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083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7日《经济日报》全部16篇评论文章
近日,我国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日本等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并同步优化入境政策,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免签“朋友圈”再次扩大,将吸引外籍游客来华旅游,发挥旅游业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作用。去年以来,为提升外籍人员入境便利化水平,促进入境游市场复苏,我国制定了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建立提升外籍人员入境旅游、工作、生活便利化水平部际协调机制,对外籍游客入境旅游进行全流程梳理,逐一打通签证、交通、景区、酒店、支付等环节堵点,全方位优化入境游环境。政策落地,效果显现。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目不暇接的美景美食、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热情友好的中国人,令来华游客感受着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百闻不如一见。旅游是推动不同文化互动交流、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有效方式。加快推进入境游复苏,提升我国对全球游客的吸引力,是推动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应有之义。眼下,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支持下,我国入境游复苏进程加快,但与世界主要目的地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加劲发力。进一步聚焦外籍游客面临的痛点、堵点问题,更好改善预定预约、网络服务、语言标识等环境,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大便利、更好保障;健全国家旅游对外推广体系,创新旅游宣介推广理念和方式,发挥旅行商、平台企业、新媒体的作用,用外国人熟悉和喜欢的方式“种草”中国旅游;把更多海外旅行商请进来,亲身体验中国旅游产品,提高他们推广中国线路的信心;借助重大行业展会、体育赛事契机,推出系列入境旅游鼓励措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华。除了优化外部环境,旅游业自身也需紧扣外籍游客消费需求和习惯变化。比如,外籍游客来华过去偏爱大型团队游,现在更喜欢小团组、自由行,更渴望个性化、深度游体验;不仅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依然受欢迎,带有探秘性质的小地方也越来越受青睐;除了单一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旅游产品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因此,需要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创新和拓展旅游产品线,设计更多符合游客兴趣和期望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吸引力。近年来,新型消费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偷换概念,给非法集资换上了“新马甲”,值得警惕。成都警方近期侦破的一起案件显示,某公司通过搭建网上商城,以“消费返利”为名,诱导群众注册会员并进行消费。该公司通过虚构交易和推行“代币”返还,骗取大量资金。这种披着“新型消费”外衣,集合了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多种犯罪为一体的“复合型”骗局,隐蔽性和危害性极大。为骗取更多人信任,不法分子早期会足额兑现承诺,一旦集资积累到一定规模,组织者卷款跑路,后来者的投入就全打了水漂。所谓的“返利”,也来自受害人的自有资金。对于此类新型骗局,相关部门应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监测、追踪和打击,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同时,创新监管方式,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预警,及时识别不法分子的新花样、新套路,不给其可乘之机。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辨识能力和防骗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越是慷慨的“馈赠”,背后隐藏的往往是血本无归的陷阱。消费者在面对“免费”“高收益”等诱惑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吃大亏。近日,一些网购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功能引发热议。这些平台将此项付款功能设置为默认优先项,但未在显著位置说明具体情况。不少消费者反映,点击付款后本以为是直接付,扣款时却变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指纹确认就直接下了单,后续想要关闭该功能却很难找到操作入口,并且必须等待所有订单完成或售后服务结束才能关闭。“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允许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可以先不付款,待收到商品后再进行支付,灵活性和便捷性更强,有利于促进交易。然而这种付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或无意识中增加额外的消费,从而产生过度消费的问题,甚至背上不必要的债务;如果消费者未能按时完成支付,可能会产生逾期费用,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等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确保消费者能够在一个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环境中作出决策,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网购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平台开展定期摸查和处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商平台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使用“先用后付”服务。平台应通过服务协议详细告知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详细说明其优势以及逾期后果、相关风险等,以弹窗或红色加粗等显著方式充分提示付款期限等。此外,还要设置简单便捷的取消方式,完善售后制度,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撤销误操作的订单,真正将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当地时间11月24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闭幕。中国代表团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全面参与大会各议题谈判磋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确定性。本届大会闭幕时间较最初预定时间延期30多个小时,凸显谈判过程艰难。但大会最终就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机制等关键议题,达成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如此进程恰如全球气候治理的缩影——在一系列挑战中前行。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气候融资原则,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积极行动,有力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就气候变化多边应对措施进行谈判,是每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重要议题。在谈判过程中,各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无可厚非。但是各方谈判须坚持多边主义,在尊重规则的前提下寻求共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针对谈判分歧,中国始终态度明确,就是各方应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严格授权,在尊重和遵守这些前提的基础上寻求共识。中方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的态度,为确保谈判行进在正确轨道上提供了有力支撑。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是本届大会的核心议题,也是各方的主要分歧所在。基于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和各自能力,《巴黎协定》规定了各缔约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根据相关条款,发达国家出资是应尽义务,其他国家出资则遵循自愿原则。唯有坚持相关原则,才能实现气候正义,确保全球气候治理以可持续方式进行下去。对此,中方一直敦促发达国家履行责任义务,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中方代表在本届大会闭幕发言中也表示,会议达成的新的气候资金集体量化目标成果文件中,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远远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义务,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积极行动,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和作用很突出,在本届大会期间受到广泛认可。中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且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有显著的能源消耗需求。