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近代史(下:民国篇)| 呼斯楞

文摘   社会   2024-03-05 21:19   贵州  
[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了,整整100年,人们怀念辛亥革命。再过100年,我想,人们仍然怀念。]

玖、关于近现代革命的一点见解

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东渡日本,途径神户,看到一份日本报纸的报道,标题为《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

总理语少白曰,“革命”二字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一语,日人称吾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今国人遂亦沿用之。(冯自由《革命逸史》,新星出版社,2009)

这段记录,道出了革命”一词的由来,更重要的是,孙先生一生致力的事业,为它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涵义。

对这个词的最早了解,来自小学课书里的“革命家”,其中的所有故事,为我的小小内心蒙过一层伟大色彩。重温近代史后,增进了对这个词的理解和个人看法,革命有很多类型,不止暴力夺权一种,比如农业改良、工业升级、信息开放、思想转变、政体革新等等本文在《重温近代史(上:晚清篇)》第六节中,提出“近现代革命”的主要涵义,即“立足于世界局势下的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现尝试将这个理解分述为两部分

一、立足于世界局势

中国古代“王者受命于天”,革命即“革其王命”、“王者易姓”。这是革命一词的汉语出处,也是后代农民战争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可一分为二:随着战争进程所发生的变化,一是策动者把握机运,易姓而王;二是追随的人群,大体是为了生存。

这种王者易姓的农民战争,直到洪秀全其本质都没有变化。自兴中会、同盟会开始,革命告别关门造反,明确了建立共和制国体:取消万人之上的帝制,代之以人人平等的民国,并以国与国平等的理念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设定这个目标的灵感,完全来自“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即西式领先政体。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原因看待洪秀全策动的农民战争,除了建国,与捻乱、回乱、苗乱并没有拉开差距,都在起义、造反或光复的范围。当时东西商贸、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交汇已近半个世纪,在旁观渔利的列强看来,他们不过是清国官民或政权内斗。不论谁胜谁负,都得不到列强对这片土地的尊重。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政局深受欧洲、日本等国的强势压迫,不论谁取满清而代之,都应直面对这种国际关系。天京政权(包括清廷)的总体态度是与西方国家互为排斥、逆向而行的,并在一定范围内被列强和清廷联合绞杀了。与之比较,“革命党”迥然不同。

武昌首义第二天,临时军政府即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以“同盟会7点对外方针”1征得列强中立,从而帮助新军不受外力干扰,集中精力应对清军。同一时间,孙中山从美国返回前,先赴英法两国进行“外交斡旋”,进一步加强了列强的中立态度和对“军政府(交战团体)2的预先默认。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月5日,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在内容上重申了同盟会7点方针及湖北军政府对外宣言的主要内容,除承认前清政府所缔结条约及借款外,增加了对满人的保护条款,并许国人以宗教信仰自由。宣言最后呼吁:

“深望吾国得列入公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不徒享有种种之利益与特权,亦且与各国交相提挈……”

这是孙先生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身份正式要求列强的承认,并呼吁民国“列入国际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与各国交相提掣”。

中华民国诞生之初,自然的契合了国际局势,第一时间照会西方各国中华民国之建国方式和外交立场,其后接掌权力中枢的北洋政府得到了国际承认。此后的民国,虽然依旧动荡,但终于在“千年变局之下”转变了一个中古式国家的身份,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战胜国地位。抗战后,虽然政权再次动摇,但中华民族告别了被列强瓜分的命运,完全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潮流。

简要概括,辛亥革命与历史上以往的农民战争截然不同,它所面对的革命对象不仅是“有种的王侯将相”,还有窥伺在侧的八方列强;它与满清皇室、天京政权的相异之处是,自革命起始,就与列强发生着紧密的国际外交关系,并且将复杂的中外关系格局有效梳理,主动斡旋,顺潮流而动,建立了西式的共和制国家。

