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工地挖出一件青铜甗!年代应为春秋战国时期!

百科   2025-01-04 15:58   福建  

12月2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沙铺镇源头村的一处繁忙的工地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当地村民在驾驶挖掘机进行作业时,意外地发掘出了一件疑似古代青铜器物的神秘物品。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当地村民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当日下午3时左右,阳光正好,源头村一位阮姓村民正在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地紧张地工作着。在挖掘过程中,他的挖掘机突然触碰到了一件埋藏于地下的器物。这件器物在泥土的掩埋下已历经千年,如今终于重见天日。阮姓村民见状,立即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仔细端详起这件意外的发现。

他随即通知了村党支部书记阮班利,阮班利在接到消息后,迅速指示村民将这件器物小心翼翼地送至其家中,并妥善保管起来。同时,阮班利也意识到这件器物可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于是立即向镇政府领导报告了这一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前来鉴定和处理。

“我初步判断这是一件铜器,因为表面有明显的铜锈痕迹。”阮班利在描述这件器物时说道,“但具体是不是青铜器,又属于哪个年代,我就不清楚了。”他补充说,这件器物直径约为30厘米,整体造型古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得知消息后,通山县文化旅游局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迅速前往阮班利家中查看这件器物。他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初步鉴定,确认这是一件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青铜甗。青铜甗作为一种古代厨具和礼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工作人员在确认其身份后,随即将其带走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研究。

据通山县文化旅游局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详细介绍,这件青铜甗虽然一只耳朵有所损坏,但整体保存状况仍然相当良好。甚至与通山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青铜甗相比,这件新发现的青铜甗还要更加完整。目前,这件珍贵文物已被妥善保存在通山县博物馆内,等待着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前来研究和欣赏。

然而,由于施工导致文物出土地点的原始地貌遭到了破坏,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件青铜甗是出自古代墓葬还是遗址。不过,通山地区以往也曾发现过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其中就包括青铜甗。这一发现无疑为通山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

甗作为一种古代文物,最初是烹饪用的厨具,后来在商至汉代期间逐渐演变为礼器,广为流传。其造型独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盛放食物的甑,甑底设有穿孔的箅子以便蒸汽通过;下部为煮水的鬲,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则多用兽面纹装饰,显得庄重而神秘。

到了西周时期,甗的形制在沿袭商代的基础上,出现了附耳等新样式。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且在下半部也加附耳,使得使用更加便捷。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甗的器身逐渐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使用花纹装饰,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简洁美。从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甗多为甗鬲合体,而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这一变化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通山县,坐落于湖北省咸宁市,其历史渊源深远,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为楚国的领地。

秦朝时期,通山县被划入南郡的管辖范围。

到了汉代,它则隶属于江夏郡下的下雉县。

三国时期,随着政局的变迁,通山县成为了吴国武昌郡阳新县的一部分。

隋朝时,阳新县被更名为永兴县,通山随之归属永兴。

唐代,通山县又隶属于鄂州的永兴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南唐(此时遵循北宋的年号)首次设立了通山县,县名取自城内的通羊镇和青山镇各一字,以通羊镇作为县治所在地,隶属于鄂州。开宝八年(975年),通山县划归江南道。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又隶属于荆湖北路的永兴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则转属江南西道的兴国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通山县曾一度降为羊山镇,但不久之后又恢复了县的建制。崇宁元年(1102年),它再次隶属于江西路的兴国军。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通山县又一次降为镇,但第二年便恢复了县的地位。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通山县归属江淮行省的蕲黄道。至元十九年(1282年),又转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年),则隶属于湖广省的兴国路。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通山县成为兴国府的一部分。洪武九年(1376年),又改隶于武昌府的兴国州。

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通山县最终归属于武昌府。

考古现场在线
直击国内考古一线现场,与您分享考古发现,探索历史文化。了解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物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