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2013年首艘“野牛”交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这些巨兽的身影却几乎销声匿迹。它们既没有在军事演习中频繁亮相,也没有成为舆论焦点,甚至有人质疑:中国花3亿美元买回来的到底是宝贝,还是鸡肋?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从头说起,看看这款“海上巨兽”究竟经历了什么。
“欧洲野牛”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苏联为了增强在黑海和里海地区的两栖作战能力,决定开发一款可以快速运输兵力和重型装备的气垫登陆艇。苏联人要求这款气垫艇不仅要装得多,还得跑得快,最好能直接越过复杂的海岸地形,一头扎进敌方阵地。最终,他们打造出了“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这款装备确实不负众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性能最强的气垫艇,足以在两栖登陆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巨兽”也没能幸免于难。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别继承了“欧洲野牛”的生产和使用权,但由于经济困窘,两国无力维持生产线,只能将技术和现存装备推向国际市场,换取资金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看中了这款“海上巨兽”。当时,中国正面临两栖作战装备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台湾海峡复杂的局势以及南海潜在的冲突风险,中国急需一种可以快速抢滩登陆的装备。于是,“欧洲野牛”很快进入了中国的采购名单。然而,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想向中国出售“野牛”,但又担心得罪对方,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经过长达6年的艰难博弈,中国最终与乌克兰达成协议,购买了4艘“欧洲野牛”级气垫艇及其全套技术资料。
2013年,首艘“野牛”正式交付中国海军。根据当时的期待,这种气垫艇将成为中国两栖作战的重要装备,尤其是在执行台湾方向的抢滩任务时,能够大显身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海上巨兽”并没有在中国海军的日常训练或演习中频繁出现,反而逐渐变得低调,甚至被外界认为是“闲置”状态。
那么,“欧洲野牛”到底为什么没能成为预想中的“明星装备”?问题主要出在它的适用性上。
首先,“野牛”虽然号称世界最大,但它的续航能力却是一个短板。它的最大航程只有550公里,而台湾海峡最宽处足有400公里。也就是说,“野牛”执行一次登陆任务后,可能连返航的燃料都不够。现代两栖作战中,登陆艇需要反复运输兵力和装备,而“野牛”的续航不足直接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其次,这款装备的设计初衷是为苏联的黑海和里海量身定制的,而这些海域的地形与台湾海峡的情况截然不同。台湾海岸线多礁石,地形复杂,而“野牛”的体积过大,显得不够灵活,难以适应这种地形环境。另外,它的速度也比较慢,在面对敌方火力打击时,容易成为“靶子”。如果“野牛”在作战中被击沉,那么船上士兵和装备的损失将是难以承受的。
此外,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726型气垫登陆艇逐渐成熟,“野牛”的地位变得更加尴尬。726型虽然体积更小,但速度更快,灵活性更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搭载在071型或075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上,通过母舰运输到战区,这种组合方式显然比“野牛”单独行动更具优势。
面对这些问题,不少人质疑:中国是不是花了3亿美元买了一堆“废铁”?其实,这笔交易的价值不能仅从装备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更需要关注它在技术转让和经验积累方面的意义。
当初的协议中,乌克兰不仅向中国出售了4艘“野牛”,还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资料。这些技术资料为中国的气垫登陆艇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近年来,网络上多次曝光的“国产版野牛”正是这一技术转让的成果。这些新型气垫艇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不仅体积更适中,续航能力也更符合中国的实际需求。可以说,这笔技术转让为中国后续的两栖装备研发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野牛”仍然可以在特定场景中发挥作用。它的载荷能力无可替代,在后勤运输、弹药补给等任务中依然具备优势。如果与726型气垫艇搭配使用,采取梯次作战的模式,“野牛”完全可以作为第二梯队的运输力量,为前线提供支持。因此,认为这笔交易完全失败的观点,未免有些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