根据《巴黎协定》的原则和授权,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出资义务。即便如此,中国坚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并积极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1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的经济增长。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累计投资居全球第一,是世界风电、光伏和电池设备主要供应国。种种行动充分彰显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努力,这些行动有力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也为国际社会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带来坚定信心。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赢得消费者信任与忠诚的关键。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坚守产品质量底线,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一天之内,从风口浪尖到风平浪静,国货品牌百雀羚和监管部门共同创造了一个平息企业舆情的“快闪”模式——早晨,百雀羚因涉嫌在产品中添加违禁物质被立案调查的消息登上热搜榜首位;随后,百雀羚给出回应自证清白;晚间,监管部门明确回应“不存在违规情况”,整个过程不超过24个小时。热搜中,百雀羚的反应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几乎是在消息传出的同时,公司就安排直播间主播辟谣,并在上午发布了一份回应声明,详细阐述了法规变动、原料调整的全过程以及此前行政复议的结果,以事实为依据回应外界质疑。这份回应速度之快、内容之翔实,仿佛百雀羚是一位随时备考的“学霸”,胸有成竹地等待老师抽查。直面疑虑、不躲不藏的处理方式,不仅反映出百雀羚对自家产品质量的信心,也体现出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难能可贵的是,监管部门的反应同样迅速且高效。在接到举报信息后,监管部门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当晚便发布了官方通报,指出百雀羚相关产品不存在添加违禁物质的问题,为这场风波画上了句号。一般来说,监管部门走完公开通报程序需要一两个工作日是很正常的,但多耽误一秒,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就多一分伤害。此次对百雀羚事件的超快处理,既及时澄清了事实,避免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又彰显了我国市场监管体系的高效与公正,增强了消费者对市场监管的信心。这场风波虽然短暂,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不止吃了一场“快闪瓜”。不到24个小时平息热搜,百雀羚为什么能“羚”危不乱?归根到底还是自身品质过硬。在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赢得消费者信任与忠诚的关键。百雀羚能够逆转风波,离不开公关策略得当,更关键在于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把住了品质关。这提醒所有企业,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坚守产品质量底线,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质优何惧315”。监管部门的迅速响应与公开透明,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支撑。在信息不对称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与权威发声,能够有效平息公众恐慌,防止事态恶化,同时也是对合法合规经营企业的有力支持。这种高效、公正、透明的监管方式,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此次百雀羚风波的妥善处理,不仅是一次企业危机管理的成功案例,也是对我国品牌建设和市场监管机制的一次检验。无论是企业还是监管机构,只有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原则,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水平,才能在面对挑战时从容不迫,赢得公众信任与支持。有媒体统计,风波过后,百雀羚直播间日销售额大涨900%,说明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这正是对所有坚守正道、诚信经营企业最好的奖励。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指明了路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要让生产者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把技能优势转化为生产工艺优势,进而推动整个生产、管理提质增效。从我国工业发展阶段来看,新型工业化要求人力资源供给要有更高水平,突出表现在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方面。换言之,既要有一支工程师队伍,也要有一批熟悉工艺流程、熟悉生产一线的高级职业技术工人,这是推进工业化、发展制造业的重点之一。从技术创新规律来看,生产车间的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环节积累得好,技术迭代发展就有后劲,技术产业化的路径就能更顺畅。为达到这些目标,职业教育要处于最前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够为整个队伍建设源源不断输入人才,是造就大国工匠、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重点解决人力资源走出校门后如何在实践中持续得到锻炼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能否加快实现。从总体上看,这两方面都是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必然要求。从发展职业教育来看,系统施策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是关键。在坚持目标导向的同时,按照问题导向破解难题,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形成生源、培养与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当前,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为职业技能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把已出台的各类举措落实落细,让学员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成熟的职业技能不成问题。为了让渠道更加畅通,当前还应做好职业教育整体品牌提升,一步一步把职业教育打造成精品教育、优质教育。此次政策中提到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这些载体、平台都有待通过政产学研用多维度结合,达到进一步充实、完善、优化的目的。特别是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教学水平方面,鼓励引导职业学校按照所在地区产业链图谱进行专业学科建设,整合学科资源。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来看,不断完善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关键。生产工艺不断变化发展,新工艺、新流程也会随之出现,这决定了技能的获得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因此,创造良好的条件,让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能够贯通,为产业工人提升职业技能做好便利化服务,是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目标。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做到“三个结合”。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结合起来。聚焦制造业不同行业门类的技术特点,以及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的目标,设计一整套针对性强的具体培训制度,为技术产业化提供坚实支撑。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载体、平台,是把相关培训制度和学生、产业工人、企业有机结合的关键“中转站”,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可以把职业学校作为终身培训的重要资源供给方。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培训对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才能不断提升培训的效果和水平。此外,激励机制必不可少。产业工人培育,看起来是一个学习技能、锻炼水平的过程,实际上需要政策配套有力、激励制度到位。产业工人在工作实践中成长成才,拥有前景广阔的职业生涯,按照市场资源配置规律获得合法劳动所得,才能心无旁骛做研究、提升精细化工艺。应做好政策落实评估,特别是总结人才激励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完善事关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待遇保障、资历评价等制度内容,培养造就稳定、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力资源供给与储备。加强家政人才教育培养,强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完善家政产教融合载体,赋能家政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家政服务是民心工程,也与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紧密相连。从照顾婴幼儿到护理老年人,从帮助双职工解决孩子吃饭难到分担上班族家务劳动,如今的家政服务越发多样化,缓解了不少家庭的后顾之忧。