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新老号都关注,加微信防失联
将本号“设为星标”,不错过更新
01
说几个最近的重要认知。
女读者A说,2022年管控最严的那时候,她为了不让上高一的儿子打那没有正式批号的什么液体,她让孩子一看学校风声不对就请假不去。
就是由于这样三天两头的请假,并且堂而皇之地与班主任理论“那实验性液体到底有没有用”,从而彻底得罪了班主任。
在当时的班主任看来,这就是一个不好管、没有服从性、且思想反动的学生。
现在,孩子高三了,班主任确实处处针对孩子。
我之前在#452这篇里写过,尽量不要让班主任觉得你思想有问题。
因为,作为学生,班主任的一个眼神,可能都对你的情绪状态有影响。
我对女读者A说,下次不要这么实诚了!要学会用最小成本去达到你的真实目的!
这样,才能减少你的“暴露面”。
就是说,避免将你的真实想法、真实认知,暴露在与你朝夕共处的熟人圈子面前。
暴露面 乘以 接触时间,等于较大的背刺风险、被拿捏风险。
我们肯在酒吧、在网上对陌生人讲自己的人生故事,讲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因为对方与自己交集颇小。
对自己不会造成风险。
但对身边朝夕相处的团体,就一定要缩小“暴露面”。
当时,对那什么液体的真实认知,你完全可以不讲,你可以说,你过敏,还有些人说自己正在备孕。
比如欧大当时就说自己要备孕。等等等等。
总之,干嘛要将真实认知,向班主任、单位领导、亲戚朋友等和盘托出?
你的真实认知,就是会增加你的“暴露面”。
02
又或者,学我一个朋友的做法。
我一个女性朋友,孩子当时小学,学校也是天天催打。
很简单啊,班主任一催,她就让孩子在作业本里夹一千块钱,让孩子亲自把作业本交给班主任。
再一催,再夹一千块钱。
什么废话都没有,什么过敏啊、湿疹啊的理由都不需要找,懒得找理由,就夹一千块钱。
就这么催了两次,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
接着怎么着?
放开了!没有人管球这档子事了!上面不考核这个东西了。
这事儿就这么拖过去了。
所以这世上的一些事,每拖一天,就是胜利。
现在反倒是那位小学班主任,天天巴着我这位朋友说:
你们家是不是提前知道些什么啊?我家孩子注了三次,现在麻烦得很,整天生病请假。
如果女读者A,那时候没有公开地与班主任理论,而是隐藏住自己的真实想法、真实认知。
然后悄悄地采取“氪金策略”,再以过敏为理由,让其对上好交代,那么孩子后来绝对不会被班主任区别对待。
你怕对方不收你的钱?哈哈哈哈。
你大可一试,自有结论。且你会发现新大陆。
本身孩子只需平稳地度过后面两年高中,就与这些人再也不见了。不是吗?
人一生要遇到几万个人,高中阶段很快就会过去,为什么非要与那个阶段的人,发生如此深的纠缠呢?
若能够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地糊弄过去,不影响自己的主业,也就是学习,难道不应该选最小成本之路吗?
这么点儿钱,就能解决孩子的被针对、以及后来两年孩子的精神内耗,你说划算不划算?
因为我比较清楚这个孩子现在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当时花钱买班主任的情绪价值,简直太值得了。
好脸色,就是情绪价值。就是能让孩子少很多精神内耗与自我否定。
#113 当将军的,你啥时见过,把战场上所有情况,无差别传达给士兵?
03
有人说,让小学生、高中生去送钱,把孩子教育坏了怎么办?
即使有人这么问,我依然不觉得他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我见了太多虚伪的人,他们喜欢在孩子的青少儿时期,说要培养孩子诚实正直、不撒谎、万事凭本事。
但却在孩子进入职场后,立即摇身一变、无缝切换,开始积极埋怨孩子怎么不会巴结领导、不会送礼、不会见风使舵。
这种人没意思得很。还装?
我亲戚家孩子,上大学送了八万,让档案被某个搞定了关系的大学降分提走。
孩子一直不知道这件事,一直以为自己是凭本事考上的。
亲戚说,不想让孩子知道,怕孩子认为这世上啥东西靠钱都能搞定。
What?
结果你猜怎么着?
孩子毕业去了电视台工作,亲戚天天催孩子给台长、领导送礼。
孩子不愿意送,说要凭本事!还说年纪轻轻地谁送礼?都是你们这些老家伙才喜欢送礼。
亲戚说,凭本事?你考上大学,是我送了八万让你档案被降分提走,就你那成绩,上不了大学的。
这次轮到孩子What了。孩子表示特别怀疑人生,然后消沉了好一阵子。
这就是扭曲的中国人的日常。
一会儿不让孩子知道,一会儿让孩子知道,还逼着孩子必须照做。
哪个孩子能不神经?
所以我的意思是,谁也别装。想什么你就说什么。
所以今天讲了好几个方面的重要认知。
核心是,该最小成本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