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证紧扣病机四证,子宫肿瘤单凭酸药代刀!

文摘   2025-01-14 08:24   广东  

成某,女,57岁

初诊时间:2023年3月19日

西医检查:肺结节,肝囊肿2.2cm,小淋巴结0.6cm,骶管囊肿10mm,宫腔内容物病理:中分化子宫内膜腺样癌

主诉:发现子宫内膜癌3个月

刻诊:

偶口苦口干,饮少,喜稀饭,喜热饮,纳可,左侧小腹偶自觉刺痛感,大便1-2日一行,时头可后稀,时可时稀,小便黄,有味道,时有排尿微痛,夜尿无。绝经9年,阴道内有不规律微量出血。时有带下,带下有血色。话多气短头晕,双耳痒,鼻可,眼睛干涩。心悸,胸可,胁肋胀痛,眠差,睡时易惊醒,梦可,焦虑。腰骶怕风冷疼痛,手脚可,白天汗可,晚上汗多,恐惧时小腿发软,汗多,汗后不冷,不喜覆被。

脉细弦,舌淡紫红嫩苔黄白腻边齿痕,右下睑淡白边红,左下睑淡红边红,腹微满,下肢中度袜痕、血络浮露,手温、手指微冷。

基础病机 

表束 表寒轻证 中风 伤营

太阴 伤血 血少轻证 里寒轻证  里虚 水饮

阳明 里热 里结 外热轻证

病机约分 

伤营+里寒虚淡饮+火证

六病 

类厥阴病

四证 

火证、水证、血证

分析

表里观:患者在表位见头晕、耳痒、心悸、胁肋胀痛、眠差、腰骶怕风冷痛、多汗、手指冷,在里位见口干、口苦、腹痛、便迟、便稀、小便异味、排尿微痛、带下有血,可见表里的症状均繁复,故表里俱急。

正邪观:患者即有口干、口苦、腹痛、腹满、胁肋胀痛等邪实的层面,又见下睑淡白的血少的层面,故为虚实夹杂。

津液观:患者既有带下、小便异味的水证层面,又有口干口苦、腹满、睑红的火证层面,同时兼有下睑淡白的津血不足的层面,血少而水火胶着,影响营出中焦的路径,故而出现伤营血痹的种种表位的不安不和。

处方

赤小豆当归散改汤       

赤小豆(发芽)48全当归6酸浆水60ml

30剂

处方思路

经过三观的分析可见,患者表里、寒热、虚实夹杂,是一个典型的类厥阴病。虽有诸表证,但攻表则会导致里位的水火冲逆;虽有里位的水火诸证,渗利则对火证不利,清热则又对水证不利;虽有血少而有不能甘滋,否则又会加重水火邪气。故我们选用类厥阴三法中的酸药法。在四证层面,患者是火证、水证、血证,所以我们需要选取酸药中兼顾水火血的药,故选用赤小豆当归散。酸温的赤小豆配伍酸浆水,兼治水火,配合少量的当归更能补养津血。

许师:首先火证证据链是足够长,所以会出现手温口干口苦,目涩。然后里虚淡饮也有证据链,所以有这种大便稀,小便不利,带下有血,水血同病。这首先它是一个厥阴三法中的一个法度,那么大家会选择哪个方子?

学生:赤小豆当归散

许师:对100分。

许师:所以说你是先从六经中去找,然后它夹杂了寒热,杂错了水火,那么它是厥阴的杂错的状态,然后它又有津血虚,又有水火的胶着,酸药法是最合适的,因为柴胡前胡都不合适这种情况,赤小豆当归散30剂。

许师:还是比较典型的赤小豆当归散证,即使你的思维还没升华到六经辨证上来看的话,你有可能也会组合成这个方子。这个相对来说它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但是我们虽然是有这种有些症状比较凸显的或者明显的,大部分症状和六经这种条文证不相对应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就肯定要先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既然我们是学经方的,你不用六经辩证,用经方肯定用不到一个灵魂,肯定用不到一个它适当的程度,达不到那种对病真方有神验的那种境界。你是不是从六经上去归类的话,你归到厥阴再去看的话发现它更合适了,这就是依法统方的妙处。

二诊:

复诊时间:2023年6月6日

服药后变化:睡眠改善,大便改善,已无气短头晕,分泌物减少、颜色减淡。

刻诊:

口苦,偶刷牙齿衄,饮少,饮温,纳可,小腹偶胀,偶腹凉,大便可,尿热。绝经10年,白带偏黄,外阴肿痛擦拭时有刺痛感。头可,胁肋可,疾走后自觉肺痛,眠可,梦可。怕风冷热,右肩膀及右膝盖风吹后及受冷疼,腰酸,自觉手脚心热,右腿膝盖下楼疼,小腿无力,脚后跟疼,皮肤可,汗多,盗汗,汗后脖颈部凉疼,热敷缓解。

