上最繁忙的伶仃洋航道,每天有超过4000艘船舶穿行于此;更艰险的是,这片海域常年处于大风蓝色预警状态,经常需要暂停高空作业……
在跟宋神友的对话中,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超级工程”。是的,一个超级“难”的工程。
那为什么还要建?这也成为了我们报道的新闻眼。在接下来的报道里,我尝试用“地理+经济”来回答这个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国土1%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1%的GDP。2023年,珠江口的东岸GDP比西岸高出4倍。只需深中通道这“关键一横”,就能让东西两岸的城市进入“半小时生活圈”,实现融合发展,这也是世界级湾区崛起的关键之路。
采访中宋神友讲的一个故事,让我难忘。他说,为了学习一项技术,他和同事们曾到一个外国船厂参观。那次给他的触动很大:对方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意思,他们只好租个船,远远地看一看。可是接待的外方还像防贼一样对待他们:“我们每一个人身后都站了一个他们船厂里的人,他们不允许拍照。回来之后我们团队就下定决心,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主创新。”
这段采访很平常,但戳中了大家的心,播出后引发观众强烈讨论。的确,核心技术只有靠自己干出来,别人不会给你。过去是这样,新时代新征程上同样也是这样。“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这是众多观众的刷屏留言。
看着满屏的留言,我也有了一种更强的责任感:我们的新闻就是要把这样的力量传递出去!
为了让报道更加吸引观众,我们全程记录了世界最长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海底对接。
那天晚上,沉管施工船“津安1”号顺利抵达安装位置。正当一切有条不紊进行时,屏幕上负责安装定位的GPS卫星信号突然消失了!
没有信号,“津安1”号在茫茫大海中就失去了眼睛。备份系统随即启动,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而当时北斗还正等待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升空。
负责指挥的工程师名叫宁进进,曾参与过港珠澳大桥33节沉管对接。他仔细对比了二者的安装定位测量数据,发现相差竟达到2厘米。
2厘米的差距,对一个体量巨大的“超级工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宁进进立即向项目总工程师宋神友汇报,在他们的交谈中,我得知,一节沉管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大小,对接误差要求控制在厘米级。一旦失败,造成的不仅是成百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外界对国产装备的质疑。
是等待GPS恢复数据,还是采用最新的北斗?安装窗口期转瞬将逝,最终,宋神友做出了坚定的选择,采用北斗系统作为最终依据。
我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懂!但此刻我能做的就是用镜头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对接成功!感谢各位!”我们记录的这个现场画面里,宋神友很平淡。平淡的背后是1.5万名通道建设者的自信从容和坚定。没有什么秘诀,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深中通道以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绩,创造了中国超级工程的新纪录,也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再一次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深中通道的采访给我启迪很多,我们的新闻也应该如通道一样,打通和观众心里上的互通。
东方风来满眼春,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我们也要在媒体融合时代做出自己的拼搏,这是我们写给新时代的青春诗篇。(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5年第1期
原标题:《超级工程 记录奇迹》
来源丨中国记者公众号
作者丨鄢婧雯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