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一寺庙古井忽传闹鬼,考古队挖掘12天,捞出100多件国宝!

百科   2024-12-30 17:10   福建  

2016年,浙江智者寺古井“闹鬼”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却意外引出了一场考古大发现。

这座智者寺,坐落在浙江金华市的一处山坳里,建筑风格秉承唐宋遗风,古朴典雅。而在寺院之中,最不起眼的莫过于大雄宝殿后那口六边形的古井。它静静地伫立在院中的西南角,周遭杂草丛生,仿佛被岁月遗忘。

2007年,政府着手启动了对智者寺的全面修复与扩建计划。经过数年的筹备,2010年5月26日,智者寺的重建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如今的智者寺,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精心翻修而成的。

自2015年以来,这座千年古寺逐渐成为周边地区人们祭拜、祈福的首选之地。智者寺因此备受青睐,来访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智者寺决定进一步扩建,计划将大雄宝殿后方及藏经楼西南角的一处区域进行开发,以扩大寺庙的规模。

2016年,施工队伍浩浩荡荡地进驻了寺庙,开始了紧张有序的修建工作。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却发生了一连串奇异的事情。工人们发现,每当他们靠近那口古井时,总能听到一些诡异的声音,仿佛是从井底深处传来的神秘低语。

其实在现代科学观念的熏陶下,鬼神之说早已被视为封建迷信。但面对未知的事物,人们心中难免存有一丝敬畏。施工队将这一奇异现象告诉了寺中的僧人,结果有僧人回应说,他也曾路过大雄宝殿后方时,听到过类似的奇怪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井里“吐泡泡”。

于是,这口古井便被贴上了“闹鬼”的标签,消息迅速传开,流言四起。更有甚者,传言这口井是太平天国当年的藏宝之地。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在周边地区传遍了。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蠢蠢欲动,企图趁火打劫,一探古井之秘。为了保证寺庙的安全,智者寺的住持果断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当地的文物管理局。

智者寺中发掘现场

很快,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便来到了智者寺,对这口神秘的古井展开了细致的勘测和抢救性挖掘。

2016年,考古队正式入驻智者寺,对古井展开了全面的调查。这口井的井口呈正六边形,直径约两米,深度达十几米。考古专家们发现,这口井的规模远超普通水井,光是直径就比普通的井大了一倍多。

古井由大小均匀的青石板砌筑而成,井壁上依稀可见渗出的水珠,井底也积满了水。经过测量,每一块青石板的长度都大致相同,约为一米,但厚度却有所不同,大部分在10-30厘米之间。这样的青石块重量不菲,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全靠人工搬运和建筑,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由于古井规模较大,挖掘难度也相应增加。恰逢雨季,井内积满了雨水。考古专家只能用水泵将雨水抽出,而且速度必须快,否则井内的雨水会迅速增多,甚至漫出来。此外,井中还有许多石块和淤泥,遇到体形较大的石块,只能先将其敲碎然后运出去。

考古人员在井中挖掘文物

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们越来越觉得井底可能埋有文物。这口井非常深,且井内空间狭窄。考古队在尽可能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工作,终于在十二天后将井中的淤泥全部清理出去,将一些常年埋在井底的文物都捞了上来。

当看到保存较为完好的文物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么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专家清点,古井内出土的文物多达一百多件,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清代都有。

抽干水的智者寺古井

为了防止盗墓贼捣乱,考古队在开始挖掘后不久就在井口四周拉起了警戒线,并派人24小时看守。为了加快进度,考古人员几乎每天都是提前准备好食物和矿泉水充饥,此外还有十多个工人也一起来帮忙。

智者寺中的古井中出土的珍贵文物

这口古井中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包括金器、玉器、瓷器等。而且这些文物时间跨越较大,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发掘出四个朝代的文物的情况在考古史上十分罕见。因此,专家们对于这次文物的发现感到十分兴奋。

智者寺中的古井出土的宋代青瓷水滴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文物中,有一件国宝级的青瓷水滴尤为引人注目。它出自宋代龙泉窑,是难得一见的上等瓷器。宋朝是我国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而龙泉窑更是制造瓷器的佼佼者。因此,这件青瓷水滴自出土以来就备受瞩目,其价值不可估量。

如此珍贵的文物能够得以保存下来,多亏了当地有关部门对“流言”的重视。如果考古队晚到智者寺几天,或许这口保存完好的古井也会遭到盗墓贼的毒手。

智者寺在佛教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就经常有信奉佛教的人来这里供奉香火。寺庙兴盛,僧人众多,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人们取水大多靠井。

据专家检测,智者寺中的这口古井应该与寺庙修建的年代相差无几。只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口井逐渐被废弃了。据智者寺中的僧人说,他们在寺庙中多年,都不知道这里原来还有一口井。