以上为近现代中国革命之“立足于国际局势”。

孙中山亲书同盟会誓词

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孙先生政治纲领的开头就是民族独立,即“驱除鞑虏”,驱除鞑虏的内涵并不是杀鞑子,而是终结满清帝制,改变满族为尊、人分等级的不平等社会,将一国之“王权”易姓为“民权”。这也是孙先生同意袁世凯就任民国总统的先决条件,即:共和民国之成立,首要在各民族解除满清的统治枷锁,实现独立平等。

什么是独立?在生存上我不依赖别人,别人也不依赖我;在社会地位上我不从属于他人,他人也不从属于我;在人种或民族上我不优于任何人,任何人也不优于我。一个人具备这种双向平等思维,人格就独立了;一个民族具备了这样的认知,国格也就拥有被尊重的力量。国家民族的独立,正是个人独立面貌的整体呈现。

民国刚刚从清朝的专制枷锁解脱,这样独立的个人少之又少,而这极少数人历尽艰难,也仅仅带来国家民族形式上的独立。随后即陷入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的夺权弊流。军阀夺权纯属一己之私,且各自背后又有不同外国势力支持,不可能实现完整的民族独立。这就是中华民国后路漫长曲折的原因之一,也更凸显孙先生孑然孤单的革命思想和精神。

前文有述,思想转变也是革命。民国初立时,国民并不清楚共和意味着什么,孙先生在建立民国后,未及在民众中普及革命思想,便忙于应付袁世凯的窃权窃国。民心虽然不再支持帝制国家,但身为曾经被统治的奴隶式小民,也并不清楚如何做一个真正独立的现代人。

民族独立不是高看自己的传统,而是打开国门、更要打开心门看看世界潮流;不是关门自我孤立,而是既客观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接受和研究外来文化。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提出新青年六个标准: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六条经典的思想见解,不仅仅是青年更是整个民族对国家社会的转型诉求。《新青年》刊行后影响广泛,被民国人普遍接受喜爱,孙中山为其题词,蒋介石爱不释手,胡适、鲁迅等知识精英纷纷撰稿。民国出版业的发达,促进了中西文化大交流,人们不谈解放思想,但人们有了真正的思想,而民族独立的根本,正是思想的独立。

近代民族独立运动得到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那便是新文化运动在心理和思想上,为这片土地埋下了“德、赛二先生”的种子,民国人开始了解和发扬两位先生的精神,从而一个个具体的人萌生了平等独立的人权理念,一个民族的思想与精神滋生了力量、焕发出新的容光,一个国家告别痛苦的呻吟,正常融入了浩荡的世界潮流

这样的文化运动,弥补了孙先生革命理念向民间推广的不足。这种立足于世界局势下的国家民族独立运动,走到哪一步才算成功了呢?

孙中山与革命伙伴秘密会议

拾、先总理的身后事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另一个现实是,由于南京缺乏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综合实力,无法有效掌控清帝退位后的军政乱局。南京的优势是革命党的政治力量,这也是国民党得以帮助国家确立共和体制、并在后来军阀混战始终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这个军事上的薄弱点,直到孙先生选择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才得以弥补。

由于欠缺精纯的诚意以及明确一致的理念,甲乙双方的合作充满了风险与不安。甲方自辛亥革命起始终是国内一线政治力量,合作的目标是借助乙方外援壮大军力;乙方当时虽然名不经传,但有总部撑腰,与甲方的合作目标亦相当宏伟:“借壳上市”继而全资控股。因此,利益双方都担心被对方侵吞,所以自始冲突不断,最终分道扬镳。

蒋接手国府后,自北伐到抗战、内战到南退,从一而终没有与乙方勾兑的意愿。这份坚定的政治信念贯穿其一生,并帮助他达成相当不易的政治抱负,一是扫清各系军阀,由形式而实际的统一了民国;二是虽然抗战后败退于岸东,但却凭据转移的民国巨资败而不败,并为小岛发展为亚洲后起之秀奠定基础。