数据显示,我国家政服务企业有100多万家,行业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不过,家政服务业发展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约为3000万人,而实际市场需求高达5000万人,尤其是高质量家政服务人员紧缺。一边是聚焦“一老一小”的家政服务刚需不断提升,一边是家政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从业者主要来源之一的农民工总量增速在下降,职业队伍总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家政教育培育的学生数量有限,且从业比例还不够高等。破题的办法之一在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现实中,职业教育与家政人才培养“两张皮”,学校与企业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窘况不时出现。一方面,规模化企业比较少。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开展家政产教融合,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家政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家政职教集团由学校牵头成立,企业往往只能被动参与。无论是“支持家政供应链和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家政龙头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牵头,联合有关行业组织、学校、机构、企业等共同组建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还是“支持家政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意见》找准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落脚点,期望学生及时“入行”,尽早了解市场,最终让学生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未来,家政行业将逐渐转型升级为集高科技应用、高质量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对广大家政企业来说,不妨把握好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家政服务、数字化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应用。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为市场输送大量具备专业技能、良好职业素养的家政服务人才。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乡村数字治理是个热点话题。许多地方乡村数字治理做法堪称典范,高效服务乡村建设和农民致富,令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湖南省新化县就是一例,当地采用“数字化+积分制”,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油溪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8年不足800元增长到2021年的2860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负债4.5万元到盈余261万元。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我国乡村数字建设正加快推进。党建管理信息系统、专项APP等数字管理平台持续覆盖,无人机、雷达、卫星等技术日益普及,“治理”变“智理”,提高了乡村数字治理服务效能。从目前来看,用好乡村数字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场景有很多。比如,在推进农村党建数字化方面,数字技术打破农村党建传统条件限制,推动农村党建工作全面整合。一些地方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党务公开等工作,加强了党务管理数字化。还有地方依托全国、省、市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平台,确保基层党组织信息的及时性、公开性和透明性,成效明显。乡村数字治理推动村务建设的效果同样明显。比如,积极推广村级基础台账电子化,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盘活了资源。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村集体向资产发放数字“身份证”,探索实行农村集体资产登记赋码,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资产变动实时更新,监督管理更加方便快捷。该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随时查询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账务和资产情况,完善集体资产数字信息采集,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构建治理体系和乡村应急管理方面,“互联网+网格治理”的应用、乡村法治数字化,让社会综合治理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比如,湖南省某县对村规民约条款合理赋分,为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情况进行积分在线登记,同时动态管理、分配村集体经济收益,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实现实体分配权的精细到户。又如,云南省石林县的农村应急广播“大喇叭”则按照“优先快速、高频高效”原则发布突发森林火情、灾害预警等35类应急信息,有效阻断发生规模性疫情、灾害。提高乡村数字治理服务效能的积极作用还有很多,但应清醒看到,推动乡村数字治理还面临着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下的社会关系需适应新的数字治理理念,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存在资源整合困难,以及农民数字素养有待提升等难题。今年发布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明确提出要抓好乡村数字治理,并提出具体建设意见。可充分结合实际,在不断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建设的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实施协同治理,构建人才队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让好平台、好机制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乡村数字治理服务效能,扎实服务好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推进渔业现代化部署会,探索渔业现代化推进路径和有效举措,提升产业发展与治理水平。渔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年,我国提出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渔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明显提升。水产品产量增长迅速,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7116万吨,稳居世界首位。从2012年到2023年,渔业总产值增加了7712.3亿元。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重要渔业水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指标的超标面积比例下降。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高端渔业装备深蓝1号、蓝钻1号、国信1号研发成功。渔业良种不断取得新突破,南美白对虾家系育种几个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黄鳍金枪鱼国内首次实现人工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深远海养殖等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现代渔业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实施“伏季休渔”“十年禁渔”“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等休禁渔措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得到初步缓解,近海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渔业繁荣发展的背后,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制约。例如,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突出,渔业比较效益不够高,休闲渔业发展总体水平有待提升;高品质水产品供给能力还需增强,水产品贸易逆差有扩大态势。2023年全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204.6亿美元,进口额237.6亿美元,贸易逆差33亿美元。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还有改善空间,渔业高端装备、种业等关键技术需加快突破,等等。下一步,还需在扩规模提产量、攻技术强支撑、延链条育动能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水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夯实渔业生产基础。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优化调整养殖生产力布局,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水产品生产优势区、养殖海产品生产优势区、现代化水产种业聚集区等。科学拓展水产养殖新空间,如低洼盐碱荒地可通过选择适宜品种,通过推广节水、治碱水产养殖进行渔业开发利用。