脉弦缓,舌紫红质嫩舌质厚苔白厚腻欠润,下睑淡白边红鲜水润,目上窠肿,腹满,下肢袜痕、血络、轻度脱屑,手潮手凉。

基础病机

表束 表寒轻证 中风 伤营

太阴 伤血 血少 里寒轻证 水饮

阳明 里热 里结 水热 外热轻证

病机约分

伤营+里寒淡饮+火证

六病

类厥阴病

四证

火证、水证、血证

处方

1 赤小豆当归散改汤       

赤小豆(发芽)48全当归6酸浆水60ml

2 半量外台桑白皮汤         

桑白皮(带黄皮)60

各15剂,2-2交替。

处方思路

在一诊后,患者的水证、火证、血证均得到改善,因而睡眠、大便恢复正常,已无气短头晕,阴道不规则出血亦缓解。这一诊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患者出现了怕热和手足心热的层面,是在一诊填充津血以后,患者虚热转实,故在此诊更应兼顾火证层面。患者仍是类厥阴病而以水证、火证、血证为突显,方1我们继续使用赤小豆当归散,全解病机;方2我们选用了酸药法中酸寒的桑白皮,以对治这种虚实夹杂的火热。

许师:那这个肯定是酸药法了,因为我们用理中法火逆会加重,这种胶着重的状态我们讲过,比如说患者是水逆、火逆,水逆和火逆都有所急所苦,但是我们如果过用理中和温渗的话,火逆加重的情况,或过于苦下寒清的话,寒虚会加重的情况,经方是用酸药来解这种胶着状态的。先用赤小豆当归散,再用半量的外台桑白皮汤,这两个方子都是酸药法,第一个方子增加濡养固护津液,第二个方子在补益的基础上怎么样去更好的去对治转实的水热层面。那么我们为什么都会用放桑白皮汤这个方子呢?你看患者虚热转实的火逆也很重,她手心灼热,但是是不是我们需要润降津血,不能去过度苦下寒清呀?同时目上睑是非常重的肿吧,这种肿的话,你如果一直补津液的话,她是不是水会越来越盛?所以你需要用桑白皮去润降而利小便。

十三诊

复诊时间:2024年9年5日 

刻诊:

口可,不喜饮,饮热,饮冷无不适。纳可,胃可,腹可不凉,大便日1次,成形,顺畅。小便可,夜尿0次。绝经10年,阴道间歇性少量出血,无血块,色鲜红。白带可,无色无异味。头痛,偶头晕,鼻可,偶尔耳朵痒,眼可,左手臂外侧疼痛,眠可,偶梦。健忘,易急躁,无乏力。怕风冷,怕热,颈肩腰背可,手脚可,汗多,汗后怕风,食汗,动汗,盗汗。 

脉弦滑,舌红质嫩,苔薄润水滑,下睑半红半白,目上窠微壅,腹按微满,下肢袜痕血络浮露,左手心微温手指微潮微凉,右手微潮微凉,掌微红。

基础病机

表束 表寒轻证 中风 伤营

太阴 伤血 血少轻证 水饮

阳明 里结 外热轻证

病机约分

伤营+火证

六病

类厥阴病

四证

火证、血证

处方

1 千金竹茹发酒        

青竹茹24血余炭24发酵清酒60ml

2 半量千金桑皮阿胶汤       

桑白皮(带黄皮)24阿胶(烊化)12发酵清酒60ml

各15剂,2-2交替。

处方思路

前面数诊均以酸药法为主,经调理后,里位的水火均得到了缓解,同时血痹层面肢节的酸乏亦消失,患者的下睑也从原来的淡白边红鲜水润变成了半红半白,津血得到了补充,进而导致虚热转实的火热更加的突显,证见怕热、食汗、动汗、急躁,病机以里为所急所苦,四证以火证和血证为主。根据阴火四法,选用酸药、甘药和咸药中的血药对治。方1用千金竹茹发酒,以甘寒养血的竹茹配伍咸温的血余炭对治结热的攻冲;方2用千金桑皮阿胶汤,以酸寒的桑白皮燮理水火,并以咸平的阿胶养血止血。

许师:里位为所急所苦,太阴阳明合病,阳明热和太阴津血的伤损,所以这两个方子是立足于阳明四法的病传去兼顾血证就可以了。

学生:没有血块用咸温的血余炭?