蒋府败退的内因,或者说孙先生未竟的事业主要有三,第一是“三步革命理论”方案未能有效实施;第二是三民主义”之“民生”建设被严重忽略;第三是抗战之后军心疲软即军事建设失败。但第二、第三方面,却是乙方的重视和优势所在,并籍此优势最终出乎意外的击溃了甲方。这三方面也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骨干线索,分述如下:

第一、三步革命理论落实不力

先总理设计的“军政、训政,宪政”方案,是他结合中外实际深思熟虑后的建国方案,却是同盟会以及国民党大多数成员并不深谙于心的鸡肋,他们以为推翻满清就大功告成了。这是知道和做到的区别,但凡经典方案,难点既在策划和开端,更在于透彻的理解和执行落实。

三步式革命即三个施政时期。首先军政期,军政府与地方人民合作以清除诸如奴隶制、缠足、鸦片、腐败等社会障碍,宣传主义,开化人心,历时三年;其次训政期,成立地方自治政府,普选地方议会及官员,同时出台临时宪法,区分军政府与民众的权利义务,为时六年;最后宪政期,国民依照新颁布的宪法进行民选,军政府解散并授政于民选后的政府。

先总理的三步方略,不排除在时间规划上的操之过急,但蒋府的实施情况却囫囵吞枣,步骤紊乱:自1926年北伐战争起到1928年东北易帜,在行政上统一全国,第一步军政结束;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通过临时宪法《训政纲领》,大体形成民选制以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的五权分治结构;这第二步训政刚开始,1929年,蒋府却突然宣布延长原定六年的训政期,此举被视为牺牲宪政,拖延独裁专制。

蒋继承的三步建国方略,打乱了先总理规划的时间期限,实施程序和程度也极为松散。孙先生的革命理论没能有效指导后续的国民革命,加之国民党派系倾轧严重、国内军阀林立、苏区另起炉灶、日本席卷东北,直到七七事变爆发,蒋府的统治始终处于被挑战状态。事实上,自掌权到抗战胜利、移居岸东,蒋一生都在极力维持自己的最高权力。

第二,不应忽视的“民生”。

甲方于建国初期完成了形式上的民族独立,民国从一战协约国到二战同盟国地位,陆续收回租界、实现关税自主、基本取消了以往列强在华特权,并在二战中确立了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这是自清朝解体后国民政府达成的最高政治建树。

遗憾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蒋府热衷于工商业投资和英美式的工业化之路,这是优选的方向,但不应忽视清末及军阀混战以来困苦凋敝的农业基础。占国民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其生存问题就是国家大计,尤其在战乱时期更应得到重视,此为蒋府明显的政策短视,终至民心背离。

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民政府对民生问题不仅是忽视,简直是轻视。以民国时期著名的导淮工程为例,由于欠缺经费,江苏政府不得不强行征集数十万民力,由此引发大范围的民间动荡,随之即以军力镇压。导淮工程最终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从长远看是一项利民工程,在当时却虎头蛇尾,弊乱丛生,大失民心。

蒋府的财政收入,先期以东南财团为主要支撑,后期以关税、盐税、统税以及发行内债,举借外债为主,钱来的快去的更快,所以国民政府始终依赖金融赤字运转。一小部分资金用到了交通、工业、农业等方面,但基础的民生建设极其迟滞,实在不能恭维。

先总理建国后的三十多年中,甲方与乙方在均等公平甚至明显占优的竞争格局下,自立而不能自律,徒举三民主义之建国纲领,却没有足够的践行力度,政府治国无能,官吏腐败有方,尤其一大败笔。直到抗战胜利后,不过是“收复了失地,丢掉了民心”(郭廷以语)

乙方则不然,不但重视农民问题,还视若珍宝,打土豪分田地,紧紧纂着民心,最终实现了实力的快速增长,大败甲方。所谓民心可依在此一斑。

第三,抗战后军心疲软

这里举一个军事上的例子。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东北行辕主任陈诚视察东北驻军情况后指出:官多于兵、兵多于枪;各部队暗中经商;倒卖武器军粮、私设赌场;各部长官在沈阳私设豪华住所;地方政府收编杂色游兵虚设保安团,坐吃空饷;纪律涣散,腐败成风……

