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素》记载探索督脉经的起源

文摘   2024-10-30 07:34   北京  

从《太素》记载探索督脉经的起源

张建斌1   赵京生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张建斌

澄江针灸学派传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针灸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流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专委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胃肠病专委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针灸理论及其临床转化,中医针灸技术规范及其临床应用,针灸学术史与流派等。

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主编出版《十二经脉理论临证指要》《经络千古裂变:理论演变与临床应用的断代研究》《澄江灸学派特色诊疗技术》《承淡安医集》《中医古籍珍本集成·针灸推拿卷》《针灸医籍选读》《针灸推拿学专业导论》等著作、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江苏省科技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一等奖等。

文献来源:张建斌,赵京生.从《太素》记载探索督脉经的起源[J].中国针灸,2008, (03): 234-236.

全文3972字,阅读12分钟

摘   要:依据《太素》对督脉经的记载,深入分析和探讨《太素》中对督脉经的认识和特点,并与《内经》《难经》中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要早于传世督脉经理论,推测《太素》记载的督脉经可能是传世督脉经理论的早期形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与“脊椎法”的临床实践有关,这可能是督脉经起源的临床基础。

主题词:针灸学/历史;督脉;《黄帝内经太素》

Probing into origination of the Governor Vessel from recording of Taisu

ZHANG Jian-bin1, ZHAO Jing-sheng2

(1.The 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2.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cording of the Governor Vessel in Taisu(Commentary on Huang di's Internal Classic), deeply analyze and probe cognition and feature of the Governor Vessel in Taisu,and compare with other related literatures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and Classic on 81 Medical Problems, discovering that cognition of the Governor Vessel in Taisu is more early than the theory of the Governor Vessel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infer that the Governor Vessel recorded in Taisu possibly is early model of the theory of the Governor Vessel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Further studies discover that cognition of the Governor Vessel in Taisu is relat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of “spinal cord method”, which possibly is clinical basis of origination of the Governor Vessel.

Key words Acup Mox Science/hist; Governor Vessel; Commentary o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尽管古代对于经络理论的起源缺少直接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代对于经络理论的不同记载和叙述的差异性,探索其起源,因为部分认识上的差异性能够体现理论的传承过程。督脉作为奇经八脉理论的一部分,在《难经》中得以系统阐述。而《难经》前后文献记载的差异性及早期医生的不同阐述,为探索督脉经的起源提供了线索。杨上善在《太素》中对督脉的认识和讨论,为我们提供了督脉理论的早期形式,现论述如下。

1

传世督脉经的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督脉经的认识,主要以《内经》《难经》的记载为依据,包括《素问·骨空论》督脉经循行和病候、《素问·气府论》督脉经腧穴、《灵枢·经脉》督脉经别络以及《难经·二十八难》督脉经循行、《难经·二十九难》督脉经病候等为主要内容,综合而成。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1]159(《素问·骨空论》)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1]157(《素问·气府论》)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2](《灵枢·经脉》)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3]65(《难经·二十八难》)

        “督之为病,脊强而厥。”[3]67(《难经·二十九难》)
       另外,还有记载督脉经的长度(《灵枢·脉度》)、将风府穴归为督脉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等。
       上述记载构成了传世督脉经的主要内容。自《内经》以降,历代相传,至今,也是当代中医针灸学关于督脉经认识的主体。

2

《太素》督脉经的特点


       杨上善在《太素·卷十一·气府》中记载:“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六穴:项中央三,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间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4]306。虽然原文是针对督脉经腧穴的记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原文的叙述和表达的实际含义知道,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督脉经。

《太素》督脉经的特点主要有三:

       首先,《太素》督脉经联系部位局限。原文与《素问·气府论》以相同的形式记载督脉经的腧穴,但是具体的腧穴数目存在差异:《太素》督脉经26穴,《素问·气府论》督脉经28穴。仔细对比,这里不仅仅是相差2个腧穴的问题,而是《太素》督脉经根本缺少头部和面部腧穴的记载。与《内经》的头面部联系、《难经》的“入脑”相比,联系部位仅局限在脊柱段,与传世督脉经认识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次,《太素》督脉经在颈项部的范围较广。杨上善在注解“项中央三”时说:“项中央者,项内也,非唯当中也。故项内下行,哑门一,天柱二,为三也;上行,风府一,风池二,为三,总有六穴也。督脉上入风池,即为信也。”从这可知道,《太素》督脉经分布在颈项部包括后正中线及两侧,因此腧穴也包括了风府、哑门、风池、天柱;而且,杨上善还特别强调“督脉上入风池,即为信也”的说法。《太素》督脉经中,关于颈项部的风府、风池、哑门、天柱四穴六点,是一个整体,都属于督脉经腧穴。而现在一般将风池、天柱理解为足少阳脉和足太阳脉腧穴。

       第三,《太素》督脉经在腰背骶部的腧穴较多。杨上善在注解“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间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时说:“大椎至骶二十一节,有二十间,间有一穴。”由此可知,《太素》督脉经脊柱段的腧穴,是从大椎以下,每相邻两个脊椎棘突之间有1个腧穴,二十一椎共20穴。《太素》督脉经腧穴包括了对大椎以下每一脊椎间隙的认知。

        从上述特点可知,《太素》督脉经与传世督脉经存在不尽相同的学术观点。主要差异是《太素》督脉经局限在对脊椎段(包括颈项部、背腰部和骶部)的认识;但就脊椎段腧穴数目提示,《太素》督脉经对脊椎的认识要精细、全面。而原文最后的“脊椎法”,可能就是提示《太素》督脉经的本来面目和来源依据的。

3

《太素》督脉经的历史地位


      对比《太素》督脉经与传世督脉经在认识上的差异,可知《太素》督脉经可能要比传世督脉经出现早,传世督脉经是在《太素》督脉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为:

(1)《太素》督脉经仅对脊椎有认识。传世督脉经除了有脊柱段的循行外,还有包括头部和面部的循行和脑的联系。从认识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过程来看,《太素》所记载和引用的督脉经,在认识上应当早于传世督脉经(《内经》《难经》督脉经)从原文在脊椎段、26穴、脊椎法,三者记述上的高度一致和完整性,也排除了杨上善《太素》督脉经对头面部认识存在缺失的可能性。
(2)脊椎法与督脉经腧穴。《太素》和《素问·气府论》在记载督脉经腧穴时,都以“脊椎法”作结语。《太素》为“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间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大椎以下在后正中线上共有20穴;《素问·气府论》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依据《针灸甲乙经·卷三》记载,《素问·气府论》督脉经大椎以下在后正中线上共有11穴: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陶道(1椎下)、身柱(3椎下)、神道(5椎下)、至阳(7椎下)、筋缩(9椎下)、脊中(11椎下)、悬枢(13椎下)、命门(14椎下)、腰俞(21椎下)、长强(尾闾骨下)。

      我们将前者称为《太素》20穴、后者为《气府》11穴。进一步比较两者的关系后发现,《太素》20穴并不是《气府》11穴基础上的累积和发展,而是相反,《气府》11穴可能是对《太素》20穴的理论化提高或者简化。

      从《太素》20穴到《气府》11穴,这种变化与古人对术数的重视和应用有关。可以推测:

首先确定第7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
其次,将脊柱以7为单位进行分段,即有颈椎七节为“上七节”(《灵枢·骨度》)、大椎,大椎下7椎下至阳穴(阳中之最阳)、下14椎下命门穴(阴中之阳)和下21椎下腰俞穴;
再次,从陶道(1椎下)到悬枢穴(13椎下),选择所在脊椎序数属于阳性(奇数)的点进行腧穴定位和命名;14椎以下属阴,不能仿此类用。
故而出现大椎以下11穴的结果(注:大椎下6椎下灵台穴、10椎下中枢穴、16椎下腰阳关为唐·王冰所加;17椎下为奇穴;2、4、8、12、15椎下至今尚缺少腧穴与命名)。