许师:患者如果是出现一些阳明的内结,导致结热攻冲迫使津液外泄时也可以用咸药,血块只是增加了一个外结的证据,并不是唯一的证据。如果患者是一个腹硬满而出现下血的话,需要考虑到软坚散结。

2024年10月反馈:

于当地医院复查,被告知子宫右后缘的内膜癌病灶已经完全消除。


按语:

这个患者是一个恶性肿瘤的患者,从首诊我们可见其症状繁复,虚实夹杂,乍一看令人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但从经方的角度,我们通过归纳基础病机,则可将所有症状一并考虑在内,通过辨证分析出它背后的核心病机,而不会受某一症状的引导,去片面地、单一地“对症下药”。用经方的三观去统摄六经,因而能确定患者的治法和治禁。本案患者是类厥阴病,不可汗吐下,再细化来看,患者津血亏虚、寒热错杂、水火胶着,虽有血少但不能甘滋补益,虽有表寒但不能辛温解表,虽有里热不能苦下寒清,虽有淡饮不能温中渗利,所以我们则需要选用能全面兼顾这些治疗矛盾的酸药法,并紧扣水证、火证、血证以选方用药。

从津液观的角度去看,一般最多出现两证的夹杂,而不会出现三证夹杂,比如水证和火证是相反,在这里是第二层病机,血证才是第一层病机,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的选方则需要在酸药法中,选取以血药为主,而能兼顾火证和水证的方子,故初诊用的是赤小豆当归散,赤小豆和当归对治血证的层面,赤小豆和酸浆水同时又能对治火证的层面,酸浆水能对治火证的层面。

到了第二诊,我们可以发现,水证和火证的比例出现了变化,这也反向佐证了它们是第二层病机。在这一诊中,水证得到了减轻,同时在初诊补养津血后,出现了虚热转实使得火证更为突显,故二诊在方1赤小豆当归散全解病机的基础上,选用了酸寒法中的水药桑白皮,以平衡水火两端。

在后续的诊次中,均是以酸药法为主,同样是在血证的基础上,根据水火比例的不同,以不同的酸药法方剂平衡水火,历用赤小豆当归散、益母苦酒汤、苦酒煮豆方桑白皮类方等。到了调理的后期,患者津血逐渐充实,火证的比例进一步凸显,则需要从火证的角度出发去考虑。从正邪观的角度看,患者的津血仍是处于半虚实的状态,火证在虚实之间,对治实火我们可以采用酸药法;对治虚火,从阴火四法出发,除了酸药外,可以选用甘药养津血和咸药除结热,故在第十三诊中,用了千金竹茹发酒和桑皮阿胶汤。

所以从本案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辨证中虽热明确了是类厥阴病,因而明确了大方向的治法治则,但在遣方用药时仍需辨清四证的关系及其比例。在调理的过程,需要时刻把握经方的三观、明辨四证比例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选用不同四证比例的处方,只有通过精细的辨证,才能够以最精简的小方,对治大病顽疾。经方用当,可以代刀!

许家栋教授  

·山东省中医药名医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经典教研室特聘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客座教授
·广东药科大学客座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许家栋学术传承工作室”学术指导老师(指导科室:中医经典科、急诊科、ICU、呼吸科、肿瘤科、肾病科、乳腺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疑难病门诊、中医思维研究室)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经典经方研究与临床应用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学术指导老师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典经方学术流派许家栋名医工作室”学术指导老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名医工程项目”学术指导老师、特聘教授,“经典经方学术流派许家栋名医工作室”临床特聘专家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客座教授、“经典经方学术流派许家栋名医工作室”临床特聘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临床特聘专家
·青岛莱西市中医院名誉院长
·杭州西湖中医经方研究院名誉院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日照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日照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第二届伤寒论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许家栋教授著有学术专著《经方探源》,多年来挖掘、还原张仲景经方医学体系形成“病机解伤寒"的独到心法,探明《伤寒论》六病开篇“辨"之玄机,形成严谨而丰满的经方病机方阵辨治学术体系。

    擅长临床实战,在临证中使用纯粹的经方原方,如汤沃雪,屡克沉疴重疾,尤擅各科复杂疑难病及肿瘤病的治疗。

    现致力于经方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倡立的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已遍及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地区,门内学员在三甲及各级医院、诊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皆有分布,共同创建经方学术交流平台"经典经方医学论坛"及“经典经方网”公众号。


《经方探源--经典经方医学概述》

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














































医案来源:经典经方教研基地许家栋经典经方门诊

审核:经典经方学术委员会

撰稿:张天朗

资料整理: 江丹 王瑞 周明 魏渲潭 子铧 冯科 金才杰 崔杰 宗宗 耿艳兵 蔡茂军 常宝莲 樊睿晶 栾伟 张佳乐 王云凤 王锐 管仁海 王亚楠 李璐 蒋锡勇 孙亚琳 李志伟 侯明阳

编辑:任雪丽 张圣浩


经典经方网
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