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经腧穴远道主治规律的理论形式
赵京生
文献来源:赵京生.足经腧穴远道主治规律的理论形式——根结理论解读[J].中国针灸,2008,28(5):387-391.
全文6364字,阅读20分钟
[关键词] 取穴/方法;根结;足经;选穴,远道
Theoretical form of distant indication rule of acupoints on the Foot Channels: an explanation of Gen-jie theory
Zhao Jing-sheng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ABSTRACT: It is indicated through analysis of formation and intension of the concept and theory cognition of Genjie that particularity of Genjie theory is summarizing both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acupoint parts a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acupoint indication disease-symptom parts, and its scientific values are refining indication rules of acu-points on the Foot-channel and giving a theoretical form; the effects of acupoints on four limbs, six channels on the feet and the 11 vessel models in formation of channels and acupoints are of more elicitation for inducing cognition of the essence of channel theories.
KEY WORDS: Point Locating/methods; Genjie, Foot Meridians; Point Selection, Distant
经脉腧穴理论基于针灸实践经验,蕴含古人对机体内在联系规律的独特认识,其价值有待今人的再发现。
根结乃经脉腧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较为特殊,其内容以经脉为纲,但只有足六经,涉及身体上下关系却不谈经脉循行,既有腧穴也有部位,还包括病候。
这种模糊的面貌使后人难以清晰认识其理论本质,影响对其科学意义的揭示。笔者在考查《内经》《甲乙经》及简帛经脉文献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就根结理论概念、科学价值等试作分析。
1 “结”部及其认识
1.1 “结”部
根结理论的完整内容出《灵枢·根结》,部分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
根,皆为足经井穴;结,都是头身器官或部位。
然而,对结部从腧穴解释者自古有之,有必要一一析之。
足三阳之“结”处,《灵枢·根结》已有解释,其中太阳“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少阳“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部位明确。
唯阳明“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不甚明白。《说文》:“颡,頟也。”按:頟,额的本字。《方言·十》:“頟、颜,颡也。”足阳明脉在头面部由下而上至额部路线的描述,早期以目为参照,后以耳、发际为参照,《阴阳十一脉灸经》:“穿颊,出目外廉,环颜。”《灵枢·经脉》:“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表明应位于额的两侧,上至额角。故杨上善对《太素》卷五《阴阳合》“结于颡大” 一句,注曰:“阳明脾府之脉⋯⋯上行聚于颡上额颅。颡,额也。”楼英、马莳则直接释以头维穴。然《甲乙经》作“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颃颡,颃颡者钳大,钳大者耳也。”这显然与《灵枢·卫气》足阳明“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及手阳明“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有关,其中原因有待研究。
足三阴之“结”的具体所指,多有误者。
太仓,《内经》中只有两篇提及。《灵枢·胀论》说:“夫胸腹,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太仓显然是对胃的功能的比喻。故《灵枢·根结》之太仓非穴,乃胃之别称,当无疑义。解作穴名者,盖误以《甲乙经》“中脘,一名太仓”释之。廉泉,此处非指穴,乃舌下部位。《灵枢·忧恚无言》:“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灵枢·口问》:“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灵枢·刺节真邪》:“取廉泉者,血变而止。”《素问·刺疟》:“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廉泉用作穴名是后来之事,部位不同。