创新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支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力量,聚焦水产种业、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机械化、精准捕捞、生态节能渔船渔具、水产品加工等关键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完善渔业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推动大宗养殖种类商业化育种联合攻关,鼓励选育适应不同养殖模式和环境的养殖新品种。加大核心种源攻关,加快选育推广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发展智慧渔业,推动传统养殖模式和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打造全产业链,拓展渔业增值增效增收空间。提升水产品加工流通能力,推进传统的海洋捕捞、养殖和初步加工向海洋食品、饲料、海洋生化等行业延伸,让“吃干榨净”一条鱼成为产业发展的目标。加快建设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尤其是农村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建设。规范提升休闲渔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推动渔文化认定和整体保护,促进渔文化利用和产业发展,提升渔文化展示和传承水平。培育渔业知名品牌,提升影响力。你心目中的“好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近日,在中国建筑科技展上,集中展出了167项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应用。其中,新建“好房子”和旧改“好房子”样板间,让我们对“好房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特征的“好房子”将成为未来住房发展的方向。“好房子”离不开标准引领。到底什么样的房子算是“好房子”,“好房子”该怎么建?于2023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版《住宅性能评定标准》,相比旧版新增了适老化、建筑新技术、新产品等内容,优化了评价方法,为“好房子”建设发挥技术标准的引导作用。各地也积极为“好房子”设立好标准。近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从风貌协调、生活便捷、全龄宜居、环境友好、健康安全、舒适可变、绿色低碳和耐久适用等角度,对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提出高品质设计要求。未来,应该加快完善“好房子”标准体系,全面提高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好房子”离不开技术赋能。“好房子”需要好材料。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绿色建材的大力发展,有助于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好房子”需要好建造。应该推广好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好材料和好建造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好房子”就是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型的建造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都应用到房屋建设中去。建好“新房子”,也要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老房改造有很多潜力可挖。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住房问题改善的需求中,隔音排在第一,卫生间串味儿排在第二,第三是渗漏和开裂。此外,一些房屋仍存在沉降、门窗不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还有很多住房存在配套设施不全,尤其是“一老一少”设施不足问题。同时,在缺少电梯以及智慧化管理程度低,不适应年轻人需求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善空间。将这些小问题解决好,老房子就会逐步变成“好房子”。“好房子”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好房子”是系统工程,是应用场景,是新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赛道。“好房子”可以成为一个大的智能终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实现室内户型可变。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确保更高精度和质量控制,也能减少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问题。室内装修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在工厂里先完成,再到现场组装。建筑机器人正进入工地,实现精细化测量和施工。“好房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留出了广阔天地。“好房子”应该成为设计者、建造者们的自觉选择。过去,在住房供不应求的阶段,很多商品住房是不愁卖的。当前,我国城镇户均住房超过一套,总体上不再短缺。居民住房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好房子”的需求更旺盛。进入新阶段,对于开发商而言,只有为群众提供“好房子”、好服务,才能有发展、有未来。当房地产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开发商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唯有给消费者提供“好房子”,提升商品住房的品质、质量和服务,市场才会买账。设计者、建造者应该主动适应未来发展方向,求新求变,占据产业转型先机。“好房子”建设让居住生活更美好,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日前,主要上市保险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公布完毕。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共实现净利润近3200亿元,同比增长近80%。在此背景下,各类研报分析和自媒体文章纷纷表示,上市险企“王者归来”、上市保险公司又赚了几个“小目标”、上市险企投资价值显现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保险行业实力增强,上市保险公司业绩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有大量分析文章蜂拥而至。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对其短期业绩的过度解读和归因比比皆是,而对于保险公司长期经营和行业发展的思考却相对较少。从前三季度的利润总额和同比增幅来看,上市保险公司业绩的确亮眼。不过,分析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上市保险公司业绩增幅与投资端的贡献密不可分。多家上市保险公司甚至在三季报中直接表示,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权益市场的回暖。例如,中国人寿投资收益率超过5.3%、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近7%。此外,新会计准则实施、新单保费稳步增长也进一步推动其利润走高。保险资金体量大,配置和调整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投资端业绩虽然反映在当期利润报表中,但从资产配置的周期来看,财报公布的持仓资产都已经是提前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布局的结果。如果只根据季度报表数据就推测上市保险公司长期业绩走势,确有“刻舟求剑”之嫌。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中,如何持续盈利并且挖掘未来增长点,才是上市保险公司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今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今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这意味着,当前保险公司在资产端优化需要配置结构、夯实投资能力,在负债端需要适时调整产品预定利率,积极应对利差损风险,才能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发展与安全。保险行业是资产负债双轮驱动行业,夯实经营基础,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尤为重要。如果卖出长期年金保险和重疾险保单较多,就需要重点配置长期债券并考虑产品赔付率;如果卖出短期的意外险和健康险保单增加,则要关注保单存续期内的出险率和综合成本率。换句话说,要理解保险行业的运行逻辑,既要关注产品结构,又要顾及资金久期。对于持续经营的保险公司来说,业绩向上时稳健经营,利润回调时稳住基本盘是基本操作。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各类分析机构,更应该遵循行业发展规律,理性客观分析上市险企业绩走势。在行业发展顺境中不心浮气躁、一味唱多;在逆境中不杞人忧天、担忧看空,才能真正起到辅助决策参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住房公积金政策关乎居民安居梦,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重在提升普惠性,扩大政策覆盖面。近年来,多地优化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更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保障功能日益显著。比如,新疆阿克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及时调整优化公积金政策,将房屋水电气暖和门窗改造、缴存人及配偶双方父母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取得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制度普惠面持续扩大、保障安居作用进一步凸显等良好效果。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地区新增缴存单位226家,新增缴存人数同比增长达45.9%。住房公积金政策关乎居民安居梦,牵动千家万户,可以说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房地产发展。