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一本书,可以给很多人信心,包括我自己,一个年过四十,没有大成就的初级中年男。
书名是《大器晚成》。
核心的观点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人都是大器,皆可成器。且有理直气壮的科学依据。
这本书的作者,是《福布斯》杂志的发行人,叫里奇·卡尔加德。从某种程度上看,他可能是全世界,最适合研究大器晚成这个话题的人之一。
因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到不同的,评价人才的标准,然后推出五花八门的排行榜。
换句话说,不管是现代社会对年少成名这件事的痴迷,还是我们对大器晚成这件事的误解,作者都有非常扎实的体感。
作者认为,大器晚成这件事,最重要的一个信心,来自脑科学的发现。过去我们都觉得,越年轻,脑子越好使。
但是,已经有越来越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能力,其实并不是像一个球一样,均匀的膨胀,从出生膨胀到20岁,然后就逐渐撒气。
大脑能力的发展,其实更像是一场赛跑。这个阶段你领先,下个阶段我领先。每个阶段,都会此消彼长,有的能力减退,有的能力变强。
换句话说,没有哪个年龄段,能同时具备所有优势,也没有哪个年龄段,会同时具备所有劣势。
比如,大脑中跟决策、规划和控制冲动有关的脑区,叫前额叶皮层。这个区域,一般直到青春期结束之后,大概是25岁左右,才会彻底成熟。
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都觉得,成年人能更好的控制情绪,是因为社会阅历多。但是,从脑科学的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刚性的生理能力。
它很难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前额叶皮层不仅是个刹车,它还负责向其它的脑区传递信号,负责把目标和行动连接起来。
说白了,就是激发执行力。你能规划出明确的目标,并给能够行动起来。
再比如,大脑里有个东西叫髓鞘,是用来传递神经信号的。我们的联想能力,把不同的知识经验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跟这个髓鞘有关。
这个东西的主要生长期,也是在20岁以后。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到了三四十岁,有些时候反应不如二十几岁时快,没有那么灵敏。这其实是因为,大脑的突触,这也是神经网络的一部分,它在自我修剪。
这个过程,就像修剪树枝一样,把一些东西剪掉。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坏事,毕竟,神经网络的总量变少了啊。
但是,要知道,在此前的几年,青春期的大脑快速生长,很多神经网络复杂的纠缠在一起。
而这些修剪能让复杂的神经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被约束。而保留下来的神经网络,传递信息的效率会更高。这就像修路,把分叉修剪掉,主干道反而变得更明朗。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个研究员,叫劳拉·格曼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评估了5.5万个对象的认知能力。
结果发现,人的认知能力,大概是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在青春期末期,大概是快到20岁的时候,认知处理速度达到巅峰,也就是反应特别快。
到了20出头,学习和记忆名称的能力达到巅峰。再大一点,25到35岁时,短时记忆能力最突出。再往后十年,也就是45到55岁时,社会理解能力达到巅峰状态,也就是非常擅长跟人交流沟通。
到这一步还没完,到65岁以上,你还有一项能力会达到顶点,这就是对语言类知识的把握。
基于这个结果,我们就能理解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听老人讲故事?不光是因为社会阅历丰富,人家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确实更强。
再比如,为什么有人说外科医生的巅峰年龄是50岁左右,因为这时,你不仅有了充分的技能,你的同理心也会变得更强,更擅长跟病人沟通。
换句话说,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天赋,千万不要浪费它。那么,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了一个建议。他说,你要学会,战略性撤退。
什么叫战略性撤退?简单说,就是你要多做尝试,然后尽早知道,哪些事是你做不了的,知道你的能力局限,然后在这些事情上果断撤离。
要知道,毅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早在1996年,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就曾经做过实验。把人分成两组,一组人吃巧克力,另一组要做的,就是忍住,不吃巧克力,只吃胡萝卜。
然后,再让这些人去解答那些特别复杂的谜题。结果发现,在答题环节,巧克力组坚持的时间,要比胡萝卜组长得多。
因为胡萝卜组的毅力,已经被上一个环节用掉了。换句话说,毅力就像你的存款,你可以提取,但不能透支。而战略性撤退的本质,就是合理的管理你的毅力资产。
读完这本书,我对我当下年龄段的优势,更加清晰了。能不能大器完成,不重要,更有自信的做自己喜欢且觉得有意义,有幸福感的事,更重要。
教育,读书,旅行和写作,是我们余生重要的组成内容。
拓展阅读:
与同频伙伴结缘
教育/人物/读书/旅行
点个在看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