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该接受心理评估? | 呼斯楞

文摘   社会   2024-11-16 20:09   贵州  

这位学生上台之前,还在瑟瑟发抖。他是怎么鼓起勇气拿到话筒、怎么克服忐忑不安的心情、镇定心神迈上都是领导就坐的主席台、从容不迫发出质疑学校的声音的?作为成年人,不难想象这其中的心理过程。

11月15日,大皖新闻记者就视频内容联系到富宁县教体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对相应的事情已派出调查组正在调查,具体情况会在官网进行发布。”对于该学生,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对其进行心理评估,以教育工作为主。

这位学生上台讲话后,遇到了五次干扰;
第一次,一位白衬衣把他撵下了台;
第二次,他在台下刚讲了几句,话筒音被关停;
第三次,学生扔掉话筒继续讲,白衬衣上前制止他,未遂;
第四次,白衬衣带来两人一起把学生强行架出了场地;
第五次,学生倒退回到场地,要求继续把话讲完,被彻底架离了现场。
整个过程学生不屈不挠,校方不依不饶。这件事就造成了舆论发酵。
这名学生在遇到阻挠后,不但没有放弃表达,还索性甩掉话筒,完全舒展肢体,继续筹措被打断的思路,坚持表达对校方的意见和批评。在校方五次驱离他的全过程中,非常有分寸,没有任何不文明的表现,这份心理素质,不但不需要做出评估,还非常正常、强大、有正能量。
读书的必备方法或能力之一,就是勇于质疑;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锻炼诚实表达的品质。这名学生尚未脱掉稚气的清澈眼神,不惧危险勇敢表达的精神,为所有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做出了表率。这样的学生读书,只会增长智慧,永远也不可能读成书呆子。是非分明的中国人,都应该为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个敢于大声质疑、大声表达的学生,是一个学校里最出类拔萃的优秀学子,有见识的大学应该免试录取他,因为这是少年人、成年人以及一个社会最欠缺、最稀缺,最宝贵、最值得称赞和维护的品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延续多年的教育口号。但是“择校难、收费高、强制要求多”等等畸形的现实情况,变相托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也严重固化了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学校永远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永远是学生、家长。这种居高临下、自大自负的心态,根本不配叫做“教育”。
一个学校有哪些不足之处,读书室也好食堂宿舍也罢,感受最直接、最充分、最敏锐、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学生;而一个遇到学生质疑就急切压制的学校,是真心实意“一切为了学生”吗?
学生把话说完,天就塌了吗?学校负责人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那几个架走学生的“大哥”才是爱护学生;回应、澄清、安抚学生,哪怕是承认学校的不足之处,有则改之,学校就办不下去了吗?
公开透明地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这样的学校只会越办越好;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的学校才算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一个教育工作者或者一个校长,如果有这样的表现,我认为他的心理才是正常的。而在富宁中学学生质问学校有关问题的事件中,校方负责人至今连面都没露过,教体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反而提出要“评估学生的心理”。
这种心理健康吗?正常吗?
看不得一个孩子他的优秀、他的率真、他的勇敢、他的闪闪发光;一个学生表达对学校的意见,校方五次强行干扰,用了撵下台、封话筒、架离现场的手段,如此过激的表现,所谓“充分听取广大学生意见和建议”,是一句空话还是一句实话呢?这样的一纸通告,除了过程形式,又有何教育意义呢?应该接受心理评估的是那位学生呢,还是接受采访的文体局工作人员,亦或富宁一中的负责人呢?

星星下山
一句真话,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