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彼时商王盘庚将国都迁至此地,直至商朝终结。在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安阳相继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多个朝代的国都,因此被誉为“七朝古都”。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晚期,寓意着“安宁繁荣,宜居之地”。此外,这里还是甲骨文的发掘地,甲骨文作为中华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对于探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时间回溯至1939年的深秋,河南安阳侯家庄迎来了一位行踪神秘的富豪。他身着朴素,举止低调,不似寻常富豪那般张扬,一进村便径直走向了村里最穷困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院落简陋,土墙斑驳,显得格外寒酸。富豪二话不说,直接甩手扔下一张20万大洋的存单,那存单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户主吴希增看到这一幕,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楠楠(此处应为口语化的“喃喃”,表示自言自语)地问道:“你要干嘛?!”
富豪倒是直率得很,他指了指院子中灶台大小的那块秃地,语气坚定地说:“我就要这下面的东西,你今晚把它切割成10块,明晚给我送过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此刻,整个屋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住了,时间也似乎在这一刻停滞。吴希增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有些开心的样子,但那只是短暂的、下意识的反应。他脑门上止不住落下的汗珠,却在告诉旁人,他的内心其实格外紧张,甚至有些惶恐。直到屋外传来“汪汪”两声犬吠,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吴希增才猛地缓过神来。他借口金额过大,要与家人商量,婉拒了今日的交易。但同时又承诺富豪,两天后会给出明确的回话。紧接着,不由对方分说,便做出了送客的手势。
富豪前脚踏出院子,妻子后脚就从内堂跳了出来,劈头盖脸地对吴希增一顿谩骂。她责怪他为何轻易放过这到手的巨款,难道不知道家里正缺钱吗?但吴希增听完却显得波澜不惊,他只是淡淡地回了句:“懂个啥,不能轻易卖给他,咱们要查查。”
查什么?妻子一脸疑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现钱就摆在桌上,哪还有功夫查这查那的。但当她听完吴希增的理由时,她也瞬间沉默了。
要讲清楚这个理由,还得从两天前说起。吴希增,这个普通的农民,因为家里穷,只能从村中的远亲吴培文那里租地种。那天,他正挥汗如雨地干着活,一锹子下去,竟然铲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全部挖出后,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青铜鼎,足有灶台高、柴锅宽。顿时,吴希增就陷入了狂喜之中,他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
年轻时的吴培文
与现代不同,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地里挖出的单件器物,都归发现人所有;如果土地不是自己的,那么东西就和地主对半分。吴希增是个老实人,他明白这个青铜鼎不应私吞,于是便找到吴培文交代实情,商量着如何变现。
当青铜鼎摆在二人面前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俩人谁都没读过书,上面的字也不认识,怎么判断它的价值呢?到时候买主问到朝代、来源,他们必然是答不上来的。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吴培文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提议将消息散播出去,等着有缘人自己上门。别人货比三家,他们就货比三个买家。这样不仅可以价优者得,还能大致猜出宝物的价格。
不得不说,二人的执行力还是极强的。没几天的功夫,消息就传到了古董商肖寅卿的耳中。他敏锐地发觉,这是个罕见的宝物,于是便带着大量资金前来,想快刀斩乱麻,一次性将其拿下。
然而,肖寅卿这20万大洋的手笔,着实惊到了吴希增。他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心里不禁生出了疑虑。他主要有两方面的担忧:其一,自己从来没见过存单,能不能拿它换出钱来,完全不清楚;其二,别人都要器物完整无缺,可此人却要求将青铜鼎分割成十块,这实在令人费解。于是,他推脱了交易,决定再好好想想。
吴培文听完他的解释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俩人放弃了这次交易,将青铜鼎又挪了个窝藏了起来,想要过些时日再看如何处理。
可不巧的是,当时正处在日军侵华时期。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垂涎三尺,想方设法要得到这件宝物。此前便找理由前来“参观”,吴希增心里明白,宝物绝不能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他装作一问三不知,与日本人周旋。
日军在吴家好一顿搜索,翻箱倒柜、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青铜鼎的蛛丝马迹。最后只好悻悻而归。此时吴培文提醒吴希增,这些人迟早还会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可就生死难料了。于是俩人约定当晚就打包行李,带着家人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直到抗战胜利再回到本村。
这一躲就是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二吴始终守护着青铜鼎的秘密,从未敢有丝毫懈怠。直到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他们才回到故土,将青铜鼎重新挖掘出来,并毅然决然地上交给了国家。
1946年夏,安阳政府某陈姓参议闻知司母戊鼎藏在吴家的消息后,立即找到吴培文。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他和村民把文物交给安阳政府。村民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同意了。
蒋介石与司母戊鼎合影
于是安阳县长姚法圃、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陈子明等一行人带着警察,来到吴家大院。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出司母戊鼎,运回县城,后移送中央博物院(即今南京博物院)妥善保管。
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时,企图把司母戊鼎运往台湾。然而由于大鼎太重,在慌乱之中被遗弃在南京飞机场。解放军在南京机场发现了这件国宝级的文物,立即将其移送至南京博物院珍藏。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成开放。司母戊鼎作为镇馆之宝被调运至北京,此后一直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供世人瞻仰。
经过专家们的仔细鉴定和研究,他们发现器物上铸有“司母戊”三个铭文。于是便将她命名为“司母戊大方鼎”。在商代,“司”是掌管的意思,代表着祭祀;“母”则是母亲的意思;“戊”是一个人名。所以“司母戊”也可以理解为“纪念戊的母亲”。
据考证,“戊”是商朝中兴之王武丁的妻子妇妌,距今已经有3200多年的历史了。铸造这口大鼎的人,则是她的儿子祖甲。为了纪念和缅怀自己的母亲,祖甲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铸造了这口举世无双的大鼎。
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鼎口长110厘米、宽79厘米、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它以当时先进的坩埚溶铜法制造而成,至少需要三百名工匠和七八十口坩埚才能完成。其制作难度之高、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也足见祖甲对母亲的思念之深、之情之切。
当然,“鼎”作为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从商代沿用至汉代,历经千年而不衰。许多拥有重要身份和地位的人都会拥有一尊属于自己的鼎,以彰显其尊贵和威严。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沿用这样的礼仪制度了,但我们依然在生活中延伸着“鼎”的内涵和寓意。
比如“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就形象地表达了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诚信品质;“问鼎中原”则寓意着争夺天下、称霸一方的雄心壮志。这些词汇至今仍然在我们的语言中流传着、使用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也许时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已经尘封了3200年前的记忆和故事,但司母戊鼎却像一个永恒的见证者一样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单纯思念和深厚情感永远地留在了世间。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份无价的情感传承和文化瑰宝。
商后母戊鼎,亦称作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后期(大约在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之间)的杰出铸造作品。1939年,这件瑰宝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重见天日,现今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之中。
商后母戊鼎巍峨壮观,高达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达832.84千克。其造型独特,立耳厚重,折沿设计,腹部呈现长方形,稳稳地屹立于四根柱足之上。鼎的四角、上下缘中部以及足上部,均巧妙地装饰有扉棱,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这件鼎的器身与四足为一次性整体铸造而成,而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行装范浇铸而成,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商后母戊鼎不仅形制巨大、雄伟庄严,而且其四周铸有精美的盘龙纹和饕餮纹,使得整件文物更显威武凝重。足上铸有的蝉纹,线条清晰,栩栩如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铭文,字体笔势雄健有力,形体丰满圆润,笔划起止间多显峰露芒,间或运用肥笔技法,更显古朴典雅。
商后母戊鼎不仅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而且其铸造过程充分展示了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的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和分工细致,堪称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纳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