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1.27)

2024-11-27 07:32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08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全部10篇评论文章

01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仲 音


  近期接连发生几起危害公共安全的极端案件,性质极其恶劣。对此,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加大打击治理防范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可宝贵。无辜群众惨遭伤害,鲜活生命突然陨落,令人十分震惊、十分痛心!社会公众对无辜群众和家属的遭遇感同身受,对极端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予以强烈谴责,依法严惩凶手以儆效尤成为共同呼声。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全力以赴救治伤员、挽救生命,尽最大可能把伤害降至最低,捍卫生命、制止犯罪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
  以极端行为报复社会伤害他人,这样恶劣的行径罪无可恕,这样泯灭人性和良知的犯罪分子令人不齿。不论出于什么样的个人原因,试图为其极端行为开释的任何理由都不具有任何合理性、正当性,都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同情,只会为千夫所指,让人鄙视。拿无辜群众的生命泄私愤,以极端方式试图引起关注,这是遗臭万年的行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暴露其内心的凶恶、卑劣,只会让自己钉在耻辱柱上。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还有公众的唾弃。
  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动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毫不手软、依法严厉打击极端犯罪行为,重拳出击惩治恶性刑事犯罪,绝不给任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织密扎牢公共安全防护网,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社会稳定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局面,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稳定的受益者,都应成为公共安全的守护者,旗帜鲜明反对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当好守法公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环境,共同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02   坚持精准扶贫,在发展中消除贫困根源(和音)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②

  《摆脱贫困》葡萄牙文版首发式暨中巴治国理政研讨会不久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30多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贫困地区工作时,带领当地群众找到了一条抗击贫困的道路。在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的今天,《摆脱贫困》更显其重要价值。”巴西社会发展和援助、家庭和抗击饥饿部常务副部长奥斯马尔·茹尼奥尔表示,“习近平主席在书中分享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深刻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探讨减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与期盼,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长期以来,各国都在探索减贫治理的道路,都在探寻行之有效的反贫困理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在这一被誉为“消除贫困历史上最大的飞跃”的脱贫历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中有不少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经验,这是《摆脱贫困》等著作成为许多国际政要案头书的重要原因。
  执政党的坚强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国际人士认为,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密不可分。从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再到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形成了举国同心、合力攻坚的磅礴力量。乌兹别克斯坦制定国家减贫战略和目标,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近万名乌兹别克斯坦学员线上参加中国减贫研修班。该国初步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贫困户帮扶名册》《妇女帮扶名册》《青年帮扶名册》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减贫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滴水穿石的韧性和恒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燃灯校长”张桂梅、用青春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黄文秀、坚持“只要县里还有一个人没有脱贫,我就不能休息”的姜仕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数干部群众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收获沉甸甸的成果。“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中国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在了解中国脱贫故事后感慨:“我们从中国减贫事业中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自力更生’,这也是中国取得令人着迷的成就的根本原则。”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中国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从开展建档立卡、选派驻村干部,解决“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到推进分类施策、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设立5年过渡期,解决“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的问题;从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到严格落实“六个精准”明确要求……精准扶贫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减贫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拓展了人类减贫路径。中国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泰国孔敬府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理念后取得脱贫实效,当地官员说:“中国不仅让世界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看到脱贫的可能,更提供了解决贫困问题的勇气和经验。”2018年12月,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把“精准扶贫”等理念明确写入其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高度评价:“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中国的脱贫历程表明,只要有坚定意志和决心、符合国情的理念和方法并付诸实际行动,就能够向着摆脱贫困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已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愿意继续开展、支持减贫国际合作,携手各方共同建设没有贫困、普遍繁荣的世界。

03   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人民论坛)

