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概念的演变

文摘   科学   2024-10-14 00:01   北京  

腧穴概念的演变


黄龙祥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


文献来源:黄龙祥.腧穴概念的演变[J].针刺研究,1998(03):161-163.

全文2711字 阅读9分钟


早期的针刺治疗多为刺脉,这不仅在马王堆帛书及《内经》中有明确记载,还见于非医学古籍。

如《史记·扁鹊传》谓“(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论衡·顺鼓篇》曰“投一寸之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瘳”。这种刺脉疗法还广泛见于现代的兽医、藏医针灸实践。

对照《黄帝内经》与中国第一部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脉到穴的演变过程试举例说明如下:

1. 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

2.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岀,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跷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3.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二痏,在内踝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素问·刺腰痛》

4.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嗌痛不可纳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痏。

——《素问·缪刺论》

以上第一条病证,在《明堂经》中系“阳辅”穴主治;第二条病证为“承筋”穴主治,第三条为“复溜”穴主治,则《明堂经》此三穴分别由“同阴脉”、“会阴脉”、“昌阳脉”演变而来。而且“复溜”穴又名“昌阳”也反映了这种承袭关系;承筋穴又名“直肠”,也似与“直阳”有关,因古医籍中“阳”、“肠”因字形相近常相混。第四条病证则为“涌泉”穴主治,可知“涌泉”穴系由足下中央之脉演化而来。

不了解这一演变历史,则对于早期文献中腧穴证治便无法正确理解。

例如不少人将《史记·仓公传》中针刺治疗热厥证方“刺其足心各三所”误解为刺足心三穴(实为三次)。


此外,《明堂经》还有不少明显由脉演化而来的腧穴,如十二原穴、十五络穴等。它如大迎、人迎、天府、天池、天容、天窗、天柱、大杼、瘛脉等穴名原本也是脉名。

既是刺脉,其刺激部位就应当有一定的范围,而不是一个点。

例如《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又如“冲阳脉”指足背部脉动处,有相当的长度,由于它既是诊脉部位,同时又是针刺治疗部位,便渐渐演变为有确定部位的腧穴

但由于原冲阳脉的长度较长,故在其演变为腧穴时,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定位自然会有出入,遂有“足拇指后二寸”(《太平圣惠方》)、“三寸”(《龙门石刻药方》)、“四寸”(《千金要方》)、“五寸”(《灵枢》)等不同取法,而且还注明“摇足而得之”。

又如“太冲穴”也由“太冲脉”演变而来,《明堂经》载太冲穴部位一作“足大指本节后二寸”,一作“一寸五分”。也反映了这种由脉变穴的演变过程。二种定位其实并不矛盾,要之以脉动为准。

同样,其它原穴虽源出于十二原,但二者的概念也有区别。

这种脉、穴演变的痕迹直到宋代文献中仍可见到,如《太平圣惠方》卷一百曰:“凡妇人怀孕,不论月数,及坐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之。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寸间动脉中三壮。”又曰:“小儿秋深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寸间动脉中三壮”。

这种定穴法,以今天的标准化定位来看,似不规范,但它却反映了这类腧穴的本来意义。其实,古代文献中所有记作“动脉中”或“脉中”的经穴,都可以此法定穴。


又如“颞颥”穴也是由刺脉部位演变为穴位的。(见《脉经》、《千金要方》等书)。《明堂经》将此脉分作三穴,其上廉为“颔厌”,其中部为“悬颅”,下廉为“悬厘”。而主症很相似,均主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急”。

一脉分出三穴,主治自然相同。以今之腧穴概念目之是为三穴,而依古代腧穴观念,以上、中、下三穴总为一穴统称作“颞颥”可也。

又如耳后间青络脉,原本用作诊察小儿痫病。早在《灵枢·论疾诊尺》中已指明:“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瘛痛”;《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肘脚肿……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卷五载“候痫法”中也曰:“耳后完骨上有青络盛卧不静是痫候。青脉刺之令血出。”《太平圣惠方·明堂》卷一百曰:“小儿惊痫者,先惊怖啼叫,后乃发也。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注麦大”。而在《明堂经》中此络脉也分化为二穴,一为“瘛脉”,一为“颅息”,皆主治“小儿痫,瘛瘲。”


