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盛夏,我与读者们的两三事
文摘
旅游
2024-08-22 20:00
中国
首先要和“她的手札”公众号的读者们表达我的思念之情,新书出版后,我忙于宣传,无暇执笔创作新内容,存稿等待补充完整,所以暂别了一段日子。虽然我们还能在“她的手札”视频号上相聚,但文字永远是我最深刻的表达,我不会放弃公众号的更新。这个夏天既忙碌又特别,我在各地为《沙与海》做讲座与参加书展,非常珍惜读者在现场给予我的反馈,它滋养着我心灵的清泉。最近见读者的时候,常有人问我《沙与海》的另一位作者陈跃飞Chalffy怎么不一起来。他长期在欧洲、澳洲旅居和搞艺术事业,每次回国都很匆忙。他为了新书的全国首发会(由无锡润生书局举办),极限往返北京与无锡,与首批读者见面。那天我们在阿炳故居的听松剧场做了首发会,那个空间非常有意思,我们站在“戏台”上,拿着话筒带领大家开启丝路壮游,台下的读者四人一组围坐在八仙桌前,喝着茶水,聆听我们的分享。平日在讲台上做文化讲座的隔离感完全被打破。有位读者说:“非常向往丝路与旅行,可惜为了生活一直拖延出发的日期,感觉很无奈。”我当时挺能共情到那份对世界的渴望。我自己也并不能永远说走就走,有时延迟满足能激发更大的快乐,心灵的抵达便是空间的抵达。至少在读书时心灵可以有一刻小憩的时光,让幽微的,隐藏的梦出来透透气。在上海,周五的雨夜,我像去赴约一场特别的派对,特地选了条红得像玫瑰花瓣一般的长裙,前往坐落在百年海派建筑的思南书局朗读《沙与海》的片段。大家都好安静,听我讲故事。有位穿着黑裙的卷发女子问我,如何去平衡生活与梦想,想让我分享一些人生的故事。其实我当时挺诧异的,这几年分享会的绝大多数读者问的都是与三本书相关的内容,很少有人关心我本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在我简短回答后,她告诉大家:她是在财务领域,曾经和我联系过的猎头,因为在电话里听我说我已经转行成为作家了,非常地诧异。这可能是她在猎头生涯中听说过的最匪夷所思的转行,所以趁着我频繁为新书露面时,穿过拥挤的晚高峰,找了场活动来看我。当下所有人都在争取网络流量时,我还愿意频繁出席线下活动,原因之一不就是为了一场从冰冷的网上聊天走向现实空间的偶遇吗?七月的福州,一出火车站,空气灼热得要把我蒸熟了,那刻我明白为何福州大梦书屋的讲座要放在晚上八点。西湖旁的大梦书屋,隐在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幽黄的灯光如同萤火虫般影影绰绰。有位读者在我分享海上丝路文化时一直记笔记,认真得像我的学生。后来我被大家围着签名时,她一直默默地抱着笔记本等待,当我以为她会趁着签名和我交流时,她只是小声地说了句:“我今天没白来,谢谢。”之后便匆匆离去。一句朴实的轻声细语成为那场福州活动,我最大的惊喜。泉州的一峰书院是建于明代的文化高地,门口的石头天然裂成梅花形状,民间旧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 。我受好友——风雅颂书局的主理人连真的邀请开一场讲座。每次线下活动都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空间举行,在那栋老宅中,读者们坐在露营椅上听我说丝路文化。泉州的盛夏烈日炎炎,他们坚持着听完了整场。那里活动结束后,我随着连真姐回到位于丰泽区图书馆的风雅颂书局总店去找猫店长。猫店长乖极了,在藏书阁中转悠,被我一把抱住后伏在我怀里。风雅颂书局的藏书令我惊叹,来自不同作者的亲签本目测有近千本。文化是有痕迹的,也是滋养人的,我抱着猫,被丰盈的文学气息环绕,还有什么比这更舒服的事情呢?在七月初举办的江苏书展和八月中旬举办的上海书展,我每天都去现场。有空便和来书展的读者聊几句,舍不得走。这两场书展,我给每一位买我书的读者签名与写祝语,粗略算了一下,签了900多次。上海书展的第七天,我体力消耗得快到极限,正准备离开时,一位短发女子匆匆赶来,见面就说:“我昨天读《你的旅行,必须有点味道》快到十二点,太好看了,一口气看完。想着你可能今天还在现场,就特地过来告诉你。”我当时忽然就不累了,每次的读者回馈都像低血糖时来一块巧克力一般,给予我及时的补给。我们交流着她最爱的章节,她说是意大利,我与父亲发生的故事。她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看到那个故事时泪盈于睫,真希望也能有机会陪父亲去旅行。无论是《你的旅行,必须有点味道》中我与父亲的故事,《岁月欢》中赛娥的故事还是《沙与海》中甘先生的故事,许多读者都反馈看得很感动,问我为何作为旅行文学的作者竟然那么会用文字表达故事情节。其实艺术来自生活,每个故事背后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只是用文学技巧去传达,没有核心,光有技法打动不了人。这个夏天,我累并快乐着,感谢每一位读者,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