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6)

2024-11-26 10:22   中国  

这是我的第2072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以科技创新促进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

  发布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方案,科创企业投资项目签约,公布首批校内场景验证项目……近日,同济大学举办“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和2024科技成果转化”发布大会,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引发不小的关注。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是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我国在芯片制造、核心元器件、基础材料、医疗器械及精密仪器等领域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在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广大高校要紧盯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大局,坚持边教学、边科研、边聚人才、边出成果,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加强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加速产出和转化,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动能。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就明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也强调,加快构建高校有组织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最大程度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落地和实施,推进深化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提升科技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有力政策牵引和制度保障。

  当前,面对“两个大局”交织激荡、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演进的时代浪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需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浪潮,聚焦科技前沿难题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密切跟踪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更好地统筹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形成目标导向相一致、政策制度相衔接、创新链条相贯通、资源配置相关联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格局。在智力聚合上,把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等多个链条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成起来,协同赋能高校高水平科技创新。

  近年来,各地高校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并主导重要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果颇丰。比如,西安邮电大学高度重视实践型与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学与实习就业模式,加大对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数字艺术领域课题的联合攻关力度,构建产学研闭环发展体系,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者可触可感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广大高校积极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积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此,才能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要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在产教融合上,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技攻关,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探索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协同的科研模式,提升科技攻关效能,增强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融合育人共同体,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培养。根据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开设跨学科类课程、实践课程,强化跨学科学习与前沿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进而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转化积极性,提升师生的科技素养,激发师生的创新热情。找准健全“三全育人”培养体系的落脚点,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全面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作者:张仙智,系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02   【新闻随笔】“1米高度”,是标尺更是对儿童的尊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布《中国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3个城市进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注重从“1米高度”视角制定实施社会政策、健全完善公共服务。

  “1米高度看城市”,是“蹲下来看孩子”的人文关怀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具象体现。它意味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深度回应儿童需求,保障儿童平等地享受城市资源。一座城市对儿童的关怀、尊重与温暖,也推动城市环境更加安全、包容、有趣。

  坚持儿童友好理念,将其融入城市肌理,已成为不少城市的共识,并付诸众多创新实践,积累了有益经验。比如,深圳儿童公园园内游乐设施依儿童身高、体重与运动能力定制,小型滑梯坡度适宜,秋千座椅高度与摆动幅度恰到好处,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与体验,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玩耍,感受快乐与自由。再比如,上海徐汇滨江儿童运动专区聚焦儿童体育锻炼与健康成长,篮球架、足球门等体育设施的设计高度与尺寸均经过精准调整,社区儿童步道铺设柔软材料,沿途休息驿站提供饮水设施与游乐小道具,完美打造了一个尊重孩子的玩乐世界。又比如,青岛在沿海的沙滩景区设立“1米瞭望台”,台阶高度、扶手位置等依据儿童身高设计,孩子们可以安全登上瞭望台观赏海景,以细腻的关爱托举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从儿童心理发展层面看,城市“1米高度”的存在意义深远。儿童时期是认知、情感与社交能力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遵循“1米高度”理念的城市环境里,儿童感受到尊重与关注,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当“1米高度”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呈现在儿童身边,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我可以”的信念,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索欲,让他们在熟悉且适宜自己身高的环境中建立安全感。比如,可以轻松使用公园饮水设施、图书馆桌椅,他们会认为自己可独立应对生活,进而增强自主意识。在儿童科普乐园操作仪器、观察模型,不断提问求解,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激发。此外,城市“1米高度”还为儿童创造了更丰富的社交机会。在社区儿童活动区、儿童友好公园,儿童与同龄人玩耍合作,学会倾听表达、理解包容,社交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有助于他们积极面对外界挑战,塑造乐观性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为其未来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1米高度”所丈量出的,是城市对儿童的尊重,是社会对未来的担当厚度。当前,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给予儿童更充分的尊重和更细致的呵护,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这需要社会各主体协同努力,更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让“1米高度”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具体来说,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创新,推动“1米高度”教育进课堂,通过课程设计、校园活动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城市建设的责任感。比如,开展“我是城市小设计师”活动,鼓励儿童提出自己对城市“1米高度”设施和空间的创意想法,并组织实施部分可行的方案,从小培养儿童的主人翁意识与创新思维。在社会参与方面,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投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汇聚多方力量支持儿童友好项目的开展。又如,组织各类儿童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定期举办儿童文化节,丰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儿童提供陪伴、辅导和帮助,给予儿童更多关爱与支持等。此外,加强家庭与学校、社区的联动,提高家长对“1米高度”理念的认识和支持,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儿童成长支持网络。

