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界lululemon,“拿捏”中产

文摘   2024-08-28 17:02   宁夏  

中产的消费力真是惊人,继lululemon、萨洛蒙、始祖鸟后,又一个品牌被他们买爆了。昂跑这个历史不长、体量不大的新锐玩家,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速惊人,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今年以来股价涨幅遥遥领先于同行,市值也冲到了1000亿元以上。

作者 | 林木
编辑 | 吴跃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市值一年上涨70%

中产这几年穿火了很多品牌,lululemon算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个,一条瑜伽裤售价500元到千元不等,买的人依然趋之若鹜。萨洛蒙的鞋也榜上有名,一双售价近千元,抢着付款的人不在少数。还有售价几千元的拉夫劳伦和始祖鸟的外套,都是中产的心头爱。

在各种“中产三件套”火爆出圈下,一些讲究标新立异的中产,将目光瞄向了新品牌。这股风潮下,瑞士运动品牌昂跑成了幸运儿,过去四年来收入增速一直在46%以上,业绩屡创新高,再度证明了中产的“造富能力”。
提起昂跑,很多中国消费者可能并不熟悉。这个2010年成立于瑞士的品牌,2018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走的是高定价、口碑传播的路子,一双鞋千元起步。有关注营销的博主在小红书上发笔记说,昂跑卖的不是跑鞋,是中产的认同感,收获了上千个点赞。
“中产本质上需要的不是一双极限的跑鞋,而是一个可以区隔身份的符号。”上述博主称。对中产来说,产品质量好点、价格贵点没事,重要的是品牌不能烂大街。
图源/小红书截图
近两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昂跑成功跻身“新中产三件套”,其镂空鞋底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特色,“上O下N”的Logo也越来越有辨识度。
“虽然小贵,但不光好搭,还耐穿。”黎璟三年前花900元买了双昂跑后,就爱上了这个牌子。日常穿搭或在跑步机上跑步都穿着这双鞋,至今还没坏。
日常也爱穿lululemon的黎璟说,最初她看别人穿时,觉得昂跑这个牌子好丑,后来偶然逛街去试了一下,发现很舒服,就买了下来。
高宇也入手了昂跑的跑鞋,他主要是喜欢代言人网球天王费德勒,他至今已经买了好几双,分别送给了父母和女友。
在网上,昂跑口碑两极分化,爱的人是真爱,也有人觉得昂跑质量差,是智商税。但这些,都并不影响昂跑赚钱。
不久前,昂跑披露了“创新高”的2024年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27.8%至5.68亿瑞士法郎(约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大增834.3%,达到3080万瑞士法郎(约2.59亿元人民币)。整个上半年,昂跑营收达10.76亿瑞士法郎(约89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前年全年的体量,同比增长24.4%,净利润为1.22亿瑞士法郎(约10.2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全年赚的都要多,同比增长156.5%。
从体量上看,昂跑还没法和耐克、阿迪达斯,甚至安踏、李宁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安踏营收337.4亿元,是昂跑的3.8倍,李宁营收也有143.5亿元,是昂跑的1.6倍。而老大哥耐克、阿迪达斯,光单季营收就比昂跑全年的营收要高。
但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不长、体量不大的新锐玩家,正在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贴满了诸如“下一个lululemon”“跑鞋界lululemon”“运动领域新贵”等标签。
截至8月26日收盘,昂跑每股报收45.9美元,上涨2.98%,总市值为146.94亿美元(约为1047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昂跑的资本盛宴是这两年才开启的。2022年昂跑股价尚处跌势,去年股价便累计上涨了超57%,而今年以来,其股价又涨了超70%。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昂跑总市值一共增加了90亿美元,占总市值的六成以上。
特别是从今年的股价涨幅上看,不管是安踏、李宁,还是耐克、阿迪达斯以及lululemon,与昂跑相比均逊色不少。
截至8月27日,安踏、李宁、耐克、lululemon的股价均处于缩水状态,其中lululemon跌了近50%。而唯一上涨的阿迪达斯,股价也只涨了20%,远不及昂跑。