       对脊椎法与督脉经大椎以下后正中线上腧穴认识的变化,提示了《太素》督脉经向传世督脉经过渡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督脉经腧穴理论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3)《太素》督脉经当为古督脉经的文献学依据。《黄帝内经》从汉朝刘向校书之后,辗转流传,唐宋时又经过王冰、林亿、史崧等人的校注整理,以致于某些文字、词句以及篇章结构等都已经与原书不同,造成了后世对《内经》在认识上的许多歧义。《太素》是现存最早的《内经》传本之一,而且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它为我们了解古本《内经》原貌、正确认识理解《内经》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文献依据。

       虽然《太素》成书于隋唐时期,但是保留了古本《内经》的文字和内容,又由于该书成书以后,在国内历史上一直没有被更改过,比较完整地保留和体现了唐朝以前《内经》的内涵。因此,《太素》引用和保留古督脉经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是最有可能的。而传世本《内经》中督脉经的写作年代,可能要晚。

       值得注意的是,杨上善在《太素》阐述督脉经的认识时,还有引用和比较了《明堂》督脉经24穴的学术观点,并进行存疑(“凡二十四穴,督脉气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4]307。也就是说,在杨上善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关于“督脉经”的不同认识。对照《内经》(杨上善所阅读的)与《明堂》的差异,杨上善并没有将《明堂》的观点(与传世《素问·气府论》基本相同)作为“正统”学说,而是采纳了督脉经的另外一种认识观点,也即为我们探讨和追溯督脉经的起源提供了视角和窗口。

       由此可见,《太素》督脉经可能要比传世督脉经早出,可能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古老的督脉经形式。

4

督脉经来源于对脊柱的认识

      《太素》督脉经和传世督脉经的认识都与脊柱有关,首先即是“脊椎法”。而早期“脊椎法”实践结果对脊柱段腧穴的认识意义,首先是依据脊椎的序数或本身特征对腧穴命名,《内经》相关文字印证了这一推断。

例如《素问·缪刺论》中记载:“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1]176该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古代医生触摸脊椎以及确定病变脊椎位置的具体方法和依据,也提示了“脊椎法”的临床过程。“从项始”,提示了脊椎法的第1步,确定第7颈椎棘突;“数脊椎”,提示了对脊椎序列的关注和认识。根据这样的临床实践,发现脊椎上一些点位以及这些点位与特定临床症状、疾病和针刺这些点或腧穴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十分可能的;对于发现督脉经腧穴和腧穴主治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和必需的。

再如《素问·刺热》记载:“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1]93。原文中出现的腧穴名称,如“三椎下间”“四椎下间”“五椎下间”“六椎下间”“七椎下间”,提示:

①这些腧穴都在脊柱棘突间隙;

②腧穴还处于没有特定名称的阶段,仅仅根据所在脊椎的序列号码进行命名;

③这种实践提示,对脊椎的认识是一个一个没有间断的,脊柱上不同位置的点与一定的内脏发生关系。

       随着对督脉经脊柱段腧穴认识的积累,仅仅依靠脊椎序号编码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对腧穴进行命名,首先依据的还是脊椎本身的某些特征:例如大椎(第7颈椎)、陶道(大椎下1椎)、身柱(大椎下3椎)、脊中(大椎下11椎)、悬枢(大椎下13椎)等。

       因此,依据“脊椎法”的临床实践,尤其是对大椎穴下每一个椎体的触摸和认知,出现《太素·卷十一·气府》中记载的每个脊椎下一个腧穴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应该的。

5

小结


     《太素》中存在有与我们传统认识不一样的督脉经,包括其循行范围和腧穴分布等。《太素》对督脉经腧穴的记载,提示了比传世督脉经更加原始的古督脉经存在;依据“脊椎法”的分析,也更加接近临床实践,而传世督脉经的理论化程度相对更高;《太素》的记载,为我们探索督脉经的起源提供了空间。

参考文献

[1]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2]佚名.黄帝内经灵枢[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62.

[3]滑寿.难经本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针灸生:周雨童

针灸师:李宝金


特别说明

  1.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3.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委会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

鍼灸明堂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官方公号,科学普及、公益传播中国针灸经典医籍文献、学术史、理论研究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