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新老号都关注,加微信防失联
将本号“设为星标”,不错过更新
01
(读者身边有需要快速提分的学生,请推荐对方加长安某微信)
【提分】成绩介于本科线、一本线、重点高中线的学生,抓紧来找我!
不只四五个高三父母兼粉丝,发信息问我说,现在努力是否还来得及?
或者是,现在提分是否还来得及?
我说,不管时间剩下多少,难道你不去考了吗?你总是要去考的啊。
只要你还打算2025这届去考,那就不要浪费高考前的任意一天。
只做与提分有关的事!
问是否来得及,那都是多余啊!
02
叛逆。
不只几个高三家长对我说,孩子特叛逆,自己作为老父亲,威信不够,好像说啥孩子都要唱个反调听听。
说长安老师您若给孩子上一堂认知课就好了。
还有个女读者说,孩子特叛逆,特痛恨自己所处的教育体制。一副消极对抗、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针对“叛逆”这共性问题,我说了以下几点,家长深感赞同。
1、我对粉丝说,你应该直接摊开来给孩子讲,以极度坦诚打明牌的方式:
“儿子,有句话讲,身边无伟人、近处无风景、枕边无美人,因为都看麻了。
自己人教不了自己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仆役眼中无英雄。把你放在毛嗲嗲身边天天待着,你也会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
慢慢的,敬意、崇拜都没有了。
但,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不代表它就是正确的。
远香近臭,就是人类的劣根性。
难道你打算由着这样的人类劣根性,来主导自己的认知?
那我们自己也太弱小了。真就被人类的劣根性打败了!
你老爹我,在你眼里是平凡的,距离太近,我们彼此的缺点被放大,但不代表我的话是错误的,儿子。
你作为一个即将成年的人,要能分清楚事情和人是两件事。
那么现在,你再静下心想一想,好好想一想,我们父子讨论过的哪些事情,是有道理的,是有利于你的。
我们甚至可以展开聊一聊,喝喝茶、喝喝咖啡,聊一聊。
来一场父子间的对话。
如果你最终深思熟虑过了,那么我尊重你的决定。”
2、关于叛逆。
叛逆,先不要想成坏事,先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叛逆期,其实是个人意识开始出现,并飞速成长的时期,
但是大众们喜欢认为叛逆就是“一个好人突然变坏了”。
你觉得孩子叛逆,其实是他对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思考。
3、关于排斥应试教育。
如果孩子因为懂得更好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而不喜欢现在的应试教育,那么不能叫叛逆。
应该叫认识深刻!不要简单地否定孩子。否定是最容易的。
但是呢,我想让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尽快明白一个点:
就是他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这个应试教育!
如果是用自己的成绩去排斥这个应试教育的话,那这个代价太大了。
我希望的是,他先把这个教育利用透了。
就是说,他通过这个体系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再去自由地批判。
他通过这个教育体系,拿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东西之后,他才能更远地逃离这个东西。
就比如说,他到了好的大学就可以考虑出国之类的。
如果只是不满,却没有力量去逃离的话,那他只能把这个正义感捂在自己肚子里面,不能创造出价值。
我觉得他很需要想明白这一点。
好大学里,出国交换的资源比普通大学多多了。就算不出国,也能给他更多自由度。
而如果进不到好大学,以后还会进入另一种牢笼,名叫**社会,因为挣脱的力量不够。
**社会的牢笼,只会比当下他所在的应试教育的牢笼更窒息。
还是那句话,事实反复证明,书读得好些,选择权就多些,自由度就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