全方位“拿捏”中产

凭什么是昂跑?在耐克业绩承压、阿迪达斯抓紧“收复失地”的当下,昂跑的高增速更让人好奇。

95后张濛最近刚发工资,就花1175元入手了一双昂跑Cloud X3。“耐克穿腻了,再加上有跑步需求,听说昂跑回弹效果确实可以。”张濛告诉《财经天下》。某种程度上,这构成了昂跑势头不错的大背景。
一方面,以耐克、阿迪达斯为代表的传统运动品牌,已经占据消费者视野太久了,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跑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昂跑刚好跟着受益。
但抛开外因不谈,昂跑能在“跑步热”“户外热”中分得一大块蛋糕,也与其“自身硬”有关。
“昂跑赚的一直是中产的钱。之前主要靠讲‘来自瑞士’‘创始人是世界冠军’的故事,近两年是围绕中产的生活方式做文章,丰富了网球、越野跑这些中产运动产品,相当于把场景和品牌串联起来了。”在运动鞋服行业从业10多年,对昂跑长期关注的林晨告诉《财经天下》。
如今梳理昂跑的过往14年,仿佛一部中产用户掘金史。
2010年,拿过三次世界冠军的瑞士铁人三项运动员奥利维尔·伯恩哈德,因为对市面上的跑鞋都不满意,决心自己创业,做一款缓震、舒适、纤细的跑鞋。同年,昂跑推出专利缓震技术CloudTec,逐渐打开了跑鞋市场。
伯恩哈德曾公开表示,因为昂跑来自瑞士,让人天然和“品质好”“价格高”等关键词挂钩。这就意味着,昂跑只能“往上走”,做一个高定价的品牌。也有从业者事后复盘,要避开和耐克等巨头在过多价位段和消费者类型方面竞争,昂跑只能切入中高端消费者,然后通过产品、营销、服务来持续锁定并扩大核心客群。

事实上,昂跑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为了树立高端形象,昂跑不厌其烦地向外界讲述其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创始人曾是世界冠军的故事。为了看起来高端,主营跑鞋的昂跑,甚至找来网球天王费德勒入伙,让其参与产品设计、品牌运营。
“昂跑看中的,是费德勒身上的两大标签——网球、品质感。至于费德勒喜不喜欢跑步,会不会穿昂跑的鞋跑步,都不重要。”林晨向《财经天下》坦言。
昂跑的高端战略还不止于此。外界复盘lululemon经验的几个关键词——产品语言、私域、社群,也都能原封不动复用在昂跑身上。
林晨透露,不同于其他品牌突出功能感,“看起来就能让人跑得更快”,昂跑在设计上相对简洁,弱化了功能感,反倒增加了些商务感。“有点像lululemon,能从办公室穿着去健身房。”
再加上品牌“上O下N”的Logo,抢眼的鞋底镂空设计,瞥一眼就知道是昂跑。有人形容其为,“一个不需要了解产品线,就知道售价过千元”的品牌。也有人试图给昂跑画像:其拥趸,是一群“运动、休闲、商务场景随机切换”“不想花太多钱追求性能,但又想被‘一眼看出有钱’”的人。
产品运营方面,据长期关注昂跑的从业者冯程观察,昂跑刚进入中国市场,在广告制作上侧重图文端,而非视频;人群触达方式上,则是倾向于以私域流量传播为主,为的都是更好呈现产品适用场景,保持品牌调性。
社群方面,有接近昂跑的人士向《财经天下》透露,尽管如今各大品牌都在做社群,但大多都选择外包,或者和跑团合作,“昂跑是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做”。
据其介绍,昂跑做社群,为的是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附加价值。“昂跑的产品在外观、性能和设计上都有一定的区分度,品牌希望通过社群活动,在其中植入匹配的运动场景,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品牌并尝试产品。”
“总的来说,昂跑定位中产是极其准确的,也一直在赚这部分人的钱。如今除了身份标识,昂跑还在围绕这群人的生活方式做文章。”多位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坦言。这也构成了昂跑业绩屡创新高的主线,“用户净值高就是好”。

下一个lululemon?

