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作为内容传播的关键要素,其创意性与吸引力对提升传播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场景化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创新形式,凭借强烈的画面感和情境代入感,能够迅速将读者带入新闻所呈现的特定场景,从而有效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与传播效果。
近年来,荆楚网在微信平台的运营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场景化新闻标题的运用,在微信平台中积极实践这一创新方式。2024年10月9日,荆楚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正能量新闻,报道了湖北通城县司机杜志军在危急时刻,用轿车顶住失控车辆,成功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的英勇行为。2025年1月15日,杜志军登上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场景通常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强调客观性。新闻场景即为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场景化新闻标题是指在新闻标题中通过描述具体、真实的情境,提炼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以吸引受众注意。2025年1月15日,杜志军登上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场景化新闻标题的核心在于“场景”的构建,即在标题中融入具体的场景元素。这里的“场景”不仅指物理空间或环境,还涵盖新闻事件发生的情境、氛围、人物关系及事件发展脉络等多个层面。通过精心设计的标题,媒体能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这些关键要素,使读者在浏览标题的瞬间即对新闻内容产生初步认知与兴趣。
视觉化呈现。场景化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具象化语言,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细节,通过具象化描述增强画面感,使读者直观感受到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境。引导性阅读。场景化新闻标题通过构建特定情境,引导读者对新闻内容进行预判与联想。这种引导性不仅便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还能激发其好奇心,促使他们进一步阅读。场景化新闻标题通常贴近生活,更易引起共鸣,增强代入感。适应性传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场景化新闻标题在传播形态上日益多样化。无论是社交媒体的简短标题,还是长篇文章的引导性标题,都能通过场景化方式吸引读者,实现跨平台、跨媒介的有效传播。场景化新闻标题通过具体化的描述引导读者迅速进入新闻所展现的场景。车牌号作为独特的标识符,不仅增强了新闻标题的识别度和视觉冲击力,而且通过提供具体车辆信息,迅速构建起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2024年10月9日,荆楚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正能量新闻,报道了湖北通城县司机杜志军在危急时刻,用轿车顶住失控车辆,成功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的英勇行为。文章标题《鄂LD06335,死死顶住!》通过场景化的手法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白车侠”杜志军的事迹也成了网络热点。
回顾该新闻的制作过程:10月8日晚,荆楚网编辑团队偶然看到杭州日报抖音账号发布的一条短视频,视频内容描述了“在热闹的街道上,一名黑车司机突发疾病、车辆即将失控,关键时刻一辆白色轿车顶了上去……”经核实,事件发生地点为湖北通城县。编辑团队迅速联系当地记者,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团队进行了分工合作,迅速完成视频剪辑与图文排版,并于次日13时许完成了微信推文的初版预览。考虑到标题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编辑团队根据经验提出了多个场景化新闻标题备选,如“危急时刻,他死死顶住”“司机突发疾病踩油门,险象环生”“关键时刻,他站出来了!”等,但这些标题都稍显平淡。经过反复讨论,团队最终决定将车牌号融入标题中。然而,为了保护隐私,新闻现场图片中的车牌号已被打码。鉴于该事件彰显了见义勇为的正能量,编辑团队通过记者联系了当事司机杜志军,他同意公开车牌号“鄂LD06335”。最终,标题定为《鄂LD06335,死死顶住!》。荆楚网随即发布了这篇文章,迅速吸引了10万+的阅读量。随后,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纷纷转载了荆楚网的原文及标题。相关微博话题#鄂LD06335死死顶住失控车辆#连续两天登上热搜榜,最高排名第二,总阅读量突破1.6亿,讨论量达到2.5万,互动量高达17.6万,实现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该新闻的影响力和舆论效果,成功传递了正能量。那么,车牌号写入新闻标题为何会影响传播效果?