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每月一览“妇研前线-月度文献精粹”翩然而至。本期逸仙妇瘤联合默沙东医学部妇科肿瘤团队从顶级期刊及妇瘤相关杂志为您精选最新发表的热点文章(附全文链接),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带您一览文章精髓,欢迎各位老师定期关注!
01- 免疫治疗:卵巢癌免疫表型的针对性疗法
(September 2024,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IF=81.1,Review)
本篇综述总结了卵巢癌中应用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结果,建议对卵巢癌进行基于CD8+ T细胞免疫表型分类,与遗传数据相结合,有助于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包括过继细胞治疗和新型免疫治疗组合。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1-024-00937-4
02-卵巢癌转移的深层机制
(September 2024,CANCER CELL,IF=48.8,Review)
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通过肿瘤细胞直接脱落到腹腔被动转移,但临床观察提示其转移模式复杂,存在多种转移途径。本综述提供了支持包括腹膜、血行、淋巴和神经相关等各种转移途径的关键且更全面的观点。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abstract/S1535-6108(24)00315-5?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535610824003155%3Fshowall%3Dtrue
03-INOVA研究: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或持续性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
(September 2024,LANCET ONCOLOGY,IF=41.6,Research)
此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II期研究,共纳入37例既往至少接受一个周期含铂化疗的复发或持续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至少一个周期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研究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结果显示,15例(40.5%)例患者客观缓解,其中5例(14%)为完全缓解,10例(27%)为部分缓解。3例(7%)患者发生了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未观察到>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两例(5%)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4)00437-6/abstract
04- Bintravusp-alfa治疗含铂化疗失败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September 2024,JAMA Oncology,IF=22.5,Research)
Bintravusp alfa是一种新型PD-L1和TGF-β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此项II期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3例含铂化疗失败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客观缓解率高于15%的主要终点,独立审查委员会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21.9%。在缓解患者中,19例 (59.4%)的持续缓解时间达到6 个月及以上。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贫血(17.1%)、皮疹(14.4%)、甲状腺功能减退(10.3%)和瘙痒(10.3%)。特别关注的全因不良事件包括贫血(56.2%)、出血事件(55.5%)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33.6%)。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821597#google_vignette
06- 血浆cfDNA浓度和片段组预测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应答
(September 2024,ADVANCED SCIENCE,IF=14.3,Research)
研究纳入84例宫颈癌患者的285份血浆游离DNA(cfDNA)样本,旨在评估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中cfDNA浓度及片段组学特征的临床意义。NACT应答较差的患者对比应答良好的患者,在初始治疗周期后cfDNA水平明显升高。在具有不同NACT应答的患者之间,观察到初始血浆中cfDNA的不同的末端基序特征和启动子覆盖率。而DNASE1L3分析进一步证明了cfDNA特征与化疗耐药性之间的内在相关性。cfDNA和基序比率在预测无应答者和应答者方面显示良好的判别能力(曲线下面积,AUC>0.8)。此外,启动子周围的转录起始位点(TSS)覆盖范围可以识别与化疗耐药性相关生物过程的改变,并反映出预测化疗应答的潜在价值。研究表明,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可以优化治疗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治疗,并有助于为宫颈癌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319610/
07- 早期宫颈癌单纯子宫切除术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生存比较
(September 2024,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F=5.7,Research)
此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国家癌症数据库2010-2019年期间4167例诊断为≤2cm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IA1期伴淋巴脉管间隙侵犯-IIA1期),其中2637例(63.3%)患者接受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分期,1530例(36.7%)患者接受了单纯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分期。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529例患者,两组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HR 1.25,P=0.17),5年OS率分别为95%和97%。根据组织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肿瘤大小和手术入路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两组不同子宫切除术类型的总生存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30天再入院率(4.6% vs. 4.2%,P=0.73)、30天死亡率(0.1% vs. 0%,P=0.14)或90天死亡率(0.1% vs. 0.1%,P=0.93)也无显著性差异。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journals.lww.com/greenjournal/abstract/9900/survival_after_simple_compared_with_radical.1156.aspx
08- KGOG1047/DEBULK研究:IIICr期宫颈癌进行转移性淋巴结肿瘤细胞减灭术的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方案)
(September 2024,Journal of Gynecologic Oncology,IF=3.4,Research)
此研究是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纳入伴有较大体积或多发淋巴结的宫颈癌转移患者(包括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短轴直径≥2 cm,或≥3枚短轴直径≥1 cm且计划同步放化疗的患者)。1:1比例随机分配为:仅接受CCRT(对照组)或在CCRT前对巨大或多发淋巴结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研究组)。研究旨在评估同步放化疗(CCRT)前对较大体积或多发淋巴结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否能提高影像学诊断为IIICr宫颈癌患者的存活率。CCRT包括延伸野外照射放疗/盆腔放疗、近距离放疗和淋巴结增强,以及每周4-6次静脉注射顺铂(40mg/m²)。主要终点为3年无进展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3年总生存率、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较大体积或多发淋巴结放射学诊断的准确性。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ejgo.org/DOIx.php?id=10.3802/jgo.2024.35.e57