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研、周密部署、精心落实,切实保障缴存人合理需求,以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效能的提升,带动政策受益面的扩大,使其真正成为住房消费的“加速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坚持法治思维。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政策性强,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制度要求,努力将这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解决问题、应对风险;在法治框架内,依法依规探索和出台管理服务新举措,以确保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扩大覆盖范围。住房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重在提升普惠性,扩大政策覆盖面。比如,有的地方及时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所在中小微企业尚未建缴住房公积金且具有稳定收入人员,纳入缴存住房公积金范围,类似探索值得尝试。坚持因城施策。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应以缴存人员需求为导向,优化政策措施,简化业务流程,最大限度保障缴存者住房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在政策范围内,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注重政策协同。住房公积金政策性强,应注重在同一区域内、相关领域间政策协同性。一方面,树立一盘棋思想,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相配套,扩大跨区域通办范围,形成共赢局面;另一方面,要契合当地发展战略和思路,让政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河北的首要功能定位。廊坊全力建设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是促进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深挖区位优势,夯实现代商贸物流基础支撑。打造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需要铁路、航空、仓储、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的高水平、体系化建设。廊坊要最大限度发挥服务京津、连接世界的区位优势,打造陆海空立体综合交通优势,加快形成连通全国、通达全球的航空物流大通道、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在更大空间范围夯实现代商贸物流基础支撑。强化集聚融合,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新生态。要吸引国内外商贸物流、国际航空物流、国际供应链优质头部企业,加快培育快递区域总部产业集群、供应链物流产业集群等智密型产业集群。依托廊坊国际现代商贸物流CBD,促进离岸金融、国际贸易等各种国际要素集聚,建设国际化航企总部新基地、高端临空商贸新引擎、物流企业运营新中枢。推进“物流+”“商贸+”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延展“物流+现代商贸服务”“物流+科技”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融合发展新生态。推进数智赋能,加快数字运营与结算中心、普惠型公共算力服务等平台建设,开发供应链金融、众包物流、云仓应用场景。营造一流环境,合力建设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主题展会,促进各类优质发展要素汇聚。大力培引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团队。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等产业发展共同体,构建“功能联通、机制联动、利益联结”发展格局。发挥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区叠加优势及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效应,对标世界一流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效率高、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要求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加大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力度,并规定这些收回收购的土地原则上当年不再用于房地产开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从供需两端降低税负,降低住房交易成本,支持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当前,相关部门按照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的要求,打出了一套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初步完成了土地、财税、金融政策的调整,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已相继取消,以积极支持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要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关键在于多方协同发力。一方面,严格控制增量,确保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市场失衡。另一方面,对存量进行深度优化,充分挖掘现有房地产资源潜力,提高利用效率。同时,要提供高质量住房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这都需要持续深化改革,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构建新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应增加保障性和改善型住房供给,稳定房地产及工薪群体住房预期。在土地供应环节,适当增加用于改善型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量,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配置土地资源,确保改善型住房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一环,要构建多元租赁住房供给体系,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的租房需求。还要实施好配售型保障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使其在城市中拥有稳定的居住环境。可探索住房公积金“以房养老”的创新模式,助力养老事业发展。同时,通过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提高住房利用效率。为增强市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应推动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增加“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创新融资机制。鼓励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本的创新合作,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业主、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加强既有房屋的安全管理,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与品质,为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自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角度深化研究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持续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始终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一方面,新的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人们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新的生产力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后果。例如,西方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贫富差距加剧;霸权主义国家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为最大程度发挥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我们仍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等产生短期性的就业困难问题,也有可能由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收入差距拉大。所以,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有预防和应对的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条件,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需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科技革命引起产业变革,产业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般规律。在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这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这强调的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缺一不可。