足厥阴之结,问题颇多。首先,“玉英”,此指前阴。《灵枢· 胀论》说:“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灵枢·刺节真邪》:“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古人常以“玉”为前阴雅称,如帛书《十问》:“鸣雄有精,诚能服此,玉筴(策)复生。大(太)上藝遇,癰(雍)坡(彼)玉寅。”“接阴之道,以静为强,平心如水,灵路(露)内臧(藏),款以玉筴(策) ⋯⋯”玉策、玉窦指男女阴器。《脉经》卷九第四:“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日龙门,三曰玉门。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女属玉门。”《医心方》卷二十八《房内·四至》:“玉茎不怒,和气不至。”《素问·气府论》所记足厥阴脉的唯一腧穴即位于前阴旁:“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故杨上善注云:“廉泉乃是涎唾之道,玉英复为溲便之路,故名津液道也”(《太素·卷二十九·胀论》)。然多误以为《甲乙经》任脉经穴“玉堂,一名玉英”[1]。
其次,“络于膻中”,此与阴脉言结的体例不一,丹波元简即指出:“厥阴特多此一句。”《太素》卷五《阴阳合》无此四字,卷十《经脉·根结》“络”作“终”。《内经》所载 “膻中”的含义多指部位,如上文所引“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灵枢·胀论》),以及《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由“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灵枢·背腧》)可知,此膻中即指胸中。《灵枢·经脉》云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落心包”,明确属部位。无论简帛脉书还是《灵枢·经脉》,前胸部皆非足厥阴脉的特定循行分布之处;《甲乙经》中胸部玉堂、膻中二穴,明确属任脉,没有与其他经脉交会。考《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其中的气、终始、膻中、玉堂等,在《灵枢·根结》中为关键字词,而玉英曾为玉堂穴别名,至迟已见于《明堂》,此难所反映的膻中与玉堂关系,会使人与足厥阴“玉英” 相联系;加之《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而《灵枢·根结》有“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也会使人以为膻中与足厥阴相关。故膻中似系玉英之旁注,误入正文。
根结之“结”处,都是其经脉循行于头身的终点或近终点的特定部位,这在简帛医书所载早期经脉理论中更为明显,《阴阳十一脉灸经》尤其如此。参见表1。
1.2 结部认识的形成
经脉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各脉有其特定循行部位,特定部位沿身体长轴纵向延伸,与该脉的病候部位一致。
纵向部位尤其是经脉两端部位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尤为突出,并主要体现为四肢部位腧穴对头身远端部位的作用(治疗效应),近头身部位的病症因此成为相应经脉的主要特征性病候。
上述“结”之处为其脉行于头身的终点或近终点的特定部位,那么“结”所相关的应该是体现这些经脉特定部位的病候。经反复对比研究发现,足三阴三阳“结”的部位与《素问·厥论》中六经厥的部位高度吻合。参见表2。
《素问·厥论》的原文中对六经厥没有称足,但从“厥状”不难分辨 出确属足经无疑。按照《内经》辨证与治疗的关系,对“厥状”以足六经分证,就意味着取足六经治疗。如:
太阳: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䀮䀮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灵枢·杂病》)
阳明: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灵枢·厥病》)
少阳: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灵枢·杂病》)
少阴: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灵枢·杂病》)
太阴:腹满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灵枢·杂病》)
厥阴:小腹满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时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灵枢·杂病》)