09- 子宫内膜癌相关临床研究:来自妇科肿瘤国际小组(GCIG)的专家共识
(September 2024,LANCET ONCOLOGY,IF=41.6,Guideline)
2023年11月2-3日,GCIG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共识会议(ECCC)在韩国举行,旨在为未来子宫内膜癌相关临床研究制定共识声明,以达成研究设计、患者筛选、未满足临床需求等重要问题的统一。所有33个GCIG成员均参与了四个主题组中18项建议的制定、完善和定稿,这些建议涉及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转移和复发性疾病的治疗、罕见子宫内膜癌亚型和特定情况下的研究设计,以及欠发达地区进行研究的策略,确定了八项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4)00192-X/abstract
1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辅助治疗错配修复缺陷型子宫内膜癌的I期研究
(September 2024,Nature Communications,IF=14.7,Research)
此研究为研究者发起的I期研究(NCT04262089),共纳入10例计划进行初始手术的任何级别MMRd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确诊后和标准切除术前,患者接受两个周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新辅助治疗,术后必要时可辅助放疗。在5/10例患者中观察到病理缓解(主要终点),其中2例患者表现出明显病理缓解。没有患者达到完全病理缓解。在3/10例患者中观察到部分放射学缓解(次要终点),5/10例患者的疾病稳定,2/10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无法评估。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严重毒性反应(探索性终点)。对局部区域和全身免疫应答的深入分析(预先设定的探索性目的)表明,单克隆T细胞扩增与治疗应答显著相关。肿瘤引流淋巴结与肿瘤内T细胞扩增显示克隆重叠。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2098-8
11-子宫内膜癌患者体重指数和肥胖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应答的影响
(September 2024,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3.3,Research)
此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5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评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PFS与OS,并根据BMI、体脂分布和分子特征进行PFS与OS分析,根据BMI状态评估了ICI治疗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正常BMI患者相比,超重和肥胖患者在接受ICI治疗后PFS和OS显著延长。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证实了超重和肥胖是PFS和OS改善的独立相关因素。内脏脂肪组织(VAT)比例升高是改善PFS的强独立预测因素。肥胖与OS/PFS之间的相关性在拷贝数高/TP53异常(CN-H/TP53abn)子宫内膜癌分子亚型中尤为显著。但是,肥胖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BMI患者。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80516
12- 揭示子宫内膜癌亚型分子景观的多组学分析
(September 202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IF=12.5,Research)
研究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研究血浆代谢物和蛋白质对不同亚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样和非子宫内膜样)风险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通路分析、转录组分析和网络分析来阐明不同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发病机制背后的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研究确定了血浆代谢物与子宫内膜样亚型的66种因果关系,血浆蛋白与子宫内膜样亚型的132种因果关系。此外,还观察到血浆代谢物与非子宫内膜样亚型的40种因果关系和血浆蛋白与非子宫内膜样亚型的125种因果关系。在代谢物和蛋白质水平上,子宫内膜样和非子宫内膜样组织学亚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确定了子宫内膜样亚型的7种重叠蛋白(RGMA、NRXN2、EVA1C、SLC14A1、SLC6A14、SCUBE1、FGF8)和非子宫内膜样亚型的6种重叠蛋白(IL32, GRB7, L1CAM, CCL25, GGT2, PSG5),并对上述蛋白和代谢产物进行了网络分析。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样和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在代谢物和蛋白质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为可能影响未来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journals.lww.com/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fulltext/2024/09000/unravelling_the_molecular_landscape_of_endometrial.9.aspx
13- cfDNA和ctDNA在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风险分层和疾病随访中的作用
(September 2024,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1.4,Research)
研究收集了198例子宫内膜内膜癌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血浆样本和子宫吸出物(UA),使用靶向测序确定UA的遗传景观。研究旨在确定cfDNA/ctDNA监测在改善局部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临床管理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基线时cfDNA高水平和ctDNA可检出与较差的无病生存期(DFS,P<0.0001,HR 9.25)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P<0.0001,HR 11.20)相关。当根据组织病理学危险因素对肿瘤进行分层时,仍然具有临床意义。cfDNA/ctDNA分析可以区分术后早期复发患者,ctDNA动力学评估有助于在出现任何临床证据之前识别复发患者。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24-03158-w
14- PROME研究:从组织学和分子特征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前瞻性研究
(September 202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IF=4.1,Research)
此项前瞻性研究连续招募了患有明显早期子宫内膜癌(FIGO 2019 I期),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患者,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特征预测淋巴结是否阳性。研究最终纳入178例(84.8%)子宫内膜样和32例非子宫内膜样(15.2%)子宫内膜癌患者。结果显示,41例(19.5%)检测到阳性淋巴结。分子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无关(POLE突变,OR 1.03,P=0.969;p53异常,OR 0.788,P=0.602;MMRd/MSI-H,OR 1.14,P=0.733)。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深层子宫肌层浸润(OR 3.318,p=0.009)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OR 6.584,p<0.001)与阳性淋巴结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分子分类对于指导明显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似乎没有帮助。
查看原文请点击链接:
https://ijgc.bmj.com/content/34/9/1366.long
编辑:李惠
审核:林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