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长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的反思(建议十二条)

文摘   社会   2024-04-10 17:06   贵州  

4月8日,最高检发布“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审查决定,对案件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至此,对“低龄学生恶性犯罪”的量刑争议告一段落。笔者认为,除此之外,案件中的校方态度尤其不应忽视,不论案件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法律判定是事后处置,校方对自身疏忽与责任的重视,是杜绝悲剧重演的内因,内因大于外因。

“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引发了全社会的巨大关切。事发后,肥乡区旧店中学校长和班级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辞出奇的一致:“四名学生关系很好,不存在校园霸凌现象……”而同校的同学却透露了相反的信息:“被害学生被犯罪嫌疑人多次欺凌……”(详见下方截图)

案发后至今,在法院、检察院、律师、媒体、被害学生家长、罗翔、李玫瑾、甚至篮球运动员郭艾伦等等社会各方的发声中,独独未见校方的公开表态,也未见校方对上述说辞的澄清或修正。校方对本校的霸凌事实似乎仍处在“不知情”的状态中,对本校三名学生的恶性犯罪行为仿佛仍旧置身于事外。

校长、班级老师是成年人,如果“不知情”可以推脱责任,那么下一起类似的校园恶性事件,“不知情”可能成为学校的流行做法;“校内校外”可能成为“一刀切”的责任边界。涉事学校有理由效仿肥乡区旧店中学,学生在校外发生和制造恶性事件,将不再为自身的疏忽担负责任。

试想,如果案发后,校方勇敢的站出来主动表态担责,有这样的师风正气,类似的悲剧是不是会大概率的降低或避免?对死者的冷淡,对案件的避责,表现出肥乡区旧店中学对饭碗的重视、对师德的轻视。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应有的教育底线吗?现提出相关建议共十二条,以资社会参考:

一、关于校方

(一)校方应对此案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向社会和学生家长说明事件经过,自我反思、公开道歉,提出校方在此案件中,尤其是在预防阶段的麻痹大意。“亡羊补牢”,吸取教训。

(二)专门设置校长信箱,拓宽学生在受到霸凌时的求助渠道,在事发前即当引起校领导的重视和介入。

(三)学校安保处应定期向班级收取学生霸凌投诉,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学生霸凌迹象动态,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安全,应当作为校园安保部门的重点工作,而不是单纯看大门,否则“安保”部门等于“安全不保”,形同虚设。

(四)学校医务室应定期向班级、向家长收取心理咨询需求,有预判的介入需要心理关注的学生。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第一目标,而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点业已形成社会共识。正如校方所述,犯罪嫌疑人之一的马某,学习成绩很好,但却做出了有预谋的杀人行为。

截图来自央广网报道内容

(五)班级老师的绩效考核应囊括学生安全情况,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所在班级学生是否有过霸凌现象。

以上五点,旨在提高学校重视“事前预防大于事后处理”的观念,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校园反霸凌预防机制措施,由班级老师、学校安保处、医务室、校领导形成针对校园霸凌的预防制度闭环。

(六)校长、班主任应受到行政处罚。

事发后至今已四十多天,学校校长和班主任至今毫无表态。为人师表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身作则传递知识、普及常识。校长、老师与学生日日相处,却对学生霸凌现象疏忽于心,是师德跌出底线的表现。“低龄不是免死金牌”,此次最高检“核准追诉”可以震慑青少年犯罪心理;同样,行政处罚警示教职人员的疏忽麻痹也不应缺位,如此方能以儆效尤。

(七)学校开辟一个纪念受害学生的场地设施。

“邯郸中学生被害案”令人锥心泣血,为遇害学生开辟一处纪念场地或设施,比如纪念雕塑、事件展示墙等等,目的是为在校师生定期进行反霸凌教育,并为其他学校提供同类教育案例,不让悲剧成为过眼烟云,而是让“负面教材”发挥有效有力的正面教育,警钟长鸣。

把“家丑”让阳光普照,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把家丑藏进阴暗处,遗忘就会成为悲剧的替代品。接受和面对批评,不是教育工作者的耻辱,逃避才是。

二、关于家长

(八)犯罪嫌疑人家属应出面道歉并承担相应责任。

孩子杀人,家长一定有责任,这就像学生霸凌,学校也一定有责任。笔者相信,三名犯罪嫌疑人的家长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也一定会因为自己孩子杀害同学的行为痛心疾首。只是在高度聚焦的舆论压力下,在自己孩子即将受到法律裁决之前,这个意识可能因为情感和心理波动,延期觉悟。

事发后,被害人家属前往犯罪嫌疑人家,犯罪嫌疑人家属拒绝开门。有律师认为,应当追究这个行为是否涉及包庇罪。

笔者总结认为,这起案件的内因是:教育缺位,导致关联家庭各受其害。这个“缺位的教育”分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犯罪嫌疑人的家长至少应该出面道歉,因为这是不可回避、也不可丧失的良心责任。互换立场,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被同学杀害,同学的家长没有丝毫的歉意表达,自己能接受吗?

三、关于社会

(九)接上所述,家庭教育的第一对象应该是家长,在教育体制短期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是关键的弥补措施。孩子的认知主要来自家长,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首先是家长应当认清“成绩与做人的轻重关系”,即:做人常识第一位,考试成绩第二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校方依然有“学生学习成绩好,就不会做出恶性事件”的认知。做人常识与考试成绩孰轻孰重,既是家长必须重塑的教育认知,也是教育从业者最当反思的教育观念 ,更是教育界和体制必须重视的社会痛点。

(十)公开直播审判过程,将这起典型案件作为中小学生、教育界和全社会的重点课程,共同学法、普法,使其成为今后校园霸凌事件下降的分水岭。

(十一)高科技公司考虑制造”校园霸凌报警装置”,如手表、如校服,当发生危险情况时,学生可按下装置,将报警信息自动连接到学校安保处。

(十二)对主管部门的建议:调研工作少一些走马观花的形式,少开会,多做事,少研讨,多抽查

笔者认为,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固然应对不好突发事件;但是,丧失了真诚务实、主动承担的预防态度,是造成学生恶性事件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原因。

我是一名家长,我不能接受对学生悲剧事件沉默不语的学校,不能接受学校在发生恶性事件后,没有是非分明的态度。我的孩子再过两年要上小学,如果进这样的学校接受教育,我是在耽误自己的孩子。


往期阅读:
一碗油茶 
重温近代史(下:民国篇)
重温近代史(上:晚清篇)
年底采访“站市”有感 
缺乏善意的执法,还是执法吗?
孩子边输液边做题:不理解,也不支持
刘节的光荣
不能被大雪埋葬的记忆 
“毒地事件”中雷丁学校的启示 
昨日星巴克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星星下山
一句真话,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