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春节期间专题报道

科技   2025-01-23 00:03   广东  


【本文提要】:

蛇年春节将至。怎样做好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本文从确定报道主题、丰富报道内容、深入实地采访、精心策划实施、开展征文活动、坚持图文并茂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实操方案,可供媒体人参阅。


“金蛇狂舞三春至,紫燕欣衔五福来。”蛇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情感寄托。做好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不仅能展现节日的欢乐氛围,还能传递深厚的文化价值。

各媒体应当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呢?

图片来源丨AI生成

确定报道主题  丰富报道内容


主题是专题报道的灵魂。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可以多个角度出发,考虑报道主题,如深入挖掘春节的传统文化,包括年俗的由来、寓意以及传承演变;聚焦新春的各种庆典活动,如热闹非凡的庙会、精彩纷呈的花灯展等;关注节日期间的消费趋势,从年货市场的繁荣到旅游经济的增长;还可以探讨春节期间人们的社交互动,如独特的拜年方式和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等等。

春节的饮食是一大亮点,可以报道各地特色的年夜饭、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

拜年活动充满了温情与欢乐,可以跟随人们的脚步,记录不同家庭的拜年场景和祝福话语。

各个地区春节的独特习惯更是值得关注,比如某些地区特有的仪式、民俗表演等。这些报道内容都是值得深入发掘的。

还可以结合蛇年,报道讲述蛇在神话故事中的形象(如白蛇传),介绍一些少数民族关于蛇的传说,报道蛇年生肖的相关习俗,等等。

春节期间要见景又见人,人物报道要有春节特色,如可以采访民间艺人,了解他们坚守传统技艺的初心和付出。采访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工作者,展现他们的奉献精神。与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交流,分享他们为家乡发展带来的新活力。

讲述家庭故事也是写人物的重要选项,可以讲述普通的一个城市或农村家庭在春节期间的团聚故事,挖掘一些温暖、有趣意义的、有小细节,展现亲情的温暖。关注特殊家庭的春节,如贫困家庭、失独家庭等,传递社会关爱。

对于春节期间的一些社会现象可加关注,如分析春节期间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消费趋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观点,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写出有深度的报道。

深入实地采访  精心策划实施


做好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需要用心去感受节日的氛围,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精彩的瞬间,用多元的方式去呈现丰富的内容。在报道前,要进行充分的采访准备,深入了解相关背景和人物故事,制定详细的报道计划,合理安排报道内容和发布时间,确保专题报道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过度渲染和片面报道。

应当提前规划报道的起止时间,合理安排各个阶段的重点和任务。组建跨部门的报道团队,明确记者、编辑、摄影摄像等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详细的采访提纲,确保覆盖各个层面的信息和人物。提前联系采访对象,获取一手资料。

对春节的背景材料应关注并加以收集,如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了解当地春节习俗,以丰富报道内容。

关注其他社交媒体上关于春节话题的讨论,制定自己的独家风格与内容。可以在媒体上设计互动环节,如读者投票、线上问答等,提高公众参与度。

报道形式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平台发布系列报道,制作特别节目或直播,实时报道节庆盛况。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发布。制作短视频,适应受众移动互联网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与其他媒体或平台合作,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开展征文活动  坚持图文并茂


春节期间可以开展征文活动,如选题“瑞蛇贺岁,福满新春”“温暖新春,团圆时刻”“记忆中的新春”“最难忘的春节瞬间”“新春愿望,梦想起航”“新春贺岁书画春联”等,吸引受众参与分享。

春节期间的专题报道应当图文并茂,通过拍摄精美的照片,展现春节的绚丽色彩和热闹场景。图片要搭配生动的文字描述,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字报道要生动形象,能引起情感共鸣。

在视频、音频报道方面,可以制作短视频,记录精彩的瞬间,如文艺节目、街头即景、烟花绽放、舞龙舞狮表演等。有的还可以推出带有故事的长视频专题,深入讲述春节的故事和文化内涵。音频节目可以制作春节特别广播节目,邀请嘉宾分享春节记忆和感受。

报道中所有信息和数据必须经过核实,确保真实可靠。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在春节报道结束后,要进行后期总结,对报道效果进行评估,收集报道数据和反馈,分析报道效果和受众反应,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报道提供参考。整理收藏报道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资料,方便未来查阅和再利用。

蛇年带着新的希望与祝福翩然而至,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愿我们的梦想在新的一年绽放光芒。

华文融媒云,华文融媒云软件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官微,源自实战,原创最好,与主流媒体、新媒体一道砥砺前行。


来源丨华文融媒云公众号

作者丨姚赣南(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著有《全媒体时代宣传干部新闻采编实务手册》《采编实用技巧88讲》《新闻采写70问》等

联系我们


转载 请在文章后面留言编采圈转载须知


投稿 请发y767593159@163.com编采圈投稿须知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实用文章

全员提升式新闻业务培训   

评奖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一大波很可能获奖的新闻选题来了!

职称申报 ,你的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专业技术工作述职报告

新闻部副主任竞聘报告

新闻部主任竞聘报告(2份)

新闻频道总监竞聘报告

总编室主任竞聘报告


往期经典回顾

台包括台长,统一基础工资标准3500元
速收藏!国务院机构简称名单来了
新闻审校“四必看”“四必查”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短视频
夜班小编92后,一年内得了7个省新闻奖
“宣传部长”还是“宣传部部长”?很多人分不清,唯一的区别在这,千万别写错
国家规定“作出”“做出”“和”“及”等词的规范用法
90后拿了5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3个!


点击名片 关注星标我们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

编采圈
新闻人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原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