李 斌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重在知行合一,前提是认识到位。思想认识越透彻,行动落实就越坚决。把牢反对浪费的思想关,就要从认识层面厘清一些关系。
  增产与节约的关系。“柴堆堆经不住两头抽,青石缸经不住水眼漏。”节约就是增产,节流就是增效;把增产做实必须厉行节约,开源的同时要做好节流。之所以强调从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是因为浪费是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大敌,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家节用裕民,企业降本增效,全社会促进粮食节约减损,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义务与自由的关系。好好的食物浪费掉,不仅情感上、道义上说不过去,法律上也不允许。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在遵规守法问题上,容不得犯糊涂、装糊涂。反对浪费挥霍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是法律义务。无论是粮食安全保障法还是反食品浪费法,都有明文规定。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道德的力量在于践行。人人以法律为遵循、以美德为指引,才能获得高尚的生活和真正的自由。
  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无论有没有外界的督促和监管,我们都应当自觉养成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在食堂当着众人不浪费,在家里吃不完就扔掉;为图优惠多凑单多消费,超出实际需求只能浪费……摒弃“少我一个没关系”“浪费一点不要紧”的念头,提前谋划好实际需求,才能让节约上升为理念、外化为习惯、熔铸为自觉。
  个人选择与公共福祉的关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永不过时。个人浪费不仅消耗自身财物,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样,反对浪费,既是为了把小日子过得更好,也是为国家社会谋,为子孙后代计,其中不仅有经济账、家庭账,更有政治账、长远账。全社会提升粮食安全意识,形成节约粮食风尚,安全发展就更有保障,国家兴旺就更有根基。
  以俭素为美,不仅是精神文明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支撑。14亿多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不能靠生产消费盲目扩张,要走资源节约、能源低耗这条道。
  行动起来才有美德,传递开来才成风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起而行之,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04   答“融合命题” 强幸福产业(连线评论员)

  对话人:
  尹双红  本报评论员
  王礼生  湖南日报评论员
  尹双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湖南考察调研,为三湘大地发展举旗定向、擘画未来。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两道“融合命题”。牢记嘱托,回答好这两道题目,湖南有哪些突出优势?
  王礼生: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以张家界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为代表的“都市休闲”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湖南集中了革命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资源等丰厚资源。“古色”厚重、“红色”炽热、“绿色”盎然、“夜色”璀璨,多彩湖湘文化既擦亮了湖南的文化名片,也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湖南还是科技创新的热土,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大批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科技资源结合起来,回答好两道“融合命题”,湖南既有基础、底气,又有干劲、激情,更有使命、担当。
  尹双红:文化往往是看不见的资源,山水则是看得见的存在,文化和旅游不会自动结合在一起,需要找到有效的融合路径。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湖南如何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王礼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关键在于找到二者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比如常德河街的活化改造。这条出现在沈从文笔端、黄永玉画中的老街,记录了昔日码头帆船如织的繁盛景象。如今,麻石路旁,古戏台上,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州花鼓等民间曲艺轮番上演。历史记忆与人间烟火交汇融合,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共荣共生,河街已然成为一张城市“金名片”,吸引着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这表明,历史文化走进现代生活,就能在融入生活日常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提升旅游资源的附加值。
  又如,依托韶山旅游区,“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渐成品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红三角”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工程正在推进,串联沿线锦绣风光;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等成为新时代红色地标……以文塑旅的过程,也是以旅彰文的过程,红色旅游不仅找到了文旅融合的新增长点,更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
  尹双红: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组合,而要催生“1+1>2”的化学反应。这不仅需要制度机制的创新,还需要发挥科技的作用。
  王礼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和科技融合,大有前途。从动态复原辛追夫人风貌,到还原楚汉名城长沙的汉文化生活场景,湖南博物院以科技拉近文化资源与观众的时空距离;借助新技术,浏阳烟花实现数字燃放精准定点,在夜空呈现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场景;“光影矩阵”舞台让文旅演绎节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任意造型切换,《最忆韶山冲》全景展现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这些湖南文旅“出圈”项目,无一不是“科技+”的结晶。文化和科技携手,将带来湖南文旅融合新的可能性。当前,湖南正深入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等标志性工程,既以科技创新赋能文旅产业发展,也以“文化+科技”培育文旅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尹双红:如今,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湖南如何更好让旅游业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促进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融合,实现为民、富民、利民、乐民?
  王礼生:旅游业不仅满足人们“诗与远方”的向往,还对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对于扩内需、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促进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康养、教育等多产业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湖南已推出5条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工业旅游成为湖南文旅的新亮点。郴州711老矿区化身“711时光小镇”重获新生,实现综合收入60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优化配套服务,加快传统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的转型升级。例如,张家界七十二奇楼项目打通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丰富了消费场景,提升了旅游体验。
  村居办民宿、非遗有展演、采摘乐趣足,在一座座村庄,乡村风土人情成为特色招牌,村民致富路子更宽。向着万亿级迈进,湖南旅游产业未来可期。乘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三湘大地涌动着发展新动能。
  新媒体内容,请访问“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观看“评论君开讲”融媒专题。