很难想象一个刚刚抵抗外来侵略取胜的国家,它的官方军队是这样的腐败样貌。毫不客气地说,彼时的国军犹如清军。

抗战结束后,甲乙双方的状态截然相反。从结果看,甲方军事力量“大伤元气”,乙方则得到快速扩充发展3。从心态看,双方都有开启新生活的迫切愿望,不同的是,甲方总体是“五子登科”4式的享受心态,乙方的根本诉求却是“重新做人”、开辟新局。动力孰强孰弱,不比可知。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军心,最终决定了战争胜负。由于乙方想打、敢打、愿意打,所以连战连胜,一口气把甲方从正统打成了穷寇。俗话说胜者王侯败者寇,但由于甲方战败后居岸东而不灭,还活得很好,事实上双方算是不胜不败,均指对方为贼寇。与历代战争结果相比,是一大奇观。

史家对国军失利原因分析详细,如经济崩溃、美方禁运武器削弱战力、民变学运层出不穷……等等。抗战致使军力损耗巨大是事实,但根源在于甲方的组织纪律涣散,革命理念松懈,以为抗日胜利就不用再打仗了,这就像从前同盟会成员大多数人以为清朝结束了,民国建立了,革命就成功了一样。

拾壹、革命何时成功

唐德刚先生在《从晚清到民国》一书结尾时,这样定义辛亥革命:

曰:广义上,是我国历史上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1890—1912)。狭义上,则是这个开始的结束(1911年10月10日—1912年1月1日)。

请允许我以另一种简略的方式概括辛亥革命,即:孙先生的心愿。

孙先生临别时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这个遗言是他心愿的继续。他的心愿全部实现了,辛亥革命也就成功了。

近现代革命,是一场曲折的社会转型事业,无法在民国伊始一蹴而就,究竟需要多少年,后人已有目睹。今天,岸东在距二战结束的整整80年当中,前40年可视为军、训政的延续,后40年则完全实现了宪政,虽然大幅延缓了孙先生的三步革命规划,但毕竟以普遍的民族尊严与优秀表现,峭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单从这一地来讲,孙先生的心愿实现了,只是先生未曾料到,这个心愿的最终实现,不但跨越了一个多世纪这样的时长,而且是在他也曾登录过的与檀香山一样美丽的岛屿上,率先成功了。倘若先生复生,隔海望去,不知是何感叹。

纵观民国38年大陆史,自蒋府接任总理重担后,始终处于乱局之下。经历一系列内部派系斗争,历经统一军阀、日本侵华及内战,蒋介石在政治上取得了最高权力,在军事上则打了一个大大的、长长的败仗。而这38年,即没有深耕农民土地问题,也耽误了国家经济建设。

有史家认为是战乱耽误了民国的国家建设。我认为这仅仅是外部因素,内因也是主因,在于国民政府不重视民生的观念和经验。不是耽误,是自误。

拾贰、何为大师

读史明智,但读史的直接目的,却并不是为了明智,而是了解一段历史的真实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人的生存与思想状况。民国脱胎换骨于内部战乱和外部文明并举的特定历史阶段,它虽短暂,但切入中国社会转型的足迹很长;它虽纷乱,但那时的人们,思想与精神却足够有力。民国诞生了许多为人推崇的大师,这是它深深吸引后代人的一种独特魅力。

在一次《南渡北归》的主题读书会上,一位朋友问,何为大师?民国的大师们对得起那个时代吗?