  城市“1米高度”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愿“1米视角”在城市更多些,并向广袤乡村地区延伸,积极推进适儿化改造,共同托举儿童美好生活,共同勾勒城市美好未来。

  (作者:刘丽丽,系一线幼儿教师)


03   【光明时评】向着汽车强国再进一步

  近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从2015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回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到2018年年产销过百万辆,再到2022年年产销过500万辆,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如火箭般上升。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2024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

  作为汽车大国,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其中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一国汽车保有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经济活跃程度息息相关,也是观察国民消费能力的重要窗口。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上下游产业链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领域。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1000多个总成零部件,由200多家一级供应商供给,而每家一级供应商背后是难以计数的次级供应商在做支撑。这也意味着生产一辆汽车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可以说,无论是生产汽车还是消费汽车,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经济实力靠前的国家,汽车工业都是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构成。随着新一轮汽车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全球绿色转型的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作为汽车工业的新赛道,中国通过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取得了在全球汽车工业的领先地位。同时还以新能源汽车为牵引,在人工智能应用、无人机等方面抓住了更多发展机遇。在今年珠海航展上,国产新能源分体式飞行汽车的演示,就吸引了不小的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等,也同步拉动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惠及了更多民众日常生活。

  当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将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迎接多重挑战。做好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依然稳固,但仍需保持清醒,不断提升产业能力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能力和人才培养,继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才能更好辅助汽车工业发展,支撑更多新能源汽车产出。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存在着动力能源的先天劣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新型能源电池迭代更新,让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更长、换电周期更长,让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让消费者不再有续航焦虑,将会更好巩固中国在全球汽车工业中的地位。

  (作者:陈 城)


04   【文化评析】古建文创,缘何成“顶流”

  近日,一款名为“天宫藻井”的冰箱贴火了。由于“一贴难求”,购买者需要排起长队甚至线上预约才能抢到。正因此,文创所在地——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人气骤增,单日客流量一度攀升至8000人。方寸创意,缘何有如此魅力?文创变身顶流的背后,又传递出哪些深意?

  小小冰箱贴,生活中寻常不过,但这款确实不一般。它以馆内的天宫藻井为原型,制作精巧、设计繁复,既能叠起又可分开,看得出下了一番“绣花”功夫。借助这款文创产品,天宫藻井也为更多人所熟知。作为明代古建内顶的构件,天宫藻井中的榫卯设计、云纹雕饰、斑斓色彩将琼楼、宫阙、星宿等意象融为一体,寄托了古人对浩渺宇宙的想象、对美好愿景的祈盼。古建的形式之美与内蕴之美有机融合,既展现了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又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成为形神兼具的形象化表达。

  不独“天宫藻井”冰箱贴,山西应县木塔、苏州拙政园等推出的古建模型同样受到众多收藏者的青睐,见证“旅行的意义”、重温“诗与远方”的美好在这些物件中浓缩与沉淀。一次次文化创意,使古人的工匠精神得以延续传承并再创造,在润物无声间向现代人传递建筑与文化交融荟萃的美学韵味,让古建的生命力得以激活与延展,也让更多古建爱好者能够在微缩的文化与历史中重启记忆。这些或许才是今人热捧古建文创的重要原因。

  如今,文博领域热潮迭起,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潜移默化地为大众培厚了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体现于方方面面,当然也表现在对古建文创的关注与兴趣之中。伴随社交平台上网络传播效能的叠加,人们对古建文创的理解、对其背后故事的挖掘更为深刻与多样,文创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引领消费的新潮流。这股风尚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受众心中的认可与共识,也取决于文创实践者能否以品质“打底”、创意“点睛”,在古与今的衔接处把握住恰如其分的那个关键点,更取决于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古建文物能否被发现、被关注,被挖掘出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内涵。

  文创火了,但不能恃“火”而骄,在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不能在供给上降低标准与要求,后续产品的质量不仅要保持一贯水准,而且要精益求精,才能不辜负这一方文化沃土的慷慨滋养。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增速近13%。如此广阔且具有潜力的市场,等待更多有志者用心、走心、潜心挖掘,找到一条兼顾守正与创新之路,并且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此外,爆款背后,总有跟风者、模仿者一拥而上,怎样预先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让投机者无可乘之机,让匠心与诚心双向奔赴,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如同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效应一般,通过类似创意唤醒文物,丰富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让更多人关注古建、爱上古建,愿意为古建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出一份力、尽一份心、献一份策,或许才是文创“火”了背后更深层的期待。

  (作者:李 晓)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