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祝大家中秋快乐。
你介绍一本关于中秋历史的书。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春节是为了庆祝一年的开始,其实,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庆祝新年的习俗,中国人要吃饺子、年糕;西班牙人过自己的新年要吃葡萄;丹麦人会摔盘子;厄瓜多尔人要烧稻草人。
可见,在新一年到来之际,辞旧迎新,是所有人的共识。
唯独中国人发明了“中秋节”。仔细想,这个节日过得略显奇怪。农历八月十五,既不是一年的首尾,也不是一年的正中。
中国人为什么要在这一天过节呢?
这本《中秋节》,将为你全方位介绍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
本书作者黄涛是温州大学教授,也是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是国内研究传统节日的专家。
作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演变:
远古时期的人们崇拜月亮只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
随着政权出现,祭祀月亮成为一种特权,是地位的象征。
到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正式诞生。
不过,团圆成为核心主题,月饼成为标志,这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除了介绍中秋节,作者还特别讨论民间文化。
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
民间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初始阶段;
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
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中秋节是中国人心中最特别的“意义账户”,几千年来中国人把许多的意义存储进这个账户里。
最初,古人崇拜月亮只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
后来,祭祀月亮成为特权。到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出现。
而中秋节成为全民节日,是六百多年前明代的事情。
这时,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月饼成为标志性符号,在这个意义基本盘上,全国各地生长出各具特色的习俗。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的代表,关于什么是传统节日
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他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
……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
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的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归属感。
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往期旅记:
地铁1号线外环路站,附近有一大片绿洲和一个美术馆(上海闵行游)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莘庄站:闵行图书馆&莘城中央公园(上海闵行游)
地铁探索苏州之11号线:
地铁探索苏州11号线玉山广场站:亭林园。纪念大儒顾炎武之地。
结缘微信
教育/读书/旅行
点个在看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