05   在消费分层中把握机遇(评论员观察)

周人杰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忙碌一天之后,吃上锅气满满的饭菜,是许多人的需求。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只能在外卖或商超预制菜之间做选择。
  近来,一种新的选择——“代炒菜”在上海、深圳、浙江等地悄然走红:到菜市场买好新鲜食材,去旁边的“代炒菜”档口加工,付上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的手工费,就能拎着热乎的现炒菜回家。这一新业务,兼顾了菜品、时间、成本等多方面需求,迅速出圈,不少网友纷纷喊话家门口的菜市场“上新”。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挖掘消费潜力?怎么培育新业态?“代炒菜”的兴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出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但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中,升级步伐有快有慢。换言之,无论是市场创新,还是消费挖潜,都要在消费分层中精准捕捉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更好匹配,推动消费品质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代炒菜”这种新型消费业态,也是根据一些消费者的需求主动升级服务的结果。在浙江义乌,有市场管理员调研菜市场周边“住户画像”时发现,相比把切好、包装好的食材买回家做,“现杀现切”“明火现炒”的模式更受欢迎,由此提出设想并联合各经营户改进服务,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
  如今,老百姓过日子,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正逐步向“好不好”的阶段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都盯着购买更高端的产品和服务。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体验感、更多的情绪价值等,都可以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动力。
  为了让市民吃上既优质又实惠的菜,贵州一家国企的“风味寻找员”建立了180个村的农产品台账。威宁的高山莲花白、清镇的糯玉米、修文的生猪肉……哪里的产品受欢迎,就上门去了解情况,严选后推荐给155家惠民超市,既帮助更多产品打开了销路,也更好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实践证明,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容不得半点偷懒,聚焦痛点、打通堵点、补齐空白点,提供量体裁衣的产品与服务,才可能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大城市中的免税店、县城里的时尚品、乡村间的文娱活动……近年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新热点不断涌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举措各有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根据新的场景和业态,打造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北京多条街道更新改造时将艺术、文化、社交等元素融入商业空间,成为“Z世代”的心头好;面对车主的多元需求,某国产新能源车企把新车测试场景从322个增加到1172个,涵盖对外放电、车内露营并开空调、车对车充电、手机无线快充、车内K歌等新功能……敏锐捕捉市场新潮流新亮点,协同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就能发掘更多消费新潜能、开辟产业新蓝海,让产业创新与消费挖潜互相促进。
  消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升级需求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透过生活的烟火气,洞悉群众消费意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更好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我们的经济将更有活力,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06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张 玉


  有一种惦念,无惧山迢水远。去年6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塔娜,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驻博州的医疗专家接到武汉进行了手术。时隔1年,专家上门复诊,欣喜地看到小塔娜恢复情况很好。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像小塔娜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还有不少。因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水平不高,叠加交通不便等因素,许多疾病在当地得不到及时诊治,甚至一些小病、常见病会被拖成“疑难杂症”。针对这种情况,公立医院理应做好巡回医疗和对口帮扶等工作,以己之力、尽己所能,提高偏远地区的医疗能力和水平,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最急需的地方。
  跨越3700多公里,来到牧民身边、走进边防军营……前不久,我们派出一支覆盖10余个专科的巡回医疗队奔赴博州,服务群众5300余人次。无论是牧民的腿疾,还是八旬老人的胃癌,不少当地人寻医多年的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积极发挥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优势,方便更多人病有所医,是我们的职责使命。
  人才是干事创业的根本。我们在为边疆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注重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每到一个点位,医疗队专家都会针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开展现场培训、集中授课,分享医疗技术和理念。同时,我们也将受援医院纳入国家医疗队远程医疗网络,有针对性地结对子、用心用情传帮带,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提升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就此而言,不能止于几个活动、几场座谈、几次下乡。优质医疗资源要“沉下去”,群众的健康水平才能长久地“提上来”。实现这一目标,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我们将短期巡回医疗和长期组团帮扶相结合,以3周巡回医疗为契机,与当地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持续帮扶,开展战略规划、科研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合作,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协同发展。从短期巡回到中期帮扶,再到长期的管理体系构建,目的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实实在在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促下沉、强技术,带人才、优管理,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继续奔赴更多更远的地方,治病救人、传医授术,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本报记者田豆豆采访整理)