行业新手挑战强势巨头的故事,总是格外吸引眼球。

昂跑强势崛起的背后,既有自身努力使然,也仰仗巨头的偶尔失利。业内普遍认为,昂跑刚起势那会儿,恰好赶上耐克、阿迪达斯们的爆品空窗期。再加上巨头们加大了DTC转型(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销售模式),“伤害”了经销商,也给昂跑增加了曝光机会。
如今,不光是业绩接连创新高,昂跑也成功拓展了一部分新客群。这部分用户,不少人之前穿的是耐克、阿迪达斯等价位在500元到1500元的鞋款。
刘明算是较早接触昂跑的用户之一。五六年前,昂跑刚进入中国市场,他就被朋友圈广告触达过。据刘明观察,昂跑早年间的受众年龄大多在30岁到45岁之间,以男性和一、二线中产为主,大家普遍有轻量级运动习惯,看重设计和品质感。
品牌发展至今,又吸收了不少新鲜血液。上述接近昂跑的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如今的昂跑受众群有两点显著变化:一是逐渐年轻化,二是女性消费者明显在变多。此外,随着昂跑的产品线逐渐丰富,“精英跑者也在明显增多”。
接下来,摆在昂跑面前的问题是:能否继续增长,复刻当年lululemon的辉煌?
在运动鞋服领域,lululemon仿佛一个标志。凭借一条售价近千元的瑜伽裤,lululemon一路高歌猛进,在耐克、阿迪达斯的双雄格局里撕开一道口子,成立14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之后市值一度超过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对比看昂跑,尽管其产品涵盖鞋履、服装、配饰,但超过95%的营收来自鞋履。相当于,昂跑凭借一双双售价上千元的鞋,成立11年便登陆资本市场,第12年营收就突破10亿美元大关,比lululemon用时还要短2年。
“目前在运动鞋服领域,和昂跑直接竞争的品牌不多。耐克、阿迪达斯不单独做中产生意,凯乐石在目标客群、价位段上和昂跑有重合,但更垂直户外,属于针对的是同类人群的不同场景。”林晨告诉《财经天下》。
但鉴于昂跑和lululemon的“来时路”颇为类似,不少人也担心,如今lululemon调性减弱,对核心客群吸引力降低的故事,未来也会发生在昂跑身上。就连昂跑也在招股书中写道,随着品牌变得更加普及,可能会削弱其相对新颖和稀缺所带来的吸引力。
暂不论“远虑”,昂跑最新的财报,呈现的也是喜忧参半的两面。
喜的一面是,昂跑不仅卖得多,还赚钱。在巨头们为掘金中国市场而苦恼的当下,昂跑不仅在中国“乘风破浪”,还点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为“增长引擎”。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二季度,昂跑的毛利率达到历史新高的59.9%,此前也大多在55%到59%之间徘徊。作为对比,安踏、lululemon、阿迪达斯、李宁、耐克最新披露的毛利率分别为64.1%、57.7%、50.8%、50.4%和44.7%。
而昂跑毛利率之所以能维持在高位,主要靠卖得贵,还不怎么打折。昂跑在财报中直言,公司不打折按照原价销售的产品所占比例在持续增高。
此外,在中国市场,尽管昂跑2018年才正式进入,2019年12月开出第一家线下门店,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3年底,昂跑在全球共开设32家直营门店,其中22家位于中国。2024年以来,又有至少9家门店在中国开业。反映在财报数据中,2024年二季度,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营收占比同比增长73.7%,增速位列所有区域之首。
忧的一面则是,为了拉高业绩,也为了应对巨头们的反扑压力,昂跑的营销开支进一步增加。2024年二季度,其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6.6%,占销售额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11.6%增至12.4%。截至2024年6月底,其库存同比增长12.6%。而库存、营销费用问题,此前也是市场最替昂跑忧心的两个方面。
(文中黎璟、高宇、张濛、林晨、冯程、刘明为化名)

--- End ---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财经天下杂志公众号


财经天下杂志
《财经天下》周刊,不只是一本杂志,我们负责提供有品质的深度财经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