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赋——铁肩担道义兮溯刑名,侠骨亦柔情兮守四方

文摘   2024-10-31 11:00   重庆  

编者按


2020年,母校西南政法大学70周年华诞之际,校友竟世超撰写了一篇赋文,但并未公开发表,藏之名山,不觉有年矣。

今年国庆期间,校友李子聿重返母校,独坐毓秀湖畔,念及此赋文辞华美,意境幽深,建议作者公诸于世。小编初读此赋,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正如我对作者的回答,文字的宿命是被表达和发表,这篇赋就是这样的文字。

有些文字可能会被忘记,但深沉的爱不应被埋没。因此,现将该赋刊发出来,以表达西政学子对母校的拳拳赤子心,记录下来我们持续至今的感恩和热爱。





西南政法大学赋


嘉陵泱泱,歌乐苍苍;巍巍法府,熠熠巴蜀。烈士墓旁,法觞泛漾;红岩魂源,英气盈天。游鱼戏水,香樟成荫;竹林耸翠,云腾雾隐。涵养经脉,润泽丹神;大道至简,吞纳吐息。郁郁乎人文,渺渺兮法理。昆仑伯仲,位忝五院四系之峰峦;人才辈出,独飨法学黄埔之谬赞。

成国伊始,百废待兴;军神元戎,临危受命。西南革大,应运而生;政法学院,继之称雄。聚法学之名流,纳务实之精英。讲治世之大道,传律法之瑰宝。草舍以授业,席地而为学;糟糠以果腹,鹑衣而百结。求学布道艰且难,精神昂扬行以践。

夫子不惧,心系天下,严谨求实,志育满园桃李;弟子无忧,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情怀黎民苍生。正气浩然兮慨以歌:铁肩担道义兮溯刑名,侠骨亦柔情兮守四方;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兮风息波止,惟公平正义之志是求兮朝乾夕惕。博学笃行,虚怀若谷,集天下之大成;厚德重法,大音希声,奏时代之强音。西政精神美名扬兮,千古流芳自无疆。

嗟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时运不济,治道多舛。丹心护校,青云凌志,播撒法治之苗裔;凤凰涅槃,一马当先,培植中兴之根柢。广纳有志之士,续谱法学之音。成西政之广大,见法史之奇观:四届学子,无出其右;西政现象,誉满九州。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薪火相传,万世流转。

毓秀湖畔,挥斥方遒,弦歌琅琅不绝于耳;图书馆舍,如醉如痴,挑灯夜读长明不息。学堂楼廊,纵论古今千载,横缀中外万里,娓娓道来刑名奥义;名家讲坛,云集东西钜儒,囊括南北九流,百花齐放法学芬芳。模拟法庭,舌绽莲花,极尽论辩之典雅;司法鉴定,辨物居方,彰显术业之专攻。七十载春风化雨,礼沐政法英才;三十万中流负栋,擎架治法云天。

往昔铸就华章,人间正道沧桑。托法之孤,任重道远;栉风沐雨,砥砺为先。鲲鹏展翅,扶摇万里;龙凤九天,俯瞰人间。长风破浪,云帆飞扬;继往开来,志在峰巅。


【后记】

此赋由竟世超执笔,重塑完善,侯洪涛、李子聿与有力焉。在豫校友勠力同心,相互启发,删繁就简,终成此篇。谨以此赋恭祝母校:岁月依旧,青春永驻;砥砺奋进,再书辉煌!西南政法大学河南校友会谨识。










作者简介

竟世超,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12级本科生;法学院16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新郑市纪委监委。





文 章 | 竟世超
编 辑 | 周瑞青
审 核 | 许桢悦




西南政法大学河南校友会官微
根植中原,情系西政。联络西南政法大学河南校友,推送西南政法大学最新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