07   为农牧民“评”出干劲(纵横)


文 君


  “真没想到我们农民种地也能评职称!”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大城子镇下五家村农民邵凤龙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他手捧证书,“农牧民农艺师”几个字十分醒目。
  农牧民也能评职称,打破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其实,现代的农牧业已经和传统农牧业大不一样,对技术的要求今非昔比。随着农牧民从事的具体事务发生转变,大棚种植、乡村旅游、电商农业等领域,更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员的加入。给农牧民评职称,体现了对人才的需求和尊重,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2023年,内蒙古农牧民职称评审工作在全区全面推开,全年1336人获评职称。此举不仅打通了职业农牧民的成长之路,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拓宽了引才之路,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踏踏实实干活和参与农牧民职称评定并不矛盾。一些人对农牧业和农牧民的认识,或许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中,没有看到技术对农牧业生产面貌带来的巨大革新,以及农牧业现代化大背景下,产业融合、转型升级等对技术型农牧民的需求。给农牧民评职称,本质上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盘活人才资源。以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为突破口,打破乡土人才发展“天花板”,必将助推更多“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乡村是一片广阔天地,用心栽培乡村人才,大有可为。给农牧民评职称,要打破常规,不以学历、专业、论文或科研成果等为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给真正有志于从事农牧业生产、有能力通过创业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提供更多切实有力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懂得技术、擅长管理、积极触网的新农人新牧人,必能更好在乡村稳得住、扎下根。
  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助力更多新型职业农牧民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大显身手,是农牧民评职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深化农牧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用好职称的“指挥棒”,就能推动越来越多新型职业农牧民辛勤耕耘、努力钻研,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让农牧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让乡村成为希望的田野。
  (摘编自《内蒙古日报》,原题为《农牧民评职称赋能乡村振兴》)

08   以“一证式”管理压实环保责任(人民时评)

程 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不久前发布的《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联动、全周期管理基本实现,排污许可制度效能有效发挥。
  作为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污许可制是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的核心制度。曾经,环境执法被比作“猫捉老鼠”,哪里违法管哪里、哪里排污管哪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为提高管理效能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排污许可制以“一证式”管理为手段,聚焦排污单位、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三方责任,着力推动构建环境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企业环保责任,规范其排污行为,有利于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比如在北京,排污许可证被视为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的主要依据,每年排污许可执法工作被纳入环保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环保监管模式更新,提升了执法效率。
  排污许可制的实施,还促进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推进,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形成助力。2018年至2021年,上海关停或转型的排污单位超过1.2万家,逐步淘汰了一批无法满足排污许可发证条件或没有落实按证排污要求的企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落实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成为一个重要抓手,对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一张排污许可证,就是一张“责任清单”。载明排污单位应当遵守的环境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有助于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改进工艺,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实践中,有的企业为申请获得排污许可证,在设备上投入1亿多元,主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加热效率,每年可节省上千万元的煤耗;有的企业在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后,未按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在线监测,被监管部门依法立案查处。实践表明,排污许可证并不会束缚企业发展,反而是对守法企业、绿色企业的一种极大支持。
  污染防治非一日之功,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小步快跑、治理稳扎稳打、监督持之以恒,方能取得更大成效。持续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还需要以综合许可管理为前提,从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优化排污许可管理体系、强化排污许可事中事后管理、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方面发力突破,力求实现排污单位全覆盖、环境管理要素全覆盖、排放量管控全覆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任务。制度改革与治理创新持续发力,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能让蓝天白云常在、繁星闪烁常见。

09   推进改革要“把自己摆进去”(思想纵横)