从发生的顺序看,一般是科技创新在先,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在后,科技创新对产业形成具有决定作用。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没有新质生产力的产生。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载体。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成果不可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所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二者都要非常重视。马克思在阐述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时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有个重要的纽带就是“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生产方式,其重要的内容是生产关系。没有这样的纽带,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而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生产关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统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这些论述强调的就是,生产力一旦发生了革命,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须改变。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所谓新型生产关系,就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性质和发展状况的要求的生产关系。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分配关系要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新型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包括: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型生产关系在实际经济运行中通过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表现出来。研究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加强对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改革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总体而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否则我国也不可能在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在一些领域占领先机,形成新质生产力。但也应看到,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具体的体制机制中还存在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这些领域的体制机制,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仍然是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革,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实体经济是指直接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虚拟经济则是指以虚拟资本为经营对象,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点,以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兴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决定》围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既强调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也强调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在过去的改革中妥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进一步处理好这一关系,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举世瞩目,原因很多。其中,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重要原因之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三者的共同作用使经营主体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而且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可以不要政府的作用。国内外实践都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可能也不可以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经济理论中的政府范畴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政府范畴有着极大的不同。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党中央制定的。同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而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虽然必须履行宏观调控和宏观治理的职能,但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首先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总体上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发挥经营主体的活力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三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四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并有了一定发展,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摆脱这种状况,一要靠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要靠开放,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这就需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并与开放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经验说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此,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的建设,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开放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引入优质资本、关键资源、先进技术、拔尖人才等,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全球创新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受自然条件、实践发展、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水平的制约,也受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制约。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尊重自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是应该而且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增强利用自然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可以通过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规划和各种政策手段,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着力点之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既要从国家全局出发,积极作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要从各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防止不顾客观实际搞“一刀切”造成产业同质化。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复杂多样,各地区究竟要发展什么产业,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及要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根据本地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路径,有选择、有先后、有重点地发展,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具有制度优势、后发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教育基础、科技基础、人才基础。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者系南开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16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实践和启示
