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新老号都关注,加微信防失联
将本号“设为星标”,不错过更新
01
关于做事,我有很多的真实经历与观察体会。
老朋友A从中字头的通讯设备大厂辞职出来后,做起了酱香白酒生意
。
他对我说,他这边可以给企业定制白酒礼品,在包装上面印上企业logo,完全定制化,很有档次。
他让我帮着给有实力的企业推一推。
我心里想,能花这闲钱的企业,若肯从我手里买白酒让我白白赚钱,
说明对方要么欠我大人情,要么欠我背后的人大人情,要么被我捏住了把柄,要么是资源置换。
既然我这么牛逼,我卖它点儿啥不好非要卖白酒?
我干嘛不借机插一脚成为其某个零部件供应商啥的,这样有点儿技术含量的话,就不是一次性买卖了。
毕竟白酒这种,对方买一次就是为了给某个人面子。难以有第二次。
第二次他就要给另一些人面子去了。
无独有偶,朋友B对我说,某某保险公司的一把手是他同学。
说如果我这边有需要购买保险的客户,不管是B端的还是C端的,都可以帮着留意下,尤其是大单。
说保司这边给介绍人返佣返得特别快。
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讲实话,每年像这样的,想让我帮他们推一推他们自己业务的,不管是什么业务,最少有五到十个。
然而这一类to B的业务,从来不像对方说的那样来钱快。
to B业务最吃资源。
这类业务,白酒啊、保险啊的,属于“有钱一方”的纯采购业务,毫无技术含量,竞争极为激烈,属于纯纯的买方市场,买方说了算。
那么得有极强的信任度,买方才会把单子给你做,从你这里采购。
或者是另一种情况:
我认识的一位保司老总,与一位县上的地产商,是发小。
这位保司老总,一直想把这位地产商工地上的工人保险给做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但愣是啃不下来。
保司老总和市住建的副局都打好了招呼,但是到了县上,楞是不行。
为啥捏?
因为县住建的一位小科长,亲戚是县上一家保司的。
人家愣是把工地上保险这事捏的死死的,年年给自己的亲戚做。
你不从他亲戚那里买吧,他就真能天天来检查。
你有一丁点儿小问题,他就真能公事公办、合理合规地往上上报,让你不是停工就是被罚。
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人家程序上一点儿瑕疵都没有。
你若是地产商,你是从自己的发小那里买,还是从小科长亲戚那里买?
你现在看明白了,这就叫合法伤害权。
一顿饭、几瓶酒、一两万的红包,人家根本看不上的。
毕竟刚才说的那一单保险的好处费,最少都是十万二十万的。
所以像定制白酒、B端大额保单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纯采购纯花钱的好事儿,真就得找“权力”的亲戚,而且是近亲的那种。
或者就是我之前写过很多次的,资源置换。
一般人就算了。
#109 财富像西瓜,越靠近中心越甜!未来五年的疫情、经济、财富
02
我发现,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定制白酒、保险业务应该怎么推,是由于他对权力的运作、对社会的运转,是存在认识盲区的。
我现在新见到一些人,聊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能判断出来对方有没有认识盲区、属于哪个阶级、能不能合作、能不能用。
我们与人合作,尽可能挑选那些:
1、有丰富的成功做事经历,各类事都经历过,经历不能太单一;
2、在认识上没有盲区,成熟度足够;
3、和人沟通时,能快速找准角度。
这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