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科学》原来是医学

文摘   2024-09-29 06:18   上海  


《最年轻的科学》这本书中的精髓是:现代医学是一门年轻而独特的科学,我们习以为常的医学体系,其实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的。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人病入膏肓,家人围在病床前痛哭流涕,而医生却建议病人服用一剂砒霜。


这时,病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看上去很荒谬,但是砒霜、汞、铋这些剧毒之物在20世纪初曾被当作灵丹妙药,用以治疗医生们束手无策的病症。


尽管这听起来像在开玩笑,但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医生们对各种疾病确实知道的不多。



用毒药治病是当时的风潮,医生们搞不懂疾病的形成机制,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以毒攻毒的假说。


在这种风潮中,用剧毒治病的死亡率和完全不采取治疗没什么差别。


除了这种不靠谱的治疗方案,很多时候医生们只能围在病床前,忠实地记录患者的病症,却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以至于医生们常常看着病人死去,却不能做出任何干预。


这就是现代医学在一百年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20世纪初,物理学经过三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应用方面也硕果累累,而我们以性命托付的现代医学,这时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作者刘易斯·托马斯以他贯穿20世纪的见闻,回溯了现代医学的短暂历史,讲述了现代医学在20世纪的飞跃式发展。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从医学技术、医学教育、医学从业者几个角度出发,展示了现代医学在20世纪的深刻变化。


从医学技术来说,20世纪是人类医学史上技术进步最大的;从医学教育来说,医学院逐渐区别于其他学科,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具备了科研-临床-教学的三重职能;从从业人员来说,医生经历了社会地位和收入的飞涨,从中等收入职业转变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


读过本书后,你就会知道现代医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短短几十年的医学变革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日常生活。

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著名的医学家,他亲历了20世纪医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


托马斯兴趣非常广泛,不仅爱好音乐,而且长于诗文。除了医生、病理学家、教育家、行政官员的身份,托马斯还是诗人和散文家。


他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科学随笔集结出书后,于1975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有趣的是,这本书同时获得了当年艺术文学和科学两个类目的最佳图书奖,这在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历史中实属罕见。


这本《最年轻的科学》是他的第三本随笔,托马斯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20世纪美国医学发展的关键历程。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描述了现代医学在20世纪的变化:


在技术方面,20世纪经历了医学从现代巫术到现代科学的转变;在医学教育方面,医学院逐渐拉开同其他院系的差距,形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医学综合体;在医学从业人员方面,医生们感受到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明显上升。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医学技术在最近一个世纪快速演进,从现代巫术转变为现代科学,取得了医学史上最大幅度的飞跃。

虽然医学古已有之,但是医学并不天然等于科学。20世纪初期,医学就像一种在现代化机构中进行的巫术。


那时,医生们渴望尝试任何新的治疗方法,即便这些方法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


那时的医学文献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魔幻,医学界的前辈阐述如何进行放血法、拔罐法、大泻法,或者把病人的身体浸泡在极冷或极热的水里。


医学院的教师热衷于制作药方,他们通过煎煮获得植物提取物,靠着偶然的灵感把各种植物混在一起。


而这些知识,经过医学院的课程体系被灌输到医学生的脑子里。


当时的医生对病理学缺乏认识,今天看来一些基本的医学雷区,却是上世纪初很多医生徘徊的游乐场。

20世纪初,准确的诊断对医生而言还是小概率事件。


有一个纽约的医生因为善于诊断伤寒热而名声在外,被誉为诊断大师。


伤寒热是当时纽约各家医院最常见的疾病,这位大师诊断的方法是舌诊,他相信靠触摸病人的舌头就能发现身体的异常。


面对这位大师,每个患者都要伸出舌头,由这位大师捏在拇指和食指间,感受舌头的质地和异常。


从一张病床移动到另一张病床,这位大夫告诉一个又一个患者他们得了伤寒热,或者正处在伤寒热早期。


事实上,与其说这位大夫是个成绩显赫的诊断家,不如说他是个卓有成效的病菌传播者,他成功地扩大了伤寒热的传播范围。

到了30年代,解剖学和生物化学比以前复杂得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已经改变了医生们对一些主要传染病的理解,但是医学院的教育仍然非常保守。


在医学院,学生们被教授如何诊断和解释。他们能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的,就是疾病的名称,如果可能的话,说明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个病的产生,预测以后会怎么发展。


诊断和预后是那时候医学体制的巨大进步,这个成功得益于医生们数十年来对病例的细致观察。


但在治疗层面,医生们仍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疾病的进程。虽然很多病人选择去医院,但医院的大夫们也无法控制疾病的进程,病人能不能活下来,全看疾病的随机发展。


