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方书之祖《脉经》:王叔和

文摘   2024-11-27 13:14   上海  

本文分享《中国历代名医传》第9位中医:王叔和。



前8位的故事链接,在文章底部。


王叔和的故事

01


                   


王叔和(201~280),名熙,字叔和,以字行世。汉族,祖籍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生于山阳郡高平上寺村(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因为史书《三国志》《晋书》都无其传记,故其生平、籍贯都是后世专家合理推测得来的)。


王叔和从小勤奋好学,谦虚稳重。三国初期的高平因为地处要冲,所以战争频发,兵祸连绵,民不聊生。王叔和目睹战争和瘟疫带给人民的无尽灾难后,心有不忍,便立志悬壶济世,以解万民之苦。


王叔和开始行医时,由于家境贫寒,衣衫破旧,被许多人瞧不起。可是,他不管世人如何看待,自己默默地治病救人,同时"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静养之道",于是声名渐起。


王叔和年轻时,为避战乱,便千里迢迢投奔荆州的远房亲戚王粲。当时,荆州依长江之险,在州牧刘表的治理下,堪称乱世中的一块净土。


在这里,王叔和意外地碰到了多年前的朋友卫汛。卫汛本是河东(今山西省内)人,早年拜张仲景为师,得到真传。


王叔和目睹大师行医和著书的风采,深受感染;经卫汛推荐,拜张仲景为师


从此,王、卫二人白天行医,晚上或受恩师指点,或相互切磋医术,进步很快。渐渐地,王叔和的医名传遍荆州。


乱世之中,世外桃源也难得宁静。208年,曹操南下攻荆州,王叔和随主公刘琮(刘表之子)投降朝廷。


求贤若渴的曹操聘请王叔和为随军医生。王叔和到北方后,一面受命治病救人,一面潜心研究关于切脉的理论,声名渐渐传遍许昌城和洛阳城。


由于成绩显著,王叔和先后任魏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222年,魏国建立后,他被任命为国家的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职涯达到顶峰。


王叔和其实对太医令这个职务并不感兴趣,他在乎的是太医令可以任意出入王府,也可以借阅历代的著名医典和医书。


他夜以继日地阅读医学书籍,长年整理前辈医师的竹简,并以此为乐。当太医令一年多来,他除了救死扶伤外,大多数时间就是整理恩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被称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同样面临这种命运。


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巨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


于是,他四处收集老师的旧证,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又通过亲朋好友寻求旧医书,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


资料到位后,他进行细心地整理和修复,历时三年才完成了原书中的"伤寒论"部分。


让他伤心的是,原书中的"杂病论"部分分散在各种竹简和帛书中,要完全编纂将是一个很烦琐的工作,这就是他临竹嗟叹的主要原因。


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面世,但其文风和辞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


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太医令花了几年时间整理,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来,并按老师的原意把此书取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


"金匪"意思是重要且珍贵。"要略"意思是简明扼要;从取名中可以知道这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绝非一般的市井医书。


的确,此书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为世之罕见。


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后来、《金匮玉函要略方》经北宋医家进一步整理后,命名为《金匮要略》,并流传至今。


王叔和在出任太医令期间,还花了大量时间对脉学进行了研究。


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春秋时代的扁鹊所提出"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手法中,切的就是脉。


由于当时科技落后,人们比较迷信,医生不重视脉学从而导致误诊。这种事情医圣张仲景就在《伤寒杂病论》中屡有记载。


基于此,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等名医所著医学脉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终于在250年前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共10卷98篇,10多万字,记录了诊脉的部位和方法,对24种脉象及其主病作了详尽的描绘阐述,同时根据五脏六腑、阴阳营卫阐述了各种病理的变化。


此书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对后世脉学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王叔和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华脉祖,并名列鄂东五大名医榜首(另四人为李时珍、庞安时、万密斋、杨济泰)。


值得一提的是,王叔和在养生方面也有一些精辟的见解,这些理论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他提出,如要想长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四个问题:饮食不能过杂,切忌贪食多饮;饮食有所禁忌,一年四季饮食要区分开;饮食要因人而异,进食前要有所选择;饮食要去劣节优,即使好食物也不能吃得过量。


晚年王叔和辞官回到襄阳(今湖北省内),在一个美丽如画的小山村结庐而居,济世救人。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被当地人称为"神医",找他治病的人络绎不绝。


约270年,这位编纂"方书之祖"的大功臣,在偏僻的山村流然长逝,享年80余岁。


王叔和的后人把他葬在药王冲(今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老爷山上),纪念。另一些受其恩惠的村民则在岘山之麓(今湖北省襄阳市城南)建了衣冠家以作纪念。


一代名医虽去,但被人们称为"药王坟"的墓茔经历 1800 年风雨洗礼,至今巍然长存。



后世影响

02


                   


王叔和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一是著述传世佳作《脉经》。二书曾被作为唐代太医署和宋代太医局医学生的教科书。


王叔和的《脉经》为我国脉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规定《脉经》为医学生必修的教科书,日本医家编撰的《大同类聚方》100卷,其脉学内容也源于王叔和的理论。


公元10世纪,《脉经》传入阿拉伯,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所著之《医典》,内里有关脉学的记载大多取自《脉经》。



与此同时,《脉经》传人西藏地区,并被译成藏文,对藏医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为后世医家处理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王叔和在养生学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祛病延年。


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正如宋代林亿所说:"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王叔和之力也。"


故事:棺里人没死

03


                   


太行山下有个济州城,城里有家"济生堂"药店,这店里前些日子新聘了位坐堂医生。那坐堂的虽说新来乍到,治病配药颇具神通,特别精于内科诸症。



一天,济州城里有一家出殡,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先生,瞥见血迹,陡然一惊,再定晴细看就大叫:"那出殡的,如何将活人往外抬?"出殡队里各司其职,无人理会。


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灵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一连声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


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后生以为他有意胡闹,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像作恶的,制止年轻人,唤过一位中年汉子叫他裁夺。


中年汉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28岁,因产中血崩脱阳暴亡。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症,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坊,须及早入殓安葬


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硬张罗出殡。这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竟也异想天开,甘愿开棺验尸。


此言一出,几个愣小子一拥上前,"嘎吱"一声把棺盖撬开,坐堂先生掐起死者的人中、关元等穴,顷刻之间,那贾氏时而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


这一件医案,顷刻轰动了济州城,一打听才知道是太行山上的王叔和,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把王叔和传成了当今扁鹊、再世华佗。


种种奇异传闻,传到了都城许昌,王公大臣们便三聘五请,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里当了太医令。


悠悠千载,沧海桑田,王叔和当年用过的石碾、药臼,惹得那尚古的不断来观靡,多事的常好说:"太行山上的王先生……"


往期中国历代中医:
中国历代名医传之神农炎帝
中国历代名医传之黄帝
中国历代名医传之扁鹊
中国历代名医淳于意
中国历代名医之邳彤
精通心理医疗的宫廷太医:郭玉
妙手回春的外科鼻祖:华佗
万世景仰的中华医圣:张仲景

拓展阅读:





与同频伙伴结缘

是你的好友,亦是客服

教育/人物/读书/旅行



点个在看你最好

顾申峰
爱教育/爱读书/爱旅行/爱国/爱音乐/爱美食 怀揣好奇心,啥都想知道 人生重在体验,不留遗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