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新老号都关注,加微信防失联
将本号“设为星标”,不错过更新
01
说三件事。第三件比较敏感。放在最后面。
第一件。
星友提问说,自己给直属上级送了十多年的年礼、土特产等。
最近上级说,现在审计合规很严格,以后不要送了,心意到了就行。
星友来问我,还要不要继续送?
我说,你的思维直得像刚毕业的大学生。
刚毕业的大学生,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
相信招聘方说的,虽然我公司在迪拜,但是我们绝不是电诈噶腰子的哦。
相信房东说的房租晚几天没事,结果到退租时,按照合同,押金被全扣掉。
等等等等。
大学生喜欢问别人,你不会是骗子吧?骗子说,不是。
他就信了。
大学生对人和事物的判断,完全停留在别人嘴上表演的水平上。
#453 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不是在骗人,我们是根据智商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你自己换位思考,假设你的一个相处得不错的属下,认识十几年了。
他年年给你送年礼,和不送年礼,你对他的感觉一样吗?
再讲个真实例子。
我一个男生朋友,2000年左右当义务兵回来,在家闲了两年没事做。
他有个很远的亲戚在当地民政局当领导。
他就中秋、过年,一年两次拜节,每次带点儿土特产,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
两年啊,他当了两年的街溜子没事做。
拜了两年的节,这个领导亲戚突然说,我带你去见谁谁,把你弄到某某局上班去。
最后只花了几百元,买了点儿东西给决策人,这事儿就成了。
你不要跟我讲那时候的事情好办。我说的是啥你看不懂吗?
是他拜了两年的节,才等到亲戚开口说帮他!
他带的就是土特产,菜籽油啊、棒子面啊、羊肉啊这类东西。
他若坚持拜节,亲戚就算最后解决不了他的工作,也会在其它方面给他行方便的。
毕竟人家是领导。
可他若不拜节,绝无后面的安排工作的好事。
你自己选吧。
还有个正面例子,
咱们有位星友,要去香港看朋友的父母。
星友说,老人家养尊处优、啥都不缺,到底送啥好呢?
我说,送国检认证的几十年的一等或特等的野山参。
但是呢,从内地进香港好像不让带人参,香港海关是有限制的。
星友说,正因为有限制,才更应该送这个!
有限制,就说明老人家在香港就算有钱,也不太好买到国内的好人参。
我费劲巴力地带到香港,这份心意就很难得了。
长安姐你不是说过嘛,“路程也是礼物的一部分”。
你看看人家这星友的逆向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的思维,真的不能太简单。
02
第二件事。
一位年轻的星友说,他新认识了一位中医大师,自称给很多高级别的领导干部看病的。
星友说自己要拜师去。
我说,那你就问对方两个问题,来验证对方的认知、以及人脉。
1、你问对方打了几戳那实验性液体,对那东西怎么看?
因为真正的中医,是不信疫喵理论的。中医是另外一套逻辑。
比如倪海厦在几十年前就详细讲过这个问题。我们群里分享得很充分了。
如果对方很拥护那实验性液体,说明他不是真正的中医大师。
中医的逻辑他都没搞明白!
我这几年接触的中医,我就拿这个东西来筛选对方。
如果对方打了好几戳,很简单,他人脉不行啊,根本没接触过高级别的领导干部。
2、问对方认为小针刀是中医还是西医。
如果对方认为小针刀是中医,你可以扭头就走。
因为小针刀是基于“肌筋膜理论”,用粗针把筋膜黏连划拉开。
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可不是这样的。
它与中医的经络穴位理论,完全没有关系。
小针刀属于中医还是西医这个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有搞懂,一天天瞎咧咧。
总之上面这两个问题,就够了。
验证通过后,再说下一步的验证方法。
#425 有些事,你早晚都会懂,但是早懂与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
03
第三件。
留学经历现在确实是负面标识。
如下面的两张图所示。
其实,当公开信息上已是如此,那么在实际施行时,只会更严格、更层层加码、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还有些图不属于公开信息,这里就不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