这个发问引人深思。历史就像一幅草就的画板,里面的人和事,无法扭转也无法改变。当我们评议何为大师时,首先值得明确一点,大师也是人,也有缺点。讨论有缺点的大师,更符合人性。给大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无实际意义,但在人们的内心期盼里,一定有这样的人:

在进步的社会过程中,能做出个人建树,于国家民族有所贡献;在社会倒退时,敢于挺身逆行,更是对国家民族难能可贵的奉献。众人都说假话时,他敢说真话;众人昏睡时,他独自起行;众人皆浑浊,他却孑然一股清流。

谓之大师。

当我们议论谁是大师、他们是否对得起那个时代时,有一个隐藏很深的问题总是被忽略:时代的不堪,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当我们认可了这一点,似乎又不需要大师来带头做什么了。我们可以真切地从人性出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师也是人,和我们一样面临时代难题的人,仅仅是具体的命运行程不同而已;如果说大师有一点过人之处的话,那就是他们敢于做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生抉择。

胡适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不可说八分话。那么,没有证据的时候怎么说话呢?大师早已远去,我只好自己给个答案,没有证据,人性就是一种最可靠的凭证。从人性出发,大师也常常有小人的一面。因此,当我们寄望一个时代有大师出现时,那正是我们的人性被无情的压抑之时;而当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向大师一样有点“过人之处”的话,我们何须在意何为大师呢?

拾叁、怀念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敢于坦白记录自己的丑陋,而真实,永远是人类探求历史的方向。有些历史不容重温,那就点到这里。今天的革命或许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化,在Sora的算力革命呈几何级的进展当中,再谈老式的革命,分明过时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存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大地上,却又一次被孙先生所呼吁的那个“交相提掣”的世界引领着……

回到本文的开头,立足于世界局势下的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其充分意义应是整体的、奠基的、民族的、远见的。当我们评议何为大师的时候,我们没有自信叩问当下,只能返回民国,说胡适、鲁迅,说陈寅恪、蔡元培……我们更不应忘记他:一个真正领衔民国、并矗立于世界潮流之中的大师级政治家,孙先生。

1925年3月12日孙先生逝世了,距今几近100年,人们怀念辛亥革命。再过100年,我想,人们仍然怀念。

(完)

注释

1. (1)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2) 偿还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3) 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4) 保护外国居留军政府占领之域内人民财产。(5)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6) 外人有加助清政府以妨害国民军政府者,概以敌视。(7) 外人如有接济清政府可以为战争用之物品者,一概没收。 

2.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内发表了系列通告,昭示新政府的成立,在发表对内政策的同时非常关注对外交涉。10月12日,军政府照会各国驻汉口领事,表示承认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缔结之条约、赔款与外债,各国在华权利及外人在华财产一体保护。但同时表示,如有帮助清政府者,概以敌人视之。该照会明确表示了革命党人对晚清外交遗产的继承态度,以及所准备采取的外交原则。学界普遍认知,这样的声明是同盟会既定政策的运用,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正确选择。军政府的对外方针是中华民国外交政策的源头,决定了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的外交基调,在对待列强问题上,中华民国没有跳出同盟会和湖北军政府所发表的对外声明框架。

3.收复区“五子登科”之说,指接收者但重金子、银子、房子、车子、料子;又有“有条(金条)有理”,无法(法币)无天,以及“三阳开泰”之说,即“骂东洋(阳)、捧西洋(阳)、抓现洋(阳)”。

4.甲乙双方兵力对比(单位:万人)
1947年6月:甲方373、乙方195;
1948年6月:甲方362、乙方280;
1948年11月:甲方290、乙方300;
1949年6月:甲方150、乙方400。

【作者简介】呼斯楞,80后蒙古族,传媒人,自媒体人。

重温近代史(上:晚清篇)| 呼斯楞


往期文章:
年底采访“站市”有感
纪念高奶奶: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
缺乏善意的执法,还是执法吗?
孩子边输液边做题:不理解,也不支持
不能被大雪埋葬的记忆
雷丁学校的启示
昨日星巴克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呼斯楞 | 以人性的名义
呼斯楞 | 匹夫以色列
呼斯楞 | 哥哥的生日
呼斯楞 | 不以年龄划分的代沟
呼斯楞 | 新闻联播冲上了热搜
呼斯楞 | 老人家的一声叹息
呼斯楞 | 一幅好字,一身风骨

星星下山
一句真话,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