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此分析,未来优质大额存单产品只会更加稀缺。“最近两年能明显感觉到前来咨询大额存单的客户在变多,相对应的是大额存单发售在不断收紧,我们都是按照上面分配下来的额度进行发放,有时连自己人都抢不到。”北京某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基于此形势,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黄牛盯上大额存单,目前没人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眼下,试图从黄牛手里获取高息大额存单的人,或将付出冒险成本。“大额存单代抢行为可能涉嫌违规,因为它可能违反了银行的销售规定和金融监管政策。”柏文喜指出,尤其当投资者需要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给黄牛时,不可避免将涉及个人信息泄露、资金安全风险以及身份被冒用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应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同时优化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的量价水平 。”柏文喜称。显然,对于银行来讲,这需要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而当察觉到无法满足客户对大额存单产品的需求时,银行业务员的一个集体转向,是向客户推销保险产品。上述北京网点的银行工作人员称,“增额终身寿险是近期卖得比较好的一款保险产品。针对拥有中长期资金的客户,我们都推荐该储蓄型保险,尽早锁定收益率。”在网上,有个关于增额寿险的流行计算公式,假如一个人35岁,有100万本金,存30年直到65岁退休。如果存银行,按照五年期整存整取1.8%的挂牌利率,不考虑未来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单利计算本息合计154元。但如果换为利率3%的增额寿,复利计算本息合计242万元。算下来100万的本金30年后最后相差88万。“监管已明确3%定价保险产品会在8月31日下线,目前存续产品额度更有可能根本无法供应到最后,在此提示您,切莫错过最后的配置机会。”多位银行业务员在朋友圈中反复制造焦虑,敦促投资者购买。但有金融人士指出,增额寿险并非十全十美,最明显的产品劣势是前期灵活性较差,较长封闭期内退保会造成资金损失,这对投保人的耐心和资金实力提出考验。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建议,储户购买保险前,首先要仔细了解保险的险种以及合同细则,注意其利率构成,持有周期等;其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投保比例。毕竟,保险理财只是居民个人财产配置的补充。总体而言,“投资者可以投资的产品有限,大额存单的替代效应较弱。”屈放给出如是结论。柏文喜则表示,无论是买大额存单还是其他金融产品,投资者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向不明身份的中介提供敏感信息,并选择正规渠道进行交易,同时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实现资产多元化以降低风险 。--- End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财经天下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