千年古井深不见底,井壁都是用石块砌成的

翻阅史料后,专家猜测这口井很可能是一口官井,是由当时的官家打造出来的。因为古井底下都是砂质岩层,打造一口这样的井难度相当大,普通的老百姓在当时根本做不到。

种种迹象与推测,确实让金华当地老百姓关于古井中藏有太平天国遗宝的传说显得颇为引人入胜。尽管传说往往带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但很多时候,它们也并非完全无稽之谈,而是基于某些历史事实或遗迹的臆想与加工。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浩劫,其兴衰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农民起义的初衷、权力的争夺、将领的敛财,以及最终的失败,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谈资和猜测。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太平天国将领为逃命而埋藏宝物的传说,便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和想象空间。

然而,考古学的严谨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实物证据为依据。在智者寺古井的考古发掘中,虽然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但这些文物并不能直接证明与太平天国有关。因此,考古专家只能将这些文物定性为“窖藏”,这是基于文物埋藏方式、年代和出土环境等综合因素做出的科学判断。

“窖藏文物”是中国古代战乱时期的一种常见现象。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往往会将无法携带的珍宝埋藏在地下,待和平时期再回来取走。这种埋藏方式使得许多文物得以保存至今,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除却那些出土的珍贵文物,这口古井本身便是一处极为罕见的古迹。

负责挖掘这口古井的詹师傅透露,他们在井中意外发现了六根长度不一的旧钢管。由于长时间被埋藏在地下,这些钢管的表面已经布满了锈迹,估计至少在地里埋了三四十年之久。

经过专家们的仔细鉴别,这些钢管很可能是1960年前后,在智者寺周边修建水泥厂时遗留下的建筑垃圾。

詹师傅还介绍道,当地许多村民都知道智者寺附近有一口古井,但大家都只清楚个大概位置,从未有人真正找到过它的确切所在。

后来,考古队发掘出的古井位置,与村民们猜测的方位其实存在些许偏差。如果不是在施工过程中偶然发现,这口古井恐怕至今仍被深埋于地下,无人知晓。

文保所的负责人蒋金治也表示,早在五年前,就有村民前来文保所反映智者寺中有一口古井。当时,相关部门也曾派遣工作人员前往智者寺进行勘测。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古井上被厚厚的泥土和杂草覆盖,那一次勘测几乎没有任何收获。

智者寺古井中的文物发掘,不仅揭示了这口古井的历史价值,也让我们对古代窖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这次发掘过程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考古专家们在面对复杂的埋藏环境、有限的挖掘空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展现出了专业的素养和坚韧的毅力。

民国时期的智者寺

此外,智者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从唐朝的远近闻名,到宋代的修建扩建,再到民国时期的火灾破坏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复建,智者寺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而这口古井作为智者寺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古迹,更是成为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陆游《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碑刻

值得一提的是,智者寺还曾与著名诗人陆游结下不解之缘。陆游亲自撰写的《重修智者寺广福禅寺记》碑刻,不仅展示了他的书法才华,也为智者寺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然而,这块碑刻以及智者寺中的其他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变迁。

公元1636年秋天,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游学家徐霞客游行至此,发现了陆游亲自写的这幅碑刻,感到极为震惊,当即做出“碑楷牍行,俱有风致”的高度评价。

智者寺古井的考古发掘不仅是一次对文物的拯救和保护行动,也是一次对历史的探索和追寻过程。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窖藏文化、智者寺的历史沿革以及陆游等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无尽的灵感和启示。

智者寺中出土的文物残片

所有从古井中发掘出的文物,如今都被安置在博物馆内,得到了悉心的呵护与保存。而那些有所破损的文物,在专业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大都重焕新生,恢复了往日的风貌。

凝视这些文物,我们似乎能窥见智者寺曾经的辉煌岁月。

如今的智者寺,历经大规模的重修与扩建,以唐宋建筑风格为蓝本,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其在唐宋时期的繁荣景象。

新落成的智者寺占地广达三百亩,一踏入寺门,便会被那匠心独运的九龙壁和古韵悠长的洗心莲池所吸引。此外,还有那闻名遐迩的八功德水广场以及别具一格的三归桥,让众多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寺庙的核心区域,建有传统庙宇必备的大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阁等建筑,但这些几乎都是后来新建的。唯有那口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井,历经千余年风雨,始终陪伴在智者寺身旁。如今的智者寺,已焕然一新,重新找回了佛教圣地应有的宁静与庄严。

那些真假难辨的鬼神传闻,以及曾经引发热烈讨论的藏宝秘闻,都随着时间的洪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考古现场在线
直击国内考古一线现场,与您分享考古发现,探索历史文化。了解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物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