这些“厥状”几乎都属于足六经病候中的远道特征性病候,而其病候部位与足三阴三阳“结”的部位又是如此一致,十分清楚地显现出“结”是对足六经所治头身病症(或者说治疗效应)部位的归纳、提炼、概括。
此外,《素问·热论》的六经辨证治疗也较集中地体现了足六经部分头身病候,并明确以足六经循行说明辨证归经的依据,从中不难看出这些部位病候的实际意义,也有助于认识足经远道部位病候及其与“结”的关联。
2 根部及相关认识
足六经根穴对结部的效应,《内经》中有实用之例,如根结中的“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其应用:“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素问·缪刺论》);又如“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其应用:“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素问·缪刺论》)。这一方面反映根结理论确实基于针灸实践,另一方面表明足端部位腧穴(井穴)应用范围较后世为广。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其手太阴、足太阴之经脉名谓肘膝以下穴,其臂、股谓肘膝以上腧穴。同一经脉腧穴却以部位区别为两种不同表述方式,正是四肢穴以肘膝为界的不同形成背景及意义在记述形式上的清楚体现。
3 根结的意蕴
基于上述分析,就不难理解根结本义。“根”,植物之根,在下,对植物具决定作用,引申出始、本原的意思。“结”,《说文》:“缔也”,谓绳相连结,引申出系、聚、归结、果实、终之义,其位在上,是植物之根作用的结果,杨上善认为:“根,本也;结,系也”(《太素·卷十·经脉根结》);“结,聚也”(《太素·卷五·阴阳合》)。
根结理论中,根穴具有的两个共性是:同在下肢末端部位,同治上端头身部病症。单就一经而言,这上下两处的特点是都位于本经的一端。
古人对四肢部腧穴主治规律的认识,若单从腧穴角度讲主要体现于腧穴分类和记穴方式,并常以后人以为的“经脉”形式出现,根结理论亦是如此,不过有些特殊罢了。
其实从《灵枢》的篇目安排上也可以看出,在第十篇《经脉》之前的九篇中,主要内容不是“经脉”,而《根结》为第五篇。但正是根结理论似经似穴的特性,其价值就不仅在于指导临床选穴之实用,而且可引导我们由经脉与腧穴的关系去探索认识经脉理论的本质。
4 根结的误读
对根结理论,有两点需特别指出:
其一,“结”不能以腧穴解释,否则根结理论将尽失本义。将结部作腧穴,乃古代注家的误读,如马莳对《根结》篇名的解释:“根于某穴,结于某穴,故名篇。”杨上善释根结多基于标本。这因于《灵枢》的类似内容,《根结》篇的根溜注入,《卫气》篇的十二经标本,形式都与根结类似,在上的“入”和部分“标”明确为腧穴,且根结和根溜注入二者之根同是井穴。若仅着眼于这些形式的相似,几乎必然引向对内容及其意义的相同理解。
其二,根结的指向性很强,以根结区别表达上下两端,清楚地限定了二者关系的单向性,即此远治作用仅下对上,而不包括上对下,这与早期经脉走向一致,实为十一脉模式的理论认识,故头身部腧穴对其他部位的治疗作用不属根结理论内涵,否则易致概念混乱。至于说“结”处腧穴能够治疗所在之头身病症,则属局部治疗作用,不具特殊性,也不是根结理论的意义所在。
不明确这两点,对根结会有更多的误读。
比如,何以根结只限于足六经而不及手经?
古人不但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已由此联系到六经辨证,如姚止庵说:“然篇中止(只)言足经三阴三阳,而不及手之六经,不知何故。《热论篇》所言伤寒,亦止(只)足六经。后张仲景作《伤寒论》,更无增益。岂人身十二经脉偏重在足欤?抑足之六经果足以概手,而手之六经无离合之用,故可略而不言欤”(见《素问经注节解·卷一·阴阳离合论》),可惜解释不得要领。
对此,要从经脉形成发展过程的历史角度去分析,足六经的特殊性在简帛脉书所代表的早期阶段就已显现,是见于《内经》的许多针灸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基础,根结乃其中之一[2]。
标本、根溜注入等与根结具有相似性的内容,从更大范围看,都属十一脉模式。这种理论模式的主要基点即四肢腧穴对头身远道部位的效应规律,所以其形式皆以四肢为根本。在这一点上,根结、根溜注入、标本等具同源性,然相互有别。
但如果未明根结有足六经的认识基础,视十一脉模式的理论内容相互等同,就会以为根结不及手经是《内经》略而不言,或属于未发展完善。
元代窦汉卿《标幽赋》中的“四根三结”,其“四根”若非出于突出四肢与头身之上下相对而是实指四肢之根的话,就涵盖了根结和根溜注入,王国瑞《针灸玉龙经》的注解,除引《内经》根结、根溜注入之文,又给出手三阴经腧穴,以使根结内容成完整的手足十二脉。此类“补充完善”的解读方法,至今仍不乏见于中医针灸理论的研究,如果不是以探究其理论的形成演变为前提,势必造成概念的模糊和内容的失真,影响对其本意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京生.足厥阴肝经主小便病候的由来与演变[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2):40-41.
[2]赵京生,张民庆,史欣德.论足六经的特殊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2):36-37.
特别说明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