托马斯在书中诚恳地说,当时“医学管不了多少事儿,或者根本不管事”。

但是,变革在30年代发生了。1937年,磺胺类抗生素治愈肺炎的几个案例引发了纽约全城的轰动。


人们听到了抗生素的神通,确认了医学的崇高地位。抗生素的应用使很多疾病可以被治愈了,医学开始转变为真正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

中国有部电影叫《盘尼西林·1944》,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士拼命保护两箱盘尼西林的故事。盘尼西林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霉素。


这个故事贴切地描述了40年代人们对抗生素的热切期盼和渴望。要知道,在青霉素问世前,肺炎还是不治之症,得了这种病就会被宣判死亡,而在青霉素问世后,肺炎的死亡率降低了80%。


在那个年代,青霉素是毫无疑问的灵丹妙药,切实地让病患和家属看到了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五六十年代,更多的抗生素问世了,很多感染类的疾病得到了控制。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加大了对医学研究的投入。


不仅成立了更多的医学院,还极其慷慨地给予大量拨款。在这种环境中,医学将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终于告别了巫术式的治病方法。

有意思的是,当医学越来越发达时,“神医”反而变少了。神医这个称呼,充满了传奇故事中的戏剧感,又渗透着人们对疾病的不解和恐慌。


现代医学的逻辑和神医的逻辑是相互排斥的。现代医学讲究临床观察、实验室证据和病理逻辑,医生的个体诊断都要建立在医学同僚的共识之上。


接受了现代医学的系统教育后,医生们更清晰地看到现代医学能解释的疾病只占小小的一部分,医学并不能保证每个患者都起死回生。


作为一个终生行医的人,托马斯感叹道:“医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很无知的行当。”

医学的局限性是现代医学始终面临的难题。


今天,医患矛盾就是医学困境的具体表现。


患者们总是期待遇到全知全能的医生,而医生们都知道医学的局限。


在美国,医生常常被患者起诉,收入最高的外科医生也是最常被起诉的职业;在德国,2014年关于医疗事故的申诉近1.5万起,而德国总人口数仅仅只有八千万;在俄罗斯,12%的住院死亡是因为误诊。


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现状:医学虽然在20世纪获得了飞跃式发展,却远没有达到全知全能的地步。


我们对医学和医生需要怀着尊敬,也需要怀着耐心。

上面说的就是现代医学在20世纪从巫术到科学的转变。


20世纪初,准确的诊断对医生来说还是新鲜事,药方大多来自医生的奇思异想,因此患者痊愈是一件随机发生的事情,医学在疾病面前起不了什么作用。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医学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往期旅记:

地铁探索上海计划

全球地铁里程数排行榜,中国城市遥遥领先

南京地铁,全球第七。

地铁1号线外环路站,附近有一大片绿洲和一个美术馆(上海闵行游)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莘庄站:闵行图书馆&莘城中央公园(上海闵行游)

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居然可以抵达金山区每个镇(上海闵行游)

地铁1号线漕宝路站:日月光中心/光大会展/实景电影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富锦路站:有很多小山丘的白沙公园
地铁1号线友谊西路站&宝安路站(上海宝山)
地铁 1 号线共富新村站:有个酷炫的李宁羽毛球馆,有人工智能科创园。
线下认识,忘加微信,通过我的视频再次连接上,神奇。
地铁1号线之呼兰路站,有中国首个 3D打印文化博物馆。
地铁1号线富锦路站白沙公园,带娃篇
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上海80后90后存有童年回忆在此处。
地铁1号线体育馆站:土山湾博物馆(上海徐汇)
地铁探索上海之1号线徐家汇站:徐家汇书院,上海最美公共图书馆
地铁1号线探索之彭浦新村站,有个静安图书馆
地铁1号线共康路站:三泉公园
这个光影效果孩子太喜欢了!超级时空魔方元宇宙体验馆(地铁探索上海1号线)
上海地铁1号线汶水路站之遇见博物馆
地铁探索上海1号线新闸路站: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
爱国教育基地之四行仓库纪念馆(上海静安)


地铁探索苏州之11号线:

地铁探索苏州 11 号线之绣衣站:昆山当代昆剧院&图书馆

地铁探索苏州之绣衣站:昆曲艺术中心

地铁探索苏州之11号线玉山广场站:侯北人美术馆

地铁探索苏州11号线玉山广场站:亭林园。纪念大儒顾炎武之地。

昆山城市生态森林公园




结缘微信

教育/读书/旅行



点个在看你最好

顾申峰
爱教育/爱读书/爱旅行/爱国/爱音乐/爱美食 怀揣好奇心,啥都想知道 人生重在体验,不留遗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