宋建晓


  “把自己摆进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自己摆进去,主动作为、挺膺担当。
  党员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没有把自己摆进去,结果大不一样。比如,在理论学习中,如果不能把自己摆进去,不能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开展学习,那就难以达到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只有把自己摆进去,看看自己思想认识上有哪些差距,深挖一下思想根源,才能学深悟透,进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又如,在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时,如果不能把自己摆进去,就不可能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检视整改就是无的放矢,自然也就达不到学习教育的实效。再如,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如果不能把自己摆进去,不能联系自身工作职责思考如何履责,就会出现“看客”心态。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才能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不断铸就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都把自己摆进去。
  把自己摆进去,体现在思想上,就要把彻底的理论学彻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员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在深化内化转化上用功用力,主动结合工作岗位、行业特点、改革需要,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在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思考谋改革、促发展的思路举措,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推动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破解改革难题的“金钥匙”。
  把自己摆进去,体现在行动上,就要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破除一系列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把自己摆进去,不是空喊口号,必须见诸行动。党员干部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改革发展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迎着焦点、难点、堵点主动破题、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改革任务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见成效。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冲破思想束缚、打破利益藩篱,精耕细作“责任田”,真正把改革举措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在改革中让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需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多数党员干部铆足闯劲和干劲,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但也有一些人抱着得过且过的“佛系”心理,表现出不干事怕担事的“躺平”状态。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明确“下”的情形、优化“下”的程序、拓宽“下”的渠道、压实“下”的责任,使观望者不再犹豫、侥幸者去掉幻想、投机者没有市场,激励所有党员干部争当埋头苦干的“行动派”。

10   跳出“红海”拓“蓝海”(观象台)


邱超奕


  在前不久的“双11”促销活动中,10多个户外运动品牌开卖1小时,销售额就迅速破亿元,中高档冲锋衣、运动羽绒服等更是销售火爆。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增长相对平缓,一些户外运动产品却异军突起、屡创佳绩,这一现象引人思考。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很多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水平,一些产业甚至被看成是市场趋于饱和、利润较为微薄的“红海”产业。身处“红海”产业,企业只能依靠低价比拼的方式赢得竞争吗?其实不然。
  近年来,笔者走访多家制造业企业,从他们的实践中能看到,产品要畅销绝非只能打价格这一张牌。把握新变化,找准新赛道,即便身处传统产业,也有办法在存量中挖增量,跳出“红海”开拓“蓝海”。
  开拓“蓝海”离不开新技术。从供给看,一些产品之所以只能薄利多销甚至“赔本赚吆喝”,根源还是卖点雷同,缺乏核心技术。近年来,一些制造业企业走出价格战泥潭,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靠的正是在发展中练就的独门绝技。比如,有的纺织企业研发高支柔软纤维、防水透湿面料等新材料,改善穿着体验;有的汽车企业推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等新技术,提升驾驶性能;有的钢铁企业攻克高端轴承钢、LNG船用殷瓦钢等新品种,打破国外垄断……深耕细作先进技术,培育独家创新成果,推出质优价高的新产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给企业带来更多市场突围的机会。企业练好科技创新这个内功,才能在供给端塑造新优势。
  开拓“蓝海”要挖掘新需求。从需求看,传统产业如果目标客群重合、品牌集中度高,大家都盯着同一块市场蛋糕,就更容易造成你输我赢的价格博弈。实际上,如今的存量市场仍然商机满满,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已经极大丰富,为企业打好“特色牌”、走好“差异路”提供了广阔空间。比如我国鞋服消费看似饱和,但体育装备方兴未艾,慢跑、飞盘等“轻运动”流行,瑜伽、跳舞等“她经济”兴起,为户外鞋服创造了增量。又如自行车,随着人们对专业骑行的关注度提升,高性能公路车、电助力山地车、轻量化折叠车等新品类热卖,骑行服、骑行鞋等专业配件也有旺盛需求。企业转变“批发思维”,聚焦垂直领域,找准不同消费群体并提供专业化、差异化产品,才能在需求端不随大流、抓住机遇。
  开拓“蓝海”要深耕新市场。从全球看,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挑战,但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挖潜空间。像在欧美,有的中国服装企业尝试成立海外设计中心,推出更符合当地文化审美的新款式,就获得了消费者更多认可。又如非洲客户偏好大电量、多卡槽手机,一些中国厂商据此量身定制的手机大受欢迎。再如南美山路较多,有的车企就专门改进车辆爬坡、加速性能,生产出当地人眼中的“高档车”。不搞“生搬硬套”,因地制宜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中国品牌的价值还将不断提升,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也将持续拓展。
  总之,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跳出“红海”开拓“蓝海”,既需要政策引导、优化环境,也需要企业随机应变、主动作为。力争在技术上高一筹,在需求上先一步,在市场上深一度,产品方能更优更强,企业也会走得更远。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