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问·热论》看《内经》中
An Insight into Different Theories on Channels in Canon of Medicine from Point of View of Plain Questions-On Febrile Diseases
KEY WORDS:theory of channels; theories on six channels of foot; Plain Questions-On Febrile Diseases
摘要:《素问·热论》篇经脉理论属于足六经理论体系 ,本篇经脉理论在经脉循行、与脏腑属络关系、经脉病候等方面均不同于《灵枢·经脉》篇 ,明显属于从出土经脉文献到《灵枢·经脉》篇之间的时段。《内经》中还有多篇属于足六经理论体系 ,重视并加强足六经理论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经脉学说。
《素问·热论》篇是运用经脉理论来阐述热病的发生、发展、传变、预后等内容的专篇,其通篇采用六经(即三阴三阳)来论述热病。
关于经脉循行
本篇经脉循行有以下特点。
第一,三阳脉的循行描述的起始句格式为“其脉······”,而三阴脉的格式为“某某(相应的经脉名称)脉······”。
第二,经脉循行描述较为简单,其循行之处多为肢体的远端、头面颈项部。如巨阳脉至风府,阳明脉至鼻、目,少阳脉至耳,太阴脉至嗌,少阴脉至舌本。比较特别的是厥阴脉,其与阴器发生联系。可以看出,这样的安排是有目的的,它是为了突出足六经与头面远端部位的联系。此外,《灵枢·根结》篇足六经结的部位也大都是在头面远端部位,由此看来,二者都属于足六经理论的范畴。
第三,在经脉循行是否联系脏腑的问题上,阴脉与三阳脉是截然不同的。
三阳脉是不与脏腑发生联系的,而是抽象地表述为,巨阳主气、阳明主肉、少阳主胆。关于是否“少阳主胆”的问题有持异议者,如《太素》、《甲乙》中并作“少阳主骨”。从原文看来,三阴脉与脏腑有联系,而且巨阳、阳明也只是分别主“气、肉”,因此“少阳主骨”是较为可信的。这也反映了足六经理论所表达的热病的传变规律是由肢体组织向脏腑深入的。
三阴脉均与脏腑有联系,太阴脉是“布胃中”,少阴脉是“贯肾络于肺”,厥阴脉是“络于肝”。不难看出,太阴脉与脏腑的关系是不同于经典的经脉脏腑对应关系的,相反却是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一致的,太阴脉在《素问·热论》中是“布胃中”,而在《阴阳十--脉灸经》中却是“被胃”,可见其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有渊源的。
本篇三阴脉虽然皆与脏腑发生联系,但与《灵枢·经脉》相比,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显然没有后者那样明确、规范。《灵枢·经脉》中“属”字用来联系经脉所对应的脏腑,“络”字用来联系与之相表里的脏腑,相反《素问·热论》中这种用字情况显得较为随意,并不很严谨。因此,《素问·热论》的经脉理论是要早于《灵枢·经脉》的。
关于经脉病候
经脉循行与经脉病候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本篇经脉病候多表现为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病候,总体来看与《灵枢·经脉》病候是大体一致的,较为特别的是阳明脉的“目疼”病候。
《素问·热论》阳明脉的“络于目”、“目疼”均不见于《灵枢·经脉》中的足阳明脉。《灵枢·经脉》中足阳明脉的循行为“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由此可见此处足阳明脉是在鼻部通过足太阳脉而与目部发生联系的,但在《灵枢·经脉》中足太阳脉的循行丝毫没有涉及到鼻部,那么《素问·热论》阳明脉的“络于目”、“目疼”从何而来呢?
我们发现《足臂》中足太阳脉循行“之鼻”,可见足太阳脉在《足臂》中是到鼻部的,这也为其与足阳明脉发生联系建立了可能,在《内经》中这种可能成为了现实,《素问·风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此处的“循脉而上至目内眦”无疑就是足阳明脉与足太阳脉交接的充分体现。
另外,《灵枢·终始》、《素问·诊要经终论》中阳明终者的表现中均有“口目动作”病候,而且《针灸甲乙经》中足阳明脉有一些腧穴主治中也是有“目痛”病候的。由此可见,《素问·热论》的“目疼”病候归于阳明脉是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的。
原文在论述三阳脉病候以后,又说“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同样在三阴脉病候以后,也有“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不难看出,本篇认为三阳脉病候与三阴脉病候在病理层次上有深浅之分的,热病的传变顺序是从三阳脉到三阴脉,三阳脉是“未人于藏”,因此其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故可汗而已,这也反过来论证了本文前面“少阳主骨”的观点。三阴脉均与脏腑发生联系,因此其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这种以三阴三阳脉来论述疾病深浅轻重的方式,早在《内经》时代以前就有记载。马王堆帛书《阴阳脉死候》中是这样描述的,“凡三阳(天气也)其病唯折骨裂肤一死。凡三阴(地气也)死脉也,(阴)病而乱,则不过十日而死。三阴腐藏烂肠而主杀。” [2]此处再次印证了《素问·热论》经脉理论与出土经脉文献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本篇“巨阳”的名称也体现了这一点。
虽然本篇的三阴脉循行均与脏腑联系,但在其经脉病候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脏腑的病候,因此这种经脉与脏腑的联系恐怕在更大程度上还只是徒有形式而已。这也说明本篇经脉理论是不同于《灵枢·经脉》篇的。
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第2版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3.
[2]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1.
针灸生:郭晓艺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