2024年8月15日,我们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19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19年来,浙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样板,相关经验做法对于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省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但缺水、缺电、缺地现象显现,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资源环境约束愈发趋紧,面临着“成长的烦恼”。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县余村时,创造性、前瞻性地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19年来,浙江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浙江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道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浙江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方向,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持续淘汰“散乱污”、培育“高精尖”,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提升发展质量。绍兴市柯桥区素有“中国最大染缸”之称,2009年每染1米布需耗水12.7公斤,全年染布耗水量相当于20个西湖。2010年以来,柯桥打出“精简印染企业数量、提升印染设备档次、增加印染产品附加值”的“组合拳”,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4年上半年,柯桥水质断面达标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高3.6个百分点,柯桥中国轻纺城成交额达到1970.9亿元,同比增长9.4%。浙江经验辐射全国,比如河北借鉴浙江经验,大力推动钢铁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钢铁行业工业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河北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已有3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向“绿”谋变、向“新”而行带动钢铁大省实现“绿色突围”,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新路。浙江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聚焦风电、光伏、氢能、水电(含抽水蓄能)等重点领域,全面打造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高质量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构建了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底,浙江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风光倍增目标,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过煤电。以新能源项目开发促进产业发展,以示范试点带动全面低碳转型,通过企业培大育强、创新能力提级、市场应用提档、产业集群打造等举措,形成了具有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截至2023年底,浙江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超过6600亿元,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占全国总额的28.4%,其中光伏产业规模、光伏辅材企业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封装材料、光伏玻璃等市场占有率保持国际领先。同样是走“减碳增绿”之路,远在1700公里外的广西推动能源消费持续转型,革命老区百色市推动铝产业“二次创业”,田阳供电局、田林供电局、平果供电局等多个基层单位在需求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为百色铝产业年节约标煤69773.4吨,折算节约电量2365.2万千瓦时,推动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浙江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通过制度建设、示范带动、典型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浙江开展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先后印发实施“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三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等政策,为全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四轮循环经济“911”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国家农业循环化经济试点省、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组织开展五批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创新设立省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总投资930亿元,推动70个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相继建立系列差别化价格税收调节机制、出台分行业非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办法等,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2023年,浙江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超9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超90%、废旧农膜回收率超94%,循环经济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经验在各地产生积极示范效应,比如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积极探索“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业循环模式,形成“种植—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闭环模式,每年节约饲料7000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通过“农牧循环”把“物尽其用”做到了极致。(四)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浙江积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做大做强生态富民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在山区26县实行与生态产品总值(GEP)相挂钩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年激励资金达1亿元以上。支持生态优势突出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涌现了丽水山耕、安吉白茶、仙居杨梅、诗路文化带、松阳古村落、莫干山民宿等一大批生态富民产业“金名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缩小了地区差距。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地区人荒、田荒、山荒“三荒”,以及由此引起的碎片化资源难聚合、社会资本难引进、优质资产难变现“三难”,浙江按照“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积极打造两山合作社,探索将碎片化的山、水、林、田、湖、房等闲置低效生态资源“打包”,借助两山合作社集中开发利用,使其转变为资产和资本。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出安吉“两入股三收益”、衢州资产储蓄分红等新模式,深化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加快实现生态富民惠民。截至2024年5月,全省共成立41家两山合作社(38家县级+3家市级),累计开发项目200余个、总投资560亿元,累计带动村集体超2000个、村集体增收超6.7亿元,辐射农户8万家。浙江经验深刻影响全国各地,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依山傍水打造神泉峡景区,兴起30家民俗接待户,202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超过2万元,实现了资源盘活、价值提升、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浙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验做法,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尽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擘画的“八八战略”,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启示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群众主体,坚持群众视角,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不断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生态利民。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浙江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启示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着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