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军急需补血,为何始终不买中国军舰?不止面子问题那么简单

时事   历史   2025-01-08 18:01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两个月前,中国首次对外展示了双航母编队。这一举动让世界为之震撼,不仅彰显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也证明了中国造舰能力的世界领先地位。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造舰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有人打趣说,“只要下单够快,解放军的船厂就能让你明天就看到船下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国造舰能力如此出色,为什么俄罗斯从来没有向中国采购过军舰?

要知道,俄罗斯的造船业近些年已经“外强中干”,不仅技术落后,建造速度也拖沓缓慢。若能从中国购买军舰,不仅能快速补充海军力量,还能减少自己在船厂里的巨大开销。但现实中,俄罗斯却始终没有选择这条“捷径”。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

俄罗斯不愿买中国军舰,首先是因为面子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工业能力急剧衰退。尤其是在造船业方面,不仅造舰周期越来越长,技术水平也越来越落后。而反观中国,造舰规模和质量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连美国都不得不佩服中国的效率。可即便如此,俄罗斯始终不愿意从中国“低头求助”。

为什么?因为俄罗斯的“大国情结”作祟。在很多俄罗斯人看来,尽管如今的国力不如从前,但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依然是一个超级大国,与中国这样的“后起之秀”平起平坐。而从中国购买军舰,则无疑是承认自己的技术不如中国,对俄罗斯的自尊心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这种心态不仅仅体现在俄罗斯领导层身上,也深刻影响了其“后院国家”的看法。中亚五国、白俄罗斯等,历来是俄罗斯努力维护的势力范围。如果俄罗斯公开从中国进口军舰,必然会让这些国家认为:俄罗斯已经沦为一个需要依赖中国军事技术的国家,甚至可能导致它们更加倾向于与中国合作。这种连锁反应,是俄罗斯不敢轻易冒险的原因之一。

除了面子,利益也是俄罗斯不愿意买中国军舰的重要因素。

在俄罗斯,军工复合体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尽管苏联解体后,这些利益集团遭受重创,但它们依然牢牢把控着俄罗斯的军工体系。对这些人来说,维持本国的军舰制造能力,远比向中国采购更重要。

从长远来看,这种坚持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俄罗斯开始依赖中国的军舰,国内的造船工业必然会进一步萎缩。更糟糕的是,等到俄罗斯海军习惯了中国制造的先进军舰后,再回头使用自己落后昂贵的舰艇,显然是“吃不下去”的。而一旦对外购形成依赖,俄罗斯本土的造舰能力可能就此荒废,最终走上完全依赖外援的道路。这种情况,俄罗斯显然不愿意看到。毕竟从清朝到印度,历史上“买不如造”的教训已摆在眼前。

当然,即便抛开这些心理和利益因素,从地缘战略上看,俄罗斯对军舰的需求也已经大大降低了。

如今,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俄罗斯在欧洲的几个主要出海口几乎被封死:芬兰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方向彻底被堵;黑海方向,土耳其则牢牢掌控着唯一出口——博斯普鲁斯海峡。俄罗斯的四大舰队中,只有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还有一定活动空间。但北方舰队受限于北极寒冷环境,冬季很难活动;太平洋舰队虽然靠近远东,但由于阿留申群岛的存在,始终无法真正进入广阔的太平洋。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俄罗斯拥有再多先进军舰,也难以改变其当前被封锁的地缘局势。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目前的国防重点,早已从海军转向陆军和空天军。面对北约的扩张和周边国家的压力,俄罗斯更需要依靠陆军的强大威慑力,而不是远洋海军的存在感。换句话说,对于俄罗斯来说,买军舰或者自己造军舰,都不是当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内部其实也有支持从中国购买军舰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俄罗斯国内逐渐出现了一批“亲华派”政客。他们认为,与其继续死撑“面子”,不如大方承认中国的技术优势,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俄罗斯更是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而从中国购买军舰,既能解决海军老旧装备的问题,又能拉近两国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这些“亲华派”的势力目前还比较有限。毕竟“亲华”思潮的崛起时间较短,仅在201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与俄罗斯传统的“大国派”相比,他们的声音仍显得微弱。但未来随着中俄合作的不断深化,这些亲华势力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到那时,俄罗斯是否会对从中国购买军舰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也未尝不可。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