在早期文献中还可见到其它类与今之腧穴概念不同的腧穴。

例如《灵枢•本输》谓“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有过则至,无过则止”。杨上善注曰:“三寸之中者,三寸之际也。”可见《本输篇》中之“间使”与今之“间使”穴概念大不相同。

《明堂经》载会宗穴部位“在腕后三寸空中”,杨上善注曰:“空中一寸有上、中、下,总为会宗。”但上、中、下三空的主治各有侧重,其上空主皮毛,中空主肌肉,下空主羊痫、耳聋。

说明腧穴除了具有体表的定位关系外,还有立体层次关系,这些都值得今后系统研究。


《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曰:“凡《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

《小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敦煌卷子中取脊正中或前正中线穴多载此法,后世及现代医家多不解其意。依常法理解为夹脊三寸之义,改“横三间寸”为“横三寸间”;或以为背俞皆有三穴,皆因没有认真考察古代文献,不明古代腧穴概念所致。


《明堂经》以后,腧穴定位更加精确,几寸几分言之甚明,一寸之地可分为二三穴。故早期用于刺脉、刺络之一脉便可能相应地演变为二穴、三穴,其主治病证也开始有所区别,成为完全不同的穴。后人便很难辨识其是否源出于同一脉,或同一穴。
由于不了解脉与穴的关系所造成的最大分歧,当数十二脉口与十二“经脉穴”的混淆,其次是络脉与络穴的混淆
一问题较复杂,已另撰文详述(见1994年第3期《中医杂志》),以下简要论述络脉与络穴的关系。

十五络穴名原本是十五络脉名,出自《灵枢·经脉》。

十二经各别出一脉为十二络,其起点处即为相应的络穴,络脉的病候即为相应络穴的主治病症。

而督脉络穴虽位于其络脉起始处,但该络脉却在肩胛左右处始“别走太阳”;任脉之络则完全没有记载其别走之脉,失去了络脉的原意,而且该络名曰“尾翳”,与会阴穴别名“屏翳”字形非常相近,汉代《明堂经》编者已不能明辨,只好将“鸠尾”、“会阴”两穴均作为任脉之络穴,相应络脉的病候也同时归于此二穴中。

可见,任督之络脉与其络穴的关系与上述规律不尽相符。


《明堂经》中除了十五络穴之外,还有所谓别络穴。

如委阳穴“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两筋间,扶承下六寸,此足太阳之别络也。”《明堂经》以下诸书对本穴部位记载多相同,但由于后世医家不了解络穴与络脉的关系,故对本穴的定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唐代王冰认为此穴与殷门穴同高(见《素问·刺腰痛》)。

现存的针灸铜人、《明堂图》以及附有腧穴图的针灸古籍,如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针灸铜人、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针灸铜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藏明代铜人;明、清各类《明堂图》以及《针灸资生经》、《西方子明堂灸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集成》等书附图,均将“委阳”标于约与“殷门”穴同高处,即取《明堂经》“扶承下六寸”之意,显然这是没搞清络穴与络脉的关系所致。

络穴位于络脉起处,特别是“脉出”处。

例如,脾之大络——大包,《明堂经》作“脉出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九肋间及季肋端,别络诸阴者。”但相应的络穴——大包,诸书都定于“渊腋下三寸”,未有定于“九肋间”及“季肋端”者。

再者,若将“委阳”定于承扶穴下六寸,与殷门穴同高,则“浮郄”便高于“殷门”穴,而历代针灸书中未见如此排列。再从穴名分析,腘窝中谓“委中”,而其外侧(阳)称“委阳”;腘窝中为“郄中”,而其上方称“浮郄”,相互关系很明确。

对此,明初名医楼英有专篇论述(见《医学纲目》卷)。

现代针灸教材及国颁标准《经穴部位》都将委阳穴定位于腘窝外侧,这是很正确的。
以上简要论述了经穴概念的演变过程,至于其它腧穴的演化历史,限于篇幅未能涉及。

特别说明
  1.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3.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

鍼灸明堂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官方公号,科学普及、公益传播中国针灸经典医籍文献、学术史、理论研究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