具体原因分析如下:车牌号作为标识符增强了新闻的辨识度。“鄂LD06335”这一串由汉字、字母和数字构成的车牌号不仅是事件的核心元素,还成为了新闻的独特标识,显著提升了标题的吸引力与辨识度。读者在浏览新闻时,容易被这一具体而独特的编号吸引,从而激发阅读兴趣。车牌号的“神秘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车牌号直接对应车主,即新闻事件的关键人物。人们常对“谁”发生了“什么事”尤为好奇。车牌号带有天然的神秘感,易引发读者对车主身份及事件的好奇。这种通过细节制造悬念的标题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点击欲望。车牌号的个性化特征增强了受众的代入感。车牌号作为独特的标识,使事件更为具体,并与特定的车和人相联,加强了读者的代入感。车牌号不仅为事件增添了个性化标签,还赋予其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看到“鄂LD06335”,读者自然联想到“白车侠”杜志军的事迹,这种具体化处理增强了事件的记忆度和读者的情感联结。车牌号与“死死顶住”的组合彰显了正面价值。车牌号与“死死顶住”在标题中的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感,突显出车主在事故中展现的勇气和担当。通过标题,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车主在危急时刻的无畏精神和高尚品质,这种正面价值的呈现有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车牌号的地域特征提升了接近性。新闻价值的“接近性”指新闻事件与受众在地理、心理或利益上的贴近程度。“鄂”开头的车牌号容易引发湖北本地网友的关注,体现了地域认同感。同时,带有地方特色的标题在社交媒体的分享传播中,往往更易激发当地用户的分享欲望,从而推动新闻的进一步传播。综上所述,将车牌号信息融入新闻标题不仅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和辨识度,还强化了事件的记忆点,促进了新闻事件的社交传播,显著提升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图片来源丨微信公共图片库(Pexels提供)车牌号入新闻标题的适用类型
在新闻标题中加入车牌号通常适用于与具体车辆或交通事件直接相关的新闻。这些报道通常需通过车牌号识别、曝光、追踪或推广特定车辆及其相关人物或事件。
曝光交通违法行为的新闻。在涉及超速、闯红灯、违停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新闻中,车牌号作为车辆唯一身份标识,常用于曝光违规行为。例如,2024年6月10日,海南交通广播发布了《琼ARQ330、琼ADK5198……这些车牌号被海口交警曝光→》,曝光了一批不系安全带的车主。再如,2019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川R012D6,你好大的官威啊!》曝光了辱骂执勤交警的车主。这类新闻通过标题直接曝光车牌号,对车主起到有效的提醒和警示作用。与车辆有关的正能量类新闻。在交通事件中,经常会涌现见义勇为的事迹,许多车主在他人遇险时挺身而出。在这类新闻中加入车牌号,有助于正能量传播。如荆楚网关于“白车侠”的报道《鄂LD06335,死死顶住!》,以及202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撤销处罚!鄂FDC1586,连闯5个红灯!》,讲述了为送患病小孩紧急就医而闯红灯的车主事迹。这些车牌号成为车主勇敢和善良的象征,有效传递了社会正气。特殊车辆与事件的新闻。在报道涉及特殊车辆或事件时,车牌号作为辅助信息融入标题,不仅增强了报道的紧迫感,也促进了公众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例如,2024年2月7日,经视直播题为《鄂A·9D47P!见到这辆车,请紧急避让!》的报道,聚焦了一辆载有重症病人的救护车。通过标题曝光车牌号“鄂A·9D47P”,公众和相关部门能够快速配合,共同参与。这类报道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对生命安全的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车牌号在某些新闻类型中具有重要的报道价值,但新闻从业者也需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新闻从业者在将车牌号写入标题时,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以确保不侵犯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在场景化新闻标题中运用车牌号,既具备独特的吸引力和传播价值,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规范要求。因此,在新闻实践中需要持续探索、优化,力求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化与社会价值的正确引导双重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新闻标题在有效传递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4年12月(下),原标题《车牌号在场景化新闻标题中的传播效应——以荆楚网微信推文〈鄂LD06335,死死顶住!〉为例》。引用请参考原文。
来源丨新闻前哨公众号
作者丨吴康安 王会 郭金富
市县媒体领导新闻业务交流群 加微信cfbjq3,注明姓名、职务、单位,核实后拉入群。新闻业务交流群群规